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9,4(7):241-241
根据过去研究的结果,铈在矿物中大多成三价的状态而存在。虽然在某些矿物中(如钍铈矿)发现有四价铈,有时甚至于以四价铈为主要组分(如方铈石cerianite)但象这样的矿物为数是不多的。在研究我国产的易解石和新发现的震旦矿时,测出其中的铈主要成四价的狀态。以后又檢查了挪威产的一种易解石,同样发現有四价铈存在。因而使我們想到,矿物中四价铈的存在可能是比較普遍的,并不象过去所了解的那样少。在矿物中,铈与铁往往共生。假如铈成四价的狀态与亞鉄同时存在于矿物中时,过去是沒有办法来测定它們的含量的。因为当矿物以酸溶解时,即发生氧  相似文献   

2.
陈德潜 《科学通报》1964,9(5):452-452
1962年夏,766地质队在普查铌钽矿床时,曾于区内某冲积砂矿中发现一种黑色板状未知矿物,我们经过室内研究,确定它为一种较罕见的富含铀与钇族希土的钽铌酸盐类矿物——铌钇矿。对铌钇矿及含该矿物花尚岩的进一步研究尚在进行中,兹先将有关资料作一初步报导。一关于铌钇金乙矿的主要鉴定结果本矿物——铌钇矿(Samarskite,),虽产于砂矿中,但晶形保存完好,多呈板状、薄板  相似文献   

3.
施倪承 《科学通报》1987,32(3):208-208
丹斯石(盐镁芒硝)是盐类矿床中颇为罕见的一种矿物。1909年,R.Grgey在研究奥地利的哈尔盐矿床时曾对该矿物作过简略描述,伹未明确定名,也未曾获得关于该矿物的必要的矿物学数据。1958年,H.Autenrieth和G.Braune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丹斯石的晶体,并测得了其主要的物性数据。他建议如在自然界果真发现他合成的这种矿物时命名为丹  相似文献   

4.
硬水铝石的超高压差热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筑明 《科学通报》1991,36(6):451-451
水在地球演化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地球深部的水主要赋存于矿物和岩浆熔体中.进行超高压下含水矿物的差热测量,研究它们在地球深部的稳定性和脱水去羟机理,将为探讨岩石圈的热演化及水在成岩成矿中的作用提供直接的实验数据,对于研究地球深部物质状态也很  相似文献   

5.
大水沟碲矿床中碲矿物的复杂出溶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独立碲矿床,作者在对该矿床进行矿物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楚碲铋矿中包含许多细小的蠕虫状、线状或细长条状出溶矿物,这是首次在碲矿物中发现如此复杂的山溶现象,笔者将楚碲铋矿+细小出溶矿物区域称为复杂出溶带.本文在对其作了较详细研究后,对其成因提出初步见解.1 矿床地质简介大水沟碲矿床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境内,主要出露于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韧性剪切带中,围岩系一套变基性火山岩.目前在大水沟矿区初步查明有13条矿脉呈NNE向排列,明显受断裂控制.辉碲铋矿为最重要的碲矿物,其他碲矿物有楚碲铋矿、碲铋矿、硫碲铋矿等,伴生的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等.  相似文献   

6.
湖南金刚石矿物包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九皋 《科学通报》1989,34(2):130-130
近年来,通过对金刚石中包体矿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同位素特征等研究,把这些包体矿物及相应的金刚石划分成三种成因组合:橄榄岩型、榴辉岩型和晚期的巨晶组合。国内自六十年代以来,曾对金刚石的包体矿物进行了零星的工作。本文是国内第一次对金刚石包体矿物系统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南海南部YSJD-86GC孔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位于南海南部的YSJD-86GC(简称86GC)孔沉积物柱状样进行环境磁学研究,结合已发表的年代框架,揭示MIS3阶段以来沉积物的磁学变化特征.岩石磁学结果表明钻孔沉积物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类矿物为主要携磁矿物,同时存在部分赤铁矿.反映磁性颗粒大小的King图和Day图表明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细粒伪单畴为主.磁学参数与地球化学指标剖面变化的对比分析表明86GC孔沉积物磁性特征反映的是陆源物质的信息;研究钻孔沉积物的磁学性质同时受陆源物质输入量、物源区的氧化-还原条件及搬运环境和距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降是导致研究钻孔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含量和磁性颗粒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沉积物磁学性质的变化可间接指示本地区的海平面升降.  相似文献   

8.
郑永飞 《科学通报》1994,39(19):1781-1781
钙钛矿(CaTiO_3)是金伯利岩中的特征副矿物,偶尔可以成为主要组成矿物.它也常以副矿物形式存在于许多碱性岩和某些变质岩中.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硅酸盐是下地幔的重要组成矿物.因此,理解钙钛矿的氧同位素分馏性质不仅对于含这种矿物的地壳地幔岩石的地质测温和热历史探索,而且对于地幔的化学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至今尚未有人对钙钛矿的氧同位素分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仅加拿大的Gautason等对方解石-钙钛矿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做了初步实验测定.本文根据作者建立的增量方法,从理论上计算了钙钛矿的氧同位素分馏.  相似文献   

9.
辉锑矿的反射光谱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楚生 《科学通报》1982,27(14):872-872
矿物的反射光谱学,是以矿物的反射光谱为基础,对不透明矿物的绝大多数反射光学性质进行定量的和随波长变化的表述和研究。它是矿相学中矿物光性研究的光谱化和定量化发展。研究表明,反射光谱是不透明矿物在单偏光下的全部光学性质的统一表征,又统一表征了正交偏光下的许多重要光学性质,同时还包含有矿物的结晶构造和化学成分两方面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德生 《科学通报》1980,25(8):366-366
菱镁钙钡石(Benstonite)是少见的碳酸盐矿物。原发现于美国阿肯色州温泉区的重晶石坑道中,为很小的析出物,具有清楚的菱面解理,与石英、重晶石及方解石伴生。1972年,笔者在西北某地收集碳酸盐矿物标本中,发现该矿物。近年来,对该矿物做了一定的测试研究工作。经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确定为Benstonite。矿物译名,根据其主要  相似文献   

11.
郭承基 《科学通报》1959,4(4):133-133
褐钇钶矿是一种比较罕見的稀有元素矿物,主要产于花崗偉晶岩及其附近的砂矿中。偶尔在花崗岩或花崗正長岩中也可能发现这种矿物,但从成因上来講,已知花岗岩或花崗正長岩中所发现的褐钇钶矿通常都与后期的鈉長石化有关。而且这种矿物的产量极其有限,一般仅作为开采其他矿物时的副产品来进行回收。但最近在我国某地的花崗岩中发现了規模巨大的褐钇钶矿矿床,經初步研究,这种矿床在成因上为一种早期岩漿矿床,与世界各地已知的褐钇钶矿矿床  相似文献   

12.
大陆深俯冲带中的水: 来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大别山碧溪岭和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主要矿物中结构水在3000~4000cm^-1波段的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量。研究表明,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是最主要的结构水载体矿物(100~200μg/g);石榴石和石英基本不含或仅含微量的水;副矿物金红石可以含大量的结构水(〉1000μg/g);柯石英不显示结构水的特征峰,但存在明显的分子水特征谱。研究成果为大别东部大  相似文献   

13.
张毅刚 《科学通报》1994,39(6):527-527
流体的不混溶在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野外对硅质大理岩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变质过程中流体的主要成分为NaCl-H_2O-CO_2,并且证实了流体的不混溶影响变质岩的矿物组合,变质温度和压力以及变质矿物的结构.(2)近几年用人造气液包裹体方法研究热液性质时发现不混溶流体可以存在于很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过去人们对不混溶流体的广泛存在以及不混溶流体与变质岩矿物组合的相互作用对变质过程的重大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在研究变质硅质大理岩与流体相互作用的实验中所涉及的流体仅仅为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太原组粘土岩中高岭石-地开石混层矿物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 《科学通报》1984,29(23):1442-1442
在山西省境内,高岭石质粘土岩以夹层粘土产于上石炭统太原组煤系地层中,该岩石在煤系中广泛分布。作者对怀仁县和山阴县某些地区的高岭石质粘土岩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某些高岭石质粘土岩主要由粗粒矿物组成。应用各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认为,它们不是高岭石,而是一种高岭石-地开石混层矿物。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中磁性矿物的穆斯堡尔效应及其磁化率机理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立 《科学通报》1991,36(13):1011-1011
1984年Heller和刘东生教授首次把磁化率这一物理参数引入中国黄土研究,用来描述古土壤-黄土地层序列,同时发现古土壤-黄土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变化曲线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自此以后,磁化率曲线在黄土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得以广泛地应用。前人对磁化率成因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石磁学方面的工作:磁物相测试与磁粒度测试。本文主要运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黄土-古土壤的细粒级的磁性矿物,做部分矿物学方面的工作,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土壤-黄土地层序列中磁性矿物的来源、黄土磁化率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温湿程度(温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磁化率作为一个夏季风代用指标在该区得到广泛应用. 但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比较成熟的岩石磁学研究来说, 目前对主要由西风带所控制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对控制该区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主要原因也还不是十分清楚. 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关系, 对塔里木盆地及其南缘49 个风尘堆积表土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 研究区表土样品的岩石磁学性质主要由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所控制, 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其中, 沙漠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都表现为最低值, 主要由富含软磁性矿物的颗粒含量较少所造成. 亚砂土和黄土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均高于沙漠样品, 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的含量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李迪恩  彭明生 《科学通报》1997,42(21):2325-2327
在通常的硅酸盐矿物中,硅为四面体配位。但在下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大于10GPa),硅主要为八面体配位。此外,八面体配位的硅也出现在某些合成硅酸盐化合物中。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红外和Raman光谱是研究硅在无机结晶物质中的配位与位置对称性的常规方法。但在过去的15年里,魔角自旋核磁共振谱已成为研究硅在硅酸盐矿物和其他无机材料中配位与局部结构的最有效方法。最近也有文献报道了用硅的K边X射线吸收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硅的配位。本文采用了同步辐射作光源得到的硅K边X射线吸收光谱来研究硅在硅酸盐矿物和无机材料中的配位与局部结构。  相似文献   

18.
无机矿物主导的非生物转化过程是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的主要途径,而目前有关Al(III)饱和黏土矿物界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转化过程与产物鲜有报道.本研究选取强致癌化合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顺...  相似文献   

19.
范宏瑞  张文淮 《科学通报》2002,47(24):1905-1905
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同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4-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主要地球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地质院系、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120余位代  相似文献   

20.
湖北锂伟晶岩中发现铯榴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柏 《科学通报》1984,29(8):513-513
我们在湖北省幕府山锂伟晶岩中,采得一种白色粒状矿物,经研究是铯榴石。该锂伟晶岩的围岩是黑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的分带性不好,但交代作用发育,主要是钠长石化和白云母化,其中产出的稀有元素矿物除铯榴石外,还有大量的透锂长石、锂辉石、锂云母及少数铌铁矿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