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的内涵,从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保障力、经济发展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总体上呈缓慢提升态势,其中旅游业绩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支撑力逐步提升,旅游资源保障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有所下降;(2)中国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竞争力区域差异显著,广东为滨海体育旅游高竞争力地区,山东、江苏、上海和浙江为较高竞争力地区,辽宁、河北、天津、福建和海南为中等竞争力地区,广西为低竞争力地区;(3)沿海地区滨海体育旅游发展应依托地区的资源特色,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以滨海生态环境为中心"的高品质旅游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滨海体育旅游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地区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的判断,对该地区今后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一军 《科技资讯》2014,(36):125-125
国内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有限,滩涂资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备用土地资源,同时是海岸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滩涂资源的围垦也成为保证国内土地资源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沿海地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滩涂围垦中,淡水资源紧缺成为沿海大规模围垦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对沿海地区围垦区蓄淡工程的优化探究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蓄淡工程的评估、综合应用的同时,需要兼顾垦区的供水、防洪、环保、海洋、种植、养殖等行业需求,综合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该文结合沿海围垦区蓄淡工程的发展和优化做出简要的探讨,着重这方面的研究也对解决今后沿海地区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将其整合为辽西滨海旅游资源区、辽河三角洲滨海旅游资源区、辽南滨海旅游资源区和辽东滨海旅游资源区4个旅游资源区,并从精心谋划,突出特色,营造风情各异的滨海岸线;加大投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建立区域整合协调机制;编制战略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整合等4个方面提出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生态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热点和趋势之一,是集体验、探险、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滨地区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和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沿海地区体育旅游生态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岸带滩涂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沿海分布着的广阔滩涂、滩涂资源的特点、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针对滩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发滩涂的基本战略。滩涂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资源,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沿海分布着的广阔滩涂,滩涂资源的特点,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针对滩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发滩涂物基本战略,滩涂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资源,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总产值、55%的国民生产总值及70%的大中城市均分布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该文从设计沿海地区深水软基围垦工程施工的基础出发,结合浙江某工程实例,选择合理的施工设备,探寻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沿海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难题,以期提高深水软基围垦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促进沿海地区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省区为单位,选取数量和质量两指标,对我国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发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且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产业状况、旅游资源禀赋都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地区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重要区域 ,但地势低平 ,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脆弱 ,是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 ,而区域性地面沉降更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并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问题。区域性地面沉降已成为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和大、中城市云集在沿海地区。我国有长达18000km的海岸线 ,沿海地区有广阔的滨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 ,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我国约65 %的工业…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发展已久,但滨海养生旅游却刚刚破题.因此,未来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应当从养眼向养生转型跨越.本文在分析滨海养生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可达性条件等4个方面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7个沿海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主观赋值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环渤海沿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适宜性实证分析,以期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意见,并因地制宜地指出各地区不同的开发模式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碧钗 《科技信息》2009,(32):61-62
当前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都纷纷涌入沿海地区,这就给整个沿海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大部分人都向沿海城市的学校挤,出现了"择校热",使城市学校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有些学生无学校可上的现象,但另一方面,沿海农村学校却少人问津,甚至出现倒闭的状况。如何实现沿海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沿海地区的教育问题,对于促进沿海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促进整个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唐山沿海地区是陆地、大气、海洋相交的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唐山沿海地区因不合理水资源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唐山沿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为唐山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及其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山南部沿海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沿海地区是陆地、大气、海洋相交的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对唐山沿海地区因不合理水资源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水文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唐山沿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为唐山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及其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Wackernage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应用该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和分析,阐述了建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出发点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山西是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却不是旅游经济大省."黄河板块"是山西省未来旅游发展的三大板块之一,黄河文化特色鲜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和根,黄河板块的旅游有序发展将撬动山西旅游新发展.本文应用旅游资源学理论对黄河板块四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得出:黄河板块旅游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资源质量高;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临汾和运城地区.在此基础上,利用Acr 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发现四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3个特点:国家A级景区南部集中沿黄河片状分布;北部偏东,沿太行吕梁山脉呈带状分布;整个黄河沿岸,国家A级景区稀少,缺少5A级龙头景区.最后,针对黄河板块的旅游有序发展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业,是否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经济增长是否快速?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以CNKI中的CSSCI文献库和核心期刊文献库检索为基础,梳理了2001年至今关于“旅游资源诅咒”、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进行了述评,提出改进建议,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小梅  高磊 《科技信息》2012,(10):76-77
安徽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特别是山岳型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开发。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山岳型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并被游牧文明所交融的多元化综合文明,但沿海文明和海洋文明在近代以前却始终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或半边缘地带。近代沿海地区虽有很大发展并在经济实力上超过内陆地区,但其发展却是畸型的。仍未列入国民经济最先和最重点发展地区,仍未发挥沿海地区的巨大的潜力。实行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龙头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和深入对沿海地区“区情”的调查研究也就显得更为必要。沿海学的创建因而也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