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域数字水文模型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数字水文模型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框架,首先利用数字高程数据自动提取流域水系,构建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主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中凹陷区域的识别和处理,平坦部位水流流向设定,子流域集水单元勾划,河网生成,河网与子流域编码及网结构拓扑关系的建立;然后在每一集水单元上建立数字产流模,再根据河网结构扼扑关系建立了数字河网汇流模型,从而形成数字水文模型,通过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强化观测资料的检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新安江模型在喀斯特地区的模拟精度,以贵州独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新安江模型对该流域进行了径流模拟研究.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和岩溶地区独特的水文特征,提出了改进新安江模型的3种设想,并对第1种设想(3层蒸散发结构改为2层蒸散发结构)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模拟结果的平均确定性系数比改进前的高0.02,改进后的新安江模型可供类似地区的径流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3.
HYMOD与改进SCS模型的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描述了概念性水文模型HYMOD和改进的SCS模型结构和参数.尝试将HYMOD应用于淮河史灌河水系鲇鱼山水库流域日径流模拟,并与改进的SCS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率定期1975-1985年和检验期1986-1995年,改进的SCS模型的模拟结果都优于HYMOD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分布式TOPKAPI模型的计算精度,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模型非线性水库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分析得出非线性水库方程的一般格式,运用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建立求解数值解的递推关系式,并且通过变步长链提高算法的效率,保证递推关系式的收敛和稳定.利用变步长的四阶龙格库塔算法在1 km网格精度下对布柳河流域进行洪水模拟,模型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分别达到了0.908和0.912.  相似文献   

5.
中小河流域水文预报时,由于流域水文资料缺乏,洪水发生时间短,传统的水文模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平通河流域研究了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的建立过程、建模方式以及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探讨了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在平通河流域的适用性.并结合平通河水文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HSVM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日径流水文过程,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下,模型在平通河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从模型的结构角度对结果产生的误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敖江流域基础信息系统,开展数字流域研究,本文使用地理高程数据,借助流域水文软件WMS,构建了敖江流域水系结构.运用栅格型DEM数据与流域出口点位置,以TOPAZ算法为依据,绘制流域轮廓与水系结构,建立流域水系拓扑关系,划分出子流域,并计算了各子流域的面积、周长、坡度与形状因子等参数,为敖江数字流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敖江流域水系构建工作基础上,分析了WMS软件在流域水系构建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水系构建在流域分析管理中的积极意义与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尺度流域河网二叉树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流域模型(DWM)中基于二叉树理论的河网编码方法能够实现任意河段的直接定位和高效的拓扑运算,然而由于该模型针对大尺度流域河网存在编码能力不足的隐患,降低了该模型的通用性和有效性.为此,研究了河网二叉树编码的通用方法,并开发了全自动可视化平台,可以实现任意尺度流域河网的二叉树编码,为进行后续流域水沙运动模拟奠定了基础.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西藏境内约3.2万km2的拉萨河流域,实现了59197条河段的快速编码,并按河网自然拓扑形态和流域天然分界将全流域划分为3级14区,验证了该方法改进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岩溶流域查勘及水文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岩溶流域径流形成的物理过程,提出了相应的水文模型。这种以岩溶特征为解释的、以改进了的水箱串联形式表达的岩溶流域产汇流综合模型,概念明确,计算简单、适于在岩溶流域水文预报和水文分析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拉萨河作为雅鲁藏布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最长的河流,更是西藏自治区水利开发的重点,但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甚少.本文介绍了改进的TOPMODEL,并应用该模型对拉萨河流域进行水文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为开展缺资料地区的水文模型应用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原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黄河数字流域模型以DEM数据及其存取系统为依托,以流域分级理论为依据,将坡面、小流域、区域、全流域四个层次的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流域整体模型.文中提出了不同层次模型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整合方法,探讨了模型框架、参数提取、模型计算原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建立的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可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模拟流域上任意空间点的水沙量、水沙过程以及非点源污染物的扩散过程和结果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