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从一至十,只“三”字为平,馀皆仄声。考“十”字,前人曾作平声,但一般字典、辞源、辞海以及韵书皆以为仄。兹举数例,以证“十”之可平,读“忱”音。如杜牧《江南春》:“十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首四字“十里莺啼”,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一首之中两“十”字,且五字连仄,人皆喜诵此诗,均以不协平仄为病。此诗完整无疵,失粘之处,皆已救活。第三句第五字“八”应平而用仄,由结句第五字“烟”字救之。“十”字读“忱”音,则全首平仄皆协,不愧名作。此诗“十”读忱音,孤证不足取信,兹再举蔡…  相似文献   

2.
《周易》爻辞的押韵情况从韵脚位置上可分爻内韵、邻爻韵和隔爻韵三种。爻内韵根据每句字数和押韵句数的不同有多种变化。重新认识属于邻爻韵的“坤”卦爻辞的押韵情况,其六爻爻辞均入韵,而初爻至五爻均以开始的二字断句,且以二字句中的第二字押韵。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21,(3):97-106
韵书《同音字汇》的音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中古清平声字与清去声字合流;二是知庄章组声母合流,与精组声母构成对立。将该书的音系特点与王力、钱淞生《台山方音》(1950)所记录的台山方言语音特点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只有少量由于古今语音演变造成的差别,据此可判定本书为记录清代中后期粤方言四邑片台山方言语音的韵书。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该书中语音至今台山方音的发展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可见古人论修辞不只在于炼字,句篇的修辞也是十分重视的。然而至今为止,深入探寻其职瑜者,并不多见。其实由句成段,由段成篇,都不是杂乱无章地堆成的,而是讲究血脉流通、详略周密、平区倍和、节奏波澜的,若文章不达此境界,便无瑜可言。放本文对句篇修辞之优化问题作些探讨。一、表意的明确性表意明确,是句篇修辞优化基础。“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子意,不系平文。”_“组句成…  相似文献   

5.
任何艺术的作品,都是以"美"为生命的。虽然历来评柳永词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柳永的词作,充满了谐协美。谐协美即通过字音的平仄高低,句读的长短参差,押韵的疏密清浊,来获得文辞的声音和美。柳永的词作从三个方面来达到这种谐协美:一、将字音里不同的声纽、韵母和平仄开合,错综地连缀在一起,充分显示出词句的谐协美;二、善用四声,使音调分明,吟哦朗诵,锵铿愉悦;三、利用双声迭韵,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与感染能力,更可使口吻调和,以增加声调的美听。但柳永词作也有用语造句颇多雷同的缺点,其词甚至多有淫媒之作。  相似文献   

6.
“有”在句法上高于“把”,“有”字被动句是“有”扩展“把”字句的结果.不是所有的“把”字句都有“处置”义,“被”在句法上高于“把”,“被”字句是“被”扩展“把”字句的结果.“有”可以是表“被动”义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即“有”可以表“被动”义.把表“被动”义的“有”字句处理为被动句,在生成语法一致性的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交流滤波器场地的布置,直接影响±800kV换流站总平面布置的大小,关系到工程投资等许多关键要素。本文介绍了换流站中交流滤波器常用配置,总结了目前交流滤波器场常见的三种布置方式。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布置方案可得改进"田"字形布置方案相对于"一"字和"田"字布置的优点更为明显。在今后的±800kV换流站设计中推荐采用改进"田"字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初楚声音乐与《今有人》所属的相和歌存在密切联系;二分节奏的楚辞“九歌”句型“○○○兮○○○”,通过对“兮”字的置换、改用叠词或联绵词、在“兮”字之前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等三种途径,实现向三分节奏的“○○/○○/○○○”七言句型的转换;楚辞体中的另两种句型“〇〇〇〇,〇〇〇兮”、“〇〇〇〇兮〇〇〇”,也是产生七言诗句的渊薮。七言诗源于楚辞体,可以在张衡《四愁诗》、曹丕《燕歌行》等早期七言诗的形式特征及其演进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日语被动态是日语动词语态中很重要的一种。以动词的被动态做谓语的句子称为被动句。主要在不知道主语以及要使主语一致的时候使用,本文将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其中,间接被动文的用法在中文用法中不存在,所以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需要好好把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使广大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教学工作者更好的掌握日语被动句,以便更好的把握中日两国语言以及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三言"的基本要义是一个"善"字.奉劝世人多行善举,莫作恶事是它的主题如要做恩爱夫妻;要重情义,莫贪财等.  相似文献   

11.
新年游艺宫     
一、灯谜 1、载人飞船升空(科技名词) 2、三个半人左边红(字一) 3、春来二人同日去(字一) 4、进口物资(常用词一) 5、打电话不计费(俗语一句) 二、脑筋急转弯 1、是什么能把全世界都遮住, 却裹不住人的鼻子? 2、地上的什么东西既拿不到 又摸不着却上得了? 3、用什么方法可使水迅速变 成汞? 三、巧换数。 “新、年、快、乐”四字各换成什么数时,图中的第一横行、竖行以及对角斜行里的四数的和都相等。 (答案本期内找)新年游艺宫@石民$江苏省大丰市  相似文献   

12.
1.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也叫"保命器",它的作用从"保命器"这三个字就可以理解.因为潜水泵在水下工作,容易漏电,造成电能损失甚至引发触电事故.  相似文献   

13.
闽南谚语句式简短,精炼紧凑,广泛运用省略句、无主句、紧缩句及名词性非主谓句,富含闽南语言特点的"有"字句、比较句和"会"字句点缀其中,形成了极具闽南方言特色的句式个性,并善用整句,使得闽南谚语语言简洁,富有节律,上口易记.  相似文献   

14.
拗体三论     
拗体是汉语诗律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拗体的讨论,由来已久,从来到清,直到今天,都是一个未了的话题。本文结合杜诗中的拗体,就三个问题略陈管见,请方家指正。一、拗体的定位:律古之间较早注意到诗中之“拗”,并给予理论界定的,当数编纂《流奎律髓湖方回。他专列“拗字类”一卷,并在《序》中说:“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不止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没。虽拗字甚多,而骨相愈峻峭。”方回这段话有三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一是提出“拗体”即“吴体”;二是指出杜诗拗体的数…  相似文献   

15.
<正>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其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相似文献   

16.
1.使用前必须擦净电磁铁工作面上的防锈油脂,以免影响其动作值. 2.断开电路时必须将手柄拉向"分"字处;闭合时将手柄推向"合"字处;若要闭合已经自动脱扣的限流断路器,应先将手柄拉向"分"字处使断路器再扣,然后将手柄推向"合"字处.  相似文献   

17.
宋洋 《河南科技》2011,(3):32-32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其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相似文献   

18.
王、裴高下     
画面化并不是王维独家之秘,与之同咏辋川的裴迪也时有佳作如画。如《白石滩》云“日下川上寒,浮去谈无色”;如《辛夷坞》云“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至如《木兰柴》云:“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一个“乱”字将鸟鸣之碎与溪流之飞溅打成一片,更是一幅有声画,直逼王维。王维高明在不泥实事,能以心境净化环境耳。以《宫槐陌》为例,工作云:“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裴作云:“门南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裴作极力要写出幽栖之寂静,故云:“落叶无人扫”,但意味也止于此。…  相似文献   

19.
元人周德清,向以所著《中原音韵》为世所知,时谓“德清之韵,不独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见地位之显。然其在曲学界影响最大者,则莫过于该书自序中如下一段话:乐府之盛,之各、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绅及门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俊,韵促音调。现其所述,日忠日孝,有补于世;其难,则有六字三韵,“忽听,一声,猛惊”是也。诸公已矣,后学莫及。寥寥数语,却颇有认识价值。首先,末二句为今天判定关汉卿等元曲大家之生卒年提供了重要佐证,确属不可多得。其次…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2月底,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征文评审结果公布,共有84篇论文获奖,另有9家单位被评为"第三届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建设征文活动先进集体"。该次征文活动由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开展,共征集全国10余个省市的学术论文182篇,共评选出获奖论文84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