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齐光辉  彭茜 《科技信息》2010,(30):373-373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关注,这本书涵盖了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主要的建筑思潮及流派、建筑师及代表作;内容丰富且直观;论述客观且精到,使现代建筑发展中纷繁复杂的线索变得清晰可循。建筑及建筑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贯穿始终。作者特有的"批判"的思想,言辞犀利,内容深刻,值得现代建筑们深刻反思。本文主要列举其中"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表达笔者对"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赞同。  相似文献   

2.
任园 《科技资讯》2009,(35):85-8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从始于殷周的雏形"囿"到今天,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张凯 《当代地方科技》2010,(10):131-131
如何理解建筑节能设计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如何使建筑"活"起来,建筑对应不同气候相应变化成有利于节能的形态,特别是针对我国大陆性气候的应变节能;探索针对我国气候特点的应变建筑,使建筑能够在"夏季建筑形态"和"冬季建筑形态"之间做出适时地应变。  相似文献   

4.
韩玲 《工程与建设》2005,19(6):444-445
文章对别墅建筑风格的流派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建筑风格表达的基本程序,强调空间是建筑的本体,建筑是空间组合的艺术,并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空间和环境的变化和创新等手法来体现别墅建筑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5.
福柯"知识考古"谱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运用话语理论对知识的生成和变化进行考古研究,揭示话语在社会变迁中的权力关系。根据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礼"和"天人合一"及话语理论,探究清明节气、寒食节及其习俗演变为清明节的社会文化变迁,阐释了清明节话语嬗变的偶发性、变异、错误和断层。  相似文献   

6.
沈佳立 《科技信息》2010,(18):123-124
中国文化重融合,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国佛塔与西方教堂,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有意味的形式",而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与思想,让人们雅俗共赏。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们的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为人服务的建筑。  相似文献   

7.
形式与翻译     
形式主义是20世纪文艺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而"形式"和"内容"一直是贯穿整个形式主义文学发展的重要线索。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后来的结构主义,形式主义者们一直都在为"形式"寻找独立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建筑发展的阶梯.人类建筑活动总是和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政浩、文化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系的。技术手段的变革,会超越风格流派等文化因素.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得建筑审美观念和建筑创作观念及设计方法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宋安苏 《科技信息》2008,(31):223-223
现代文明的"无个性"、"单调"、"无人性",一种异样的冷漠,以及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后期现代主义、新乡土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等流派的涌现,表明了现代人对个性化、多元化生活的追求。本文对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文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一项重要特征,本文利用建筑节能的原理,结合装饰工程的特点,并对现今建筑装领域中节能途径进行总结,最后从建筑外装饰及建筑内装饰两个方面对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节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丽萍 《工程与建设》2011,25(6):747-749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设计领域,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流派,流派之间在建筑结构、门窗样式以及建筑材料和颜色的选用,都源自不同的设计思想。多数流派都把实用、美观作为自己的信条,尽管有些派别在价值观与审美观上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3.
"七子派"是明代诗坛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他们倡导的复古运动虽然存在着种种争议,但其重视诗歌结构、体制,强调诗歌的体式特征,以及对传统"情"、"乐"的探讨,在理论上为文学的独立性提供了依据,对明代中晚期的理论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语境下,人们通常将"确定性"视作文化专制主义或者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同谋,并弃之如敝屣。但是,笔者认为在经历一系列话语的阐释与解构之后,"确定性"并没有黯然退场,而是发生了转型与变异,而《哈扎尔辞典》正是符合这种转型与变异的文本。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建筑形式相比较,生态建筑有着许多独特性,如:自然环境性、层次高品位性、可持续发展性、内容的专业性。因此广义上的生态建筑范畴涵盖了通常所称的"有机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太阳能建筑"等设计思想和技术措施。生态建筑最为注重的就是如何节约使用常规能源,同时注重开发利用其他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等各种自然的、可再生的能源。  相似文献   

16.
西欧建筑流派及其审美价值直接间接地渗透和影响着我国近代、当代及未来的建筑。我们应立足国情,谨慎对待,努力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7.
李立 《工程与建设》2006,20(4):322-324
文章结合建筑历史流派与思潮对建筑审美与评价进行了分析,从功能、形式、意义三个层次论述了建筑的审美,并通过对审美的分析,引导出建筑审美对建筑创作的影响,强调建筑表达象征意义的重要性,呼唤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倡译者根据不同的体系对文本进行翻译,从而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英语电影汉译名的"变异"现象出发,阐释互文性与目的语变异的关系,并据理论证片名翻译变异的互文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转换,而是需要经由中介对象的间接转换。翻译首先要把原语言转换为非语言符号,即语指对象,然后把语指对象转化为翻译语言。因而,翻译思维首先要辨异,以避免两种语言完全直接"对等"转化,导致望文生义、貌合神离;接着要"求同",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两种语言的等值转换;但"求同"只有通过"变异"才能实现,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变异"译语的字词句语法修辞形式,才能实现语效同值。  相似文献   

20.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哲学的核心和难点,蕴藏了康德认识论哲学的源头。康德创造性地提出"先验自我意识"概念,解答了休谟在认识论上的遗留问题,并突破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藩篱,在认识论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由此影响了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开启了自我意识问题研究的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