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果蝇幼虫唾腺染色体是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和大专院校遗传学实验的教学材料。常用的果蝇有 D.melanogaster,D.micromelanica,D.melanura 和 D.hydei 等,特别是 D.melanogaster 是我国大专院校在教学上最为常用的材料。在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上,它的三龄幼虫个体小,剥离时唾腺上常带有脂肪体,不易分剥,给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  相似文献   

2.
对佳木斯地区的野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采集,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训化,用常规果蝇培养基进行培养.选用卡宝品红染色法进行唾腺染色体临时装片的制备,观察其染色效果,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效果比较好,并应用于遗传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首先,将dRaf1基因克隆到Gal4诱导表达的染色体定点插入载体p UAST-att B质粒后进行显微注射,成功构建了可诱导dRaf1表达的转基因果蝇.将dRaf1转基因果蝇品系与眼睛或翅膀特异性表达GMR-Gal4和Nub-Gal4品系果蝇分别杂交,观察dRaf1在果蝇或翅膀过表达的表型,确定其发育特征.其次,将翅膀中过表达dRaf1的果蝇与HpoRNAi的果蝇杂交发现,dRaf1在果蝇翅膀中的表型明显增强.本研究为大规模筛选修饰dRaf1活性与功能的调节因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果蝇染色体的内含子和编码序列作为研究对象,用信息参数D2分析两类序列沿着染色体的分布规律,并用多项式拟合分析染色体各类序列沿染色体的统计分布特征,分析D2参数的平均值在不同的染色体臂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用微机技术测量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求偶歌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用微机实时测量雄果蝇求偶歌中特征脉冲间隔(ipi)节律的新方法。首次验证比较了Kyriacou等的工作,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的ipi节律周期平均值约为53秒,但这一节律仅表现于部分果蝇的求偶歌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武汉地区3种果蝇的幼虫、唾腺及唾腺染色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结果表明D.ummgrans果蝇是研究果蝇唾腺染色体的一种极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减低染色时间、三种对比实验的方法发现一种良好的用醋酸洋红制作野生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作者同时对于野生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制作成败的技术细节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果蝇细胞作为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载体和受体系统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为着这一目的,我们对不同品系的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细胞进行了广泛的细胞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繁殖世代在3~40代之内,发育6±2h的果绳胚胎是建立细胞系的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9.
1999~2004年,对全国27个省市的果蝇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黑腹果蝇种组由10个种亚组组成,共67种.其中包括6个新种(D.sp.likeelegans,D.sp.likeauraria,D.sp.liketrapezifrons1,D.sp.liketrapezifrons2,D.sp.liketakahashii,D.chayusp nov);4个新记录种(D.giriensis,D.ogumai,D.ohnishii,D.pseudobaimaii);6个广布种(D.auraria,D.kikkawai,D.melanogaster,D.simulans,D.suzukii和D.takahashii).分布于全国33个省市,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下.  相似文献   

10.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Drosophilidae)完全变态的昆虫,由于它的分布广泛,材料易得,生活史短,易于饲养,遗传变异易检出,受到遗传学家的重视,常被用于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的材料,一般常用于做遗传学的实验研究材料,应用最广泛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其次是黑体果蝇(D.virilis)。这些果蝇主要是以酶母菌为食,如果仅仅是单纯饲养的话,只要饲以熟透的水果如(香蕉、苹果、葡萄等),它即可以生长发育。但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来说,果蝇是很受重视的,在实验室中,为了实验的操作方便和避免杂染,常将果蝇培养在特别制备的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11.
果蝇发生量是数量性状,选用野生型、檀黑体、残翅和白眼四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设计25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并将其培养在不同大小的容器内,统计各种组合的子代果蝇发生量。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不同容器大小)对果蝇的发生量影响最大。不同基因型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果蝇发生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发生量是由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黄可辉  黄振 《武夷科学》2010,26(1):76-79
本文阐述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香蕉果实蝇的分布、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危害、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检疫及防治方法,为检疫鉴定和制定针对性检疫措施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3.
裁翅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野生型、残翅和白眼3种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人为地将野生型和白眼果蝇的翅膀分别剪去0/3,1/3,1/2,2/3,1/1,设计39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培养在相同大小的容器中,置于室温条件下。统计各种组合的子代果蝇发生量。结果显示:果蝇的生殖过程中,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殖“歧视”。同时进入繁殖期时。翅是两性吸引的重要的结构部分,雄性主要依靠振翅的频率来吸引异性,因此果蝇的翅是繁殖交尾的一种关键辅助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六种实蝇的快速检疫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桔小实蝇、辣椒果实蝇、锈实蝇、南瓜实蝇、瓜实蝇、具条实蝇等六种常见的实蝇成虫的头、胸、翅、腹等主要形态特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编制了主要特征的检索表 ,为实蝇检疫鉴定分类、疫情普查及除害处理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稀土硫酸铈(Ce(SO4)2)对果蝇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果蝇培养在不同质量浓度(1,4,16,64,256,1 024 mg/L)的硫酸铈培养基中,分别测定其SOD,CA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即MDA含量),同时用彗星电泳和体外切割DNA实验来检测果蝇细胞中DNA损伤程度,用DNA Laddering法和TUNEL法测定稀土元素Ce对果蝇细胞凋亡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Ce(SO4)2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果蝇体内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当Ce(SO4)2质量浓度高于16 mg/L时,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上升.彗星电泳的结果表现为随着硫酸铈剂量的递增,果蝇中肠细胞的彗星率、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增加,并表现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果蝇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铈能打断DNA,使其片段化;同时,TUNEL结果显示果蝇中肠细胞呈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蓝绿色颗粒,但DNA琼脂糖电泳没有表现出细胞凋亡特征性的梯形条带图谱.硫酸铈诱导果蝇的氧化应激可以使果蝇中肠细胞S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使中肠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由此推断,硫酸铈可诱导果蝇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损伤,对果蝇有一定的氧化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injection of purified Rous sarcoma virus (RSV) (Prague strain) into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Oregon R line) eggs changes the fly phenotype in certain cases, and RSV-specific sequence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Drosophila genome (ref. 1 and preceding paper). Here we have used Southern blotting to analyse in greater detail the proviral DNA present in several mutant lines of D. melanogaster produced by microinjection of intact RSV or plasmid DNA containing the viral insert. In certain populations of flies, RSV provirus was foun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cellular DNA, and in one mutant family the unintegrated form of plasmid DNA was identified. Generally, the presence of injected genetic material in fly cells correlated with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Drosophila.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了解果蝇DNA甲基化修饰系统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及功能,以黑腹果蝇Canton S品系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果蝇dDnmt2与dMBD2/3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dDnmt2与dMBD2/3分别在6~9 h和0-3 h胚胎期表达量最高,在12~15 h和18~21 h胚胎、三龄幼虫、蛹、成虫期表达明显降低.果蝇dDnmt2和dMBD2/3基因的表达特点与果蝇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苹果果实后熟衰老期间膜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苹果果实大小不影响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低,但大果具有较大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幅度,中等果具有较低小的过氧化物酶变化幅度。大果比中等果具有较高的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9.
将野生型果蝇分别培养于含0,10,100,150,200,25O,35O,500,700,1000ppm敌枯双的果蝇培养基上,在25℃交配、产卵6d.子代成蝇羽化后,每天检查其外部畸形并计数.解毒试验组加烟酰胺(NA)、敌枯双(Bis-A-TDA)各200ppm于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表明:(1)敌枯双对果蝇的胚胎毒性随剂量增加而上升.(2)烟酰胺能部分解除敌枯双对果蝇的胚胎毒性.(3)低剂量敌枯双(10—100ppm)处理,能增加子代成蝇的羽化数,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甲醛对果蝇的伤害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蝇为材料,探讨了甲醛对果蝇的伤害作用以及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在甲醛和维生素C的影响下,果蝇子代的生存率、幼虫体内的几种主要物质(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以及细胞内产生的微核数等.结果发现,随着培养基中甲醛浓度的升高,果蝇子代数量逐渐减少;幼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核酸含量变化不明显,细胞内微核数量增高.而维生素C对甲醛的毒害存在显著的拮抗效应.当培养多代后,这些效应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