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由差热分析原理导出:在校正系数K相等的条件下,由差热峰面积直接定量确定反应热并据此采用DTA方法测定了可可脂中固体脂脂肪含量(SFC)。  相似文献   

2.
乌桕脂的化学组成及其类可可脂的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乌桕脂化学组成脂肪酸及其甘油酯的分析,找出了以单纯乌桕脂制取的类可可脂,制作巧克力时流散性较差,调温困难的原因.因而有必要调整其化学组成,改善理化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类可可脂的制取原理和加工方法,并通过反复制作巧克力试验,证明改性后的类可可脂对改善调温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桕脂及制取的类可可脂的稳定性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此方面作了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1 )乌桕脂 (皮油 ) :购于湖北罗田 ,粗桕脂酸价AVkOH=6.69mg/g ,过氧化值POV =8.49mmol/kg ,经脱酸、脱水、脱臭后精炼桕脂AVkOH=0 .3 7mg/g ,POV =1 .3 8mmol/kg .(2 )类可可脂 ,按文献 [1 ]方法制得 .   (3 )油脂抗氧化剂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市场购买 ,茶多酚 (TPE)按文献 [2 ]方法制得 .1 .2 实验方法   (1 )抗氧化试验 :按文献 [2 ]方法 ,取定量的实验油脂 ,60℃熔解 ,称取…  相似文献   

4.
采用吹扫捕集法对加纳可可脂与加纳可可液块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共检测到50种成分,包括醛类、酸类、醇类、酯类、吡嗪类、酮类、硫醚类、烯醛类、呋喃类、吡咯类等成分。其中加纳可可脂中共检测到44种成分,加纳可可液块中共检测到40种成分。采用内标法对加纳可可脂和加纳可可液块中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成分在加纳可可脂中都具有较高的含量,酸类(乙酸、3-甲基丁酸)、醛类(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吡嗪类(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2,5/6-二甲基吡嗪)等物质的含量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十溴联苯醚(BDE-209)热解过程中容易产生毒性较高的低溴代联苯醚和溴代二噁英,氧化锌对BDE-209的热解过程及热解产物有较大地影响.利用差热-热重(DTA-TG)分析,X线衍射(XRD)分析和GC、GC/MS对热解产物种类以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锌的加入降低了BDE-209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可可粉与三种代可可脂组成的巧克力浆的流变性,在可可粉体积分数ψ较低时,三种可可悬服体均呈牛顿性,但当ψ≥0.2时,具有明显剪切稀化特征。悬浮体粘度服从一通用流变模型,当ψ超过某一临界值而悬浮体有屈服应力时该模型自动转化为Casson方程。屈服应力与颗粒体积分数的关系服从四参数方程,实验求出了全部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TC/DTA),在不同升温速率(5,10,15 and 20℃/min)下,采用Freeman-Carroll、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三种热分析方法,对烟酰胺的热行为及其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酰胺的热行为包括熔融和分解两个阶段,测得烟酰胺的熔点Tm、熔融焓△Hm和熔融熵△Sm分别为(127.9±0.18)℃、(21.28±0.33)kJ.mol-1和(53.08±0.84)J.mol-1.K-1;其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118×1011 [exp(-(88.07±1.68)×103/RT)](1-α)(o.37±0.03).  相似文献   

8.
以第2代聚酰胺胺(G2-PAMAM)树形分子为基体,通过二茂铁甲醛与G2-PAMAM端氨基之间的还原氨化反应,完成了对G2-PAMAM的二茂铁端基修饰,合成了末端含二茂铁基团的聚酰胺胺树形分子(G2-PAMAM-Fc).用热重分析(TG-D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2种物质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和热行为...  相似文献   

9.
由于分离提纯困难,难溶难熔未知物的组分剖析研究较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微商热重仪(TG-D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热失重—质谱(TG-MS)、热失重—红外光谱(TG-FTIR)等多种方法,进行了一种难溶难熔未知板材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未知物为填料增强热固性树脂体系,树脂基体为对苯型不饱和树脂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增强填料为硅灰石、硅藻土和碳酸钙;未知物的三级热分解特征和分解产物佐证了分析结果.本分析方法可为难溶难熔的未知物的剖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7种过渡金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与哌啶二硫代甲酸组成为1:2的新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部分配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的测定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1.
热分析法绘制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热分析(DTA)或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绘制相图,能够省时,省力,省样品,且准确性好,以CA/PA为例,详细说明其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M600,M90—4和H2448三种聚甲醛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性。从热重分析曲线计算了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三科聚甲醛活化能的次序为:H2448>M-904>M600。 本文用密度梯度、粘度、DSC等方法测定了M600、M90-4、H2448三种聚甲醛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从性能研究看出,M600具有较低的分子量,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差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以乌桕皮油为原料制取类可可脂的新方法。用该法制得的类可可脂的主要质量指标通过测试,符合巧克力的生产要求。该项成果于1988年5月4日通过了由省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微量差热天平(DTA-TG)和电子微量天平分别考察了裂化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焦炭和水的吸附-脱附作用。结果表明,焦炭脱附热为2350kJ/kg焦炭,占焦炭燃烧热的6.3%,比ESSO公司提出的11.5%低得多。在工业催化裂化过程中,催化剂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运转时吸水-脱水量很小,对再生热效应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在工艺计算中可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15.
研究银杏萜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的热特征并探讨鉴定这些化合物的新方法.用热重分析法(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银杏萜内酯A、B、C和白果内酯进行热特征分析.所有样品的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曲线都有各自的谱图特征,其DSC曲线的峰形、峰位置和峰值也有特征;银杏萜内酯A、B、C的稳定性较差,不能准确测得其熔点;白果内酯受热稳定,能够测得其熔点.利用TGA和DSC法容易鉴定银杏萜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用TG-DTG法对银杏萜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在非等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把从TG-DTG曲线中得到的数据和30个不同的方程采用Achar微分法和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积分法对其进行非等温分解动力学研究,得到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和分解动力学机理及方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流动气氛下WPO催化剂再氧化的反应行为及非等温反应动力学,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均得到较一致的结果,据此推断VPO催化剂最可几的氧化再生机理符合相边界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得到了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3(1-α)2/3,活化能E=238.57kJ/mol,指前因子A=7.74×1013s-1.  相似文献   

17.
Waugh结构(NH4)6[MnMo9O32]8H2O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NH4)6[MnMo9O32]8H2O合成的最佳条件.利用红外、紫外-可见、差热-热重和X射线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对该化合物氧化还原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