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安顺蕨类植物丰富,截至目前为止,蕨类植物已达207种3变种6变型,分属34科76属,占贵州全部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法国传教士Michel和Cavalerie曾在安顺境内采集了近百种蕨类植物;我国著名植物地理学家侯学煜和贵州植物学界前辈邓世伟也都在安顺考察、采集过蕨类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地区蕨类植物资源,深入研究其分类、生态及地理分布,我们自1964年以来在安顺境内共采集到蕨类植物190余种。现按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的系统排列于下:  相似文献   

2.
前言近两、三年中,在参加河南省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植被区划工作的同时,为探索了解河南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于1960年3月至8月,生物系植物教研组的同志,和部分学生分别到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鸡公山等地,对蕨类植物也进行了调查,并采集标本一千余号,经初步整理鉴定,并按秦仁昌教授的中国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西坡植被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生态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兰山是阿拉善荒漠东南边缘的一座孤立的高山。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形成并保存了不少在植物分类研究和山地植被研究上占有很重要位置的植物种类和群系。因此,贺兰山历来就引起了许多植物学家的注意,从1873年俄国人始,到1923年我国植物分类学家秦仁昌教授,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很多植物学工作者都曾在这里调查采集过。为了摸清贺兰山的植物资源,内蒙古植物志编委会曾于1980年6月和9月两次组织内蒙古大学等单位先后共16人对贺兰山西坡进行了考察,采集标本697号,约  相似文献   

4.
桫椤(Cyathea)是史前幸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树形高大,通称树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据过去报道,福建省南部各地到福州鼓山均有零星分布,由于历年砍伐,近亲已极稀少,但是厦门岛上却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植物。笔者于1982年春季在厦门东南方厦门大学自来水池附近的山坡上发现桫椤一株。经广东华南植物研究所王铸豪副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先后鉴定,学名是鳞片桫椤 Cyathea lepifera (J. Sm.) Copel。著名蕨类植物专家秦仁昌教授还在采集标签上亲笔写了“大陆首次发现”,实属珍贵。该树干高约2米左右,连同叶片,全株高约3.5米,茎的直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1994年6月—7月、1995年6月—7月和1996年5月—6月对三清山蕨类植物调查采集后整理而成,共记载蕨类植物34科71属179种(包括7变种1变型),采用秦仁昌教授(1978)对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编排  相似文献   

6.
老鹳草属隶属于痝牛儿苗科Geraniaceae,是林奈(C. Linneus SP.P1. 676. 1753)建立的。近年来作者在编写《内蒙古植物志》工作过程中,对内蒙古所产老鹳草属植物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经过对已采集到的大量标本作了整理和研究,鉴定出内蒙古的老鹳草属植物  相似文献   

7.
中条、太岳山区蕨类植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是山西省植被调查的一部分,报道1985年7—10月在中条和太岳山区所采的蕨类植物12科17属33种。标本存放于山西大学植物标本室及运城师专植物标本室。名录按秦仁昌(1978)分类系统排列。卷柏目Selaginellales  相似文献   

8.
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的一个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研究的历史,在秦仁昌教授1978年的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的构想.即将蕨类植物门分为:松叶蕨亚门、石松亚门、楔叶亚门、真蕨亚门、水韭亚门、卷柏亚门、苹亚门等七个亚门,并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期间,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科研团队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沙布台苏木采集到一种未曾见过的植物标本.经采集标本和鉴定分类,确定该植物为黄花刺茄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蕨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九华山植物种类丰富,一直为植物学家所瞩目。但对蕨类植物,则缺乏系统的采集和研究。作者在编写安徽植物志的工作中,对九华山蕨类植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标本采集,现将其整理成文,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一、九华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种类组成九华山共有蕨类植物90种和3个变种,隶属于25科,45属,占全省蕨类植物总数40%左右。(九华山蕨类植物名录略)。按九华山蕨类植物各科种的数量,将3种以上的科,按顺序排列成如下的序列(表1)。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正> 本文是根据1945——1948年、1952——1956年、1961——1964年以及1979——1980年调查采集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共记载维管束植物191科,780属,1815种,39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5属,269种及6变种;裸子植物7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5科,679属,1527种及33亚种或变种。至于前人报道的武夷山植物,由于文献不全,一般不予列入。关于分类系统的编排,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狭罗斯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年俄国的植物学家 Komarov 出版了《满州植物志》第一卷,对东北地区的蕨类植物作了较系统的整理。一九二六年 Kitagawa (北川政夫)出版了《关东州植物志》,对旅大地区蕨类植物进行记载;一九三九年又将东北植物作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满州植物考》。一九六三年在我国植物学家刘慎谔教授的领导下,编写的《东北草本植物志》第一  相似文献   

13.
兰州大学植物分类学科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解放前,孔宪武教授就指导兰大植物分类学研究,张鹏云在甘肃、青海等地采集过植物标本。新中国建立后,植现生参加了各种调查队,调查和采集了甘肃及邻近地区的植物标本共15万份,编写了《甘肃陇南地区种子植物名录》等10多本;对重要的经济植物如野麻、甘草、吴茱萸、甘肃贝母等作了专题研究,参与编写了《甘肃中草药手册》、《西北油脂植物》等专著;对白花丹科、柽柳科进行了专科、专属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秦岭南五台光我校生物系经常实习的场所,但植物分类的系统整理工作,据著者所知谨少数人做过。而禾本科迄今尚无人做过,作者自去年秋季,今年春、夏季所采得之禾草标本逐一整理研究鉴定,著成专文,做为今后野外实习的参考。由于采集时间短促,旧藏标本不足,鉴定时参考资料少;作者业务水平低,遗漏与错误之处在所难觅,希读者加以指正。标本鉴本会承南京大学耿以礼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郭本兆先生协助鉴定,并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数码照相、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药用植物有87科,26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种;裸子植物3科,4种;种子植物77科,255种.对该区域重要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了药效分析.针对目前人们对药用植物盲目无序采挖和资源日渐匮乏的现状,提出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数码照相、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药用植物有87科,26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种;裸子植物3科,4种;种子植物77科,255种.对该区域重要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了药效分析.针对目前人们对药用植物盲目无序采挖和资源日渐匮乏的现状,提出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鄂西鹤峰芭蕉河资源现状本底调查,通过对植物标本采集鉴定,发现蕨类植物中具药用价值的19科41种(含变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的轮藻植物迄今尚未系统报导,为配合《中国藻类志》的编写,近二年(1985年—1986年)我们对安徽省南部的霍山、潜山、怀宁、安庆市,青阳、太平、歙县等七个县市的藻类植物进行了采集,共得标本50余号,其中有轮藻植物标本20余号,经鉴定共有轮藻科植物二属七种,现分别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缙云山蕨类植物系统名录》系《缙云山蕨类植物研究》的组成部分.工作进行中,承秦仁昌教授多次来函具体指导,并代为鉴定全部标本;我们的老师西南师范学院生物学系植物学教授戴蕃瑨先生、系主任钟章成先生一直给予亲切关怀、指教.在此深致谢意.  相似文献   

20.
福建蕨类植物新种(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第一批福建蕨类植物新种,主要采自武夷山。解放前,由于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很少,对福建丰富的植物资源了解不多。近年来在福建各地采到不少标本,从中发现许多蕨类植物新种,拟陆续予以发表,为《福建植物志》的编写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了避免重复,新种的中文描述,请参看《福建植物志》。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福建鳞盖蕨 Microlepia fujianensis Ching,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