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仇兆鳌注释杜诗,尤关注诗体之发展变化,其对绝句的艺术认知较之于明人有很大发展。元明时期,由于拘于绝句"截律"说,对绝句格律要求甚严,仇兆鳌则认为绝句源于汉魏古诗,声律不必绝对化;但亦认同律变之绝句,并为律变绝句命名;他一反前人对杜甫绝句的否定,从文学发展史角度肯定了杜甫改变绝句风范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绝句为汉语诗体中最短的形式,但却形短意长;认为绝句乃截半首律诗而成的“截句说”仅着眼于格律形式,从所包孕的内涵来说,绝句的言短意长不能靠截取获得;绝句继承楚赋以赋法寓讽谕;绝句通过暗示以少胜多;绝句通过主观视角寓言外之意;绝句通过表层叙事表达深微的哲理。  相似文献   

3.
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以传统的以诗论词的形式,评骘词人之创作,实可视为一部论述自唐代敦煌词到晚清词之源流正变的简明词史。从中也可窥见夏氏作为词史研究者与词人的词学观。夏氏以敦煌曲子词为词的起源,强调词的民间起源;同时将词与国风的传统连接起来,明确地体现出诗词一脉的词学观。在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也更强调前者,认为对词作之高下的评判,当以反映社会生活之深度和广度为标准,并以此来贯穿整个词史。这一观念,就词学史而言,体现出一种革命性。实际上是沿着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思路,但持论更加谨慎有据,且主要着眼于内容和境界,不同于常州派主要着眼于兴寄的表现方法上。  相似文献   

4.
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内容文化传统是内化于人心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是对现代人仍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办的内容的总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笔者认为大致可概括为:1、注重民族气节。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而骄傲,崇尚气节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历史上的无数爱国志士都曾以此作为自己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座右铭。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他抗金杀敌的豪情壮志;辛弃疾一心报国,醉后梦里都渴…  相似文献   

5.
《漳州师院学报》2021,(4):46-51
海昏侯墓竹书《诗经》有很多异文,值得我们从文字、音韵、训诂等角度认真、深入地加以研究。我们在朱凤瀚先生《海昏竹书〈诗〉初探》的基础上,对海昏《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如《诗·陈风·防有鹊巢》"谁侜予美",海昏《诗》作"谁螐懿美","美"下又有"螐追张也"之注文,认为"螐"应是从"鸟"得声之字,同时指出"追张"即"侜张"。又如《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海昏《诗》作"羍(大)风有列","列"应读为"烈",是猛烈的意思,较之《毛诗》更加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6.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的重要诗人,他和闻名于时的张说一起被誉为“燕许大手笔”。其入蜀诗是指他被罢相后,远赴益州期间所作的诗歌,由于暂时脱离了宫廷环境,这些诗歌写得纯净、流利、有所兴寄,体现了初盛唐诗歌交替转换的痕迹,跃动着文学新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吾国思想变动剧烈之时代,厥惟先秦与近百年,而最应辨析者莫过“科学主义”、“民粹主义”二端。曰科学主义者,持狭隘之工具理性为准衡,然则正心诚意之说,慎独中行之诫,一弃之通衢,人心危亡,系于一线。曰民粹主义,则以平等哲学抗论孔子等差之义。则必舍贤而从众,初则为价值堕落,文化衰亡,继则为泰半之横暴。而笼统言之,其能匡圣学未逮之擅场处,一曰现代启蒙精神,二曰自由民主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还,西潮渐退,儒学复兴,反思五四,重省传统文化之举,蔚为风尚。至公元二〇〇四年甲申,《甲申文化宣言》指出“捍卫世界文明之多样性”、“保护各国、各民族之文化传统”、“实现多种文化形态之公平表达与传播”等,言二十世纪之诗,亦当至此而作一结束也。  相似文献   

9.
出身农家的张全义是以爱护庄稼和保护农民闻名于五代的,在他从进入仕途到终者私第的生涯中,他的这一本色始终保持不变。那时候的人都忙着打战,忙着称帝称王,没有人对种田感兴趣,而张全义在担任河南府尹期间却大力倡农。在他的倡导之下,河南之民“家有蓄积”,而官府亦“仓储殷积。”雄厚的财力使他能够报答他的救命恩人朱温。从劫持唐阳宗到朱温称帝期间,无论是宫阔修建,还是军需供应,都留下了张全义的功劳。但到朱温晚年,依附朱温近三十年的张全义却遭到了他的猜忌。有~次,朱温听信谗言,想要处死全义。全义之妻储氏为丈夫辩,…  相似文献   

10.
后七子特别是王世贞、谢榛极力为之声张的诗歌法度规则,全面涉及诗之声律和结构问题,在相关的审美准则上呈现谨严和细密化的特点,此尤显于他们对诗歌用韵、平仄以及篇章句字之法的系统阐析,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诗法的汲取,也融合了他们各自独到的审美见解,尤在诗法的一端,进一步将技艺性的规则或方法纳入他们重点关注的视界,为文学“技巧概念”趋于加强的一种显在表征。同时说明,在相继崛起于明代中叶文坛的七子一派中间,愈益皈向于文学本体意义上的艺术经营,成为诸子体认文学价值的重要路径,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他们维护文学自身审美特性的原则立场,就后七子来说,特别是王、谢在诗法问题上展开系统的阐述,以格外严细的标准相责求,则更不能不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继承了《诗经》、汉魏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着眼于诗歌的教化性、实用性和现实性,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发扬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但是从整体来看,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并不是其诗歌创作的主要部分。尤其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他的大部分作品以闲逸隐居和感伤为主调,表现出消极的倾向,也体现了道家追求达观和超脱现实的虚无主义倾向。如果说白居易积极反映现实的作品以其实用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观为基础的话,那么他漠视现实、超脱现实的文学作品则是以审美主义、艺术主义的文学观为基础的。本稿着眼于白居易参与现实和超脱现实的两种处世哲学,探讨他的实用主义文学观和审美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2.
陆游推崇梅尧臣诗的"平淡",但对"平淡"诗美的涵义和价值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遂不免以琐屑题材、庸常情感信笔入诗,写出一些平熟、粗率之作。分析陆游的诗歌,可知他的"诗中三昧"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不是成熟的诗学概念。"诗外功夫"并非只强调"现实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或是"江山助诗",它还包括养气、读书等所有诗歌技巧文字之外的积累。陆游承袭传统的"厚古薄今"诗歌史观,对晚唐诗和宗晚唐的诗歌创作持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语言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三者是融在一起的,一层扣一层,由显而隐。语言为生活和心灵的载体,生活是诗人的依托,而心灵的表现才是最深的旨归。唐代宫怨诗的心灵世界从性质上分两个方面:一是宫人自悼宫怨诗,反映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一是文人的借喻拟写之作,主要是借宫怨抒发自己的不遇之音、反映仕途的险恶以及表现那种历史沧桑感。  相似文献   

14.
《诗集传》中为数不少的以地域释风名、以地理释诗风、以地理释习俗、以地理释经济、以地理文化解讲诗意和以地域明教化、观风俗的作法,给人明晰的地域感觉。朱熹认为造成文学地域性的因素有地理、政治教化、种族传统乃至经济。他认为地域土质影响人之情性,而人之情性又影响诗歌、音乐的风格,诗歌、音乐的风格再影响到它的读者。这种解读《诗经》时的地域意识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本于历史传统、时代风习与文本特性。朱熹所运用的自觉的地域分析方法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仃的艺术设计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也是张仃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时间为纲,以张仃的艺术设计活动为线索,以其文章作品为依据,将张仃的艺术设计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其基本活动入手,探讨、研究了张仃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6.
历代逢寇乱,百姓不但为寇贼所残,也为官军所残。感丰丁巳,一股太平军因攻南昌不下,变计图闽。陷邵武,浦城,战火炽烈。然清军之刀却挥向无辜之百姓。有郭式昌《延平军营所见》:"阵云阴阴作愁色,东溪一夜溪流赤。滩头石碎挂死人,死人多于滩头石。我来维舟延福门,路旁纷纷走辟贼。中有一老哭且行,鲜  相似文献   

17.
亦欣 《河南科技》2004,(3):8-10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颗丹心向阳飞 1933年7月,林作楫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爷爷给他取名"作楫",引自古诗"作楫济舟,以渡东海",意在期望他将来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闽中诗群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林鸿、高棅、郑善夫、谢肇淛、曹学佺尤称名家.林鸿首倡闽中宗唐诗风,高棅则为明初首屈一指的唐诗专家.明中叶郑善夫推崇杜诗,执闽中诗坛牛耳.晚明谢肇淛、曹学佺则标举中晚唐"妙悟"诗风.闽中诗群始终以宗唐为旨归.闽中建安杨荣、晋江赵瑺、闽县郑关等家族为家学渊源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世家,也为闽诗繁盛出力甚巨.  相似文献   

19.
苏辙是宋代学者中公开承认对佛道思想认同与吸收的典型代表。对于佛禅,他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沉溺于中。苏辙在感悟与体验佛理禅义的同时,亦在诗中留下了禅悦之痕。这些体现在止观双修与理事圆融的修行实践中,体现在对去妄归真的认识中,体现在寂灭为乐的感受中。  相似文献   

20.
以复古求革新,求正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老办法了。然而“复古”又如何能“革新”?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借助布鲁姆的“误读”理论重新观照之,庶几会得出一点相对清晰的结论,或可稍补传统文论“点到辄止”的遗憾于万一。本文谨以明清之际对六朝诗的接受与“误读”为例来尝试解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