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Mn(BPh_4)_2·8H_2O的合成及脱水、氧化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脱水温度及脱水过程的一些动力学参数,对氧化分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Co(BPH_4)_2.8H_2O的合成及脱水、氧化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脱水温度及脱水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并对氧化分解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借助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探讨了CoCl_2·6H_2O脱水的步骤及有关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Ni(CH3COO)2*4H2O脱水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参数,实验数据以Achar法、Coats-Redfern法、MKN法处理得到脱水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xp(-E/RT)(1-α),活化能为E=91.30 kJ/mol,指前因子lg(A/S-1)=10.37,对反应的动力学补偿效应方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Cu(OAc)(Ur)(HO)](HO)配合物,并对这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ray粉末衍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研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分析法(TG/DSC)研究五水硫酸铜(CuSO_4·5H_2O)的热分解过程,并对其脱水机理及硫酸铜(CuSO_4)在高温下分解机理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在升温速率为1℃/min时,CuSO_4·5H_2O的脱水过程为,在75℃失去2个结晶水,在100℃又失去2个结晶水,在215℃失去最后1个结晶水.CuSO_4分解为,CuSO_4在700℃分解生成氧化铜(CuO)和三氧化硫(SO_3),理论失重率为32.0%,实际失重率为31.0%;CuO在810℃进一步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_2O)和氧气(O_2),理论失重率为3.2%,实际失重率为3.2%,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uSO_4·5H_2O分解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与热分析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热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由水热法合成了镍化合物[Ni(INAIP)(Him)(H2O)].H2O,(1)(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根),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是由桥联配体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连接成二维(6,3)拓扑结构,该二维层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Fe3O4氧化制备γ—Fe2O3磁粉过程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文题的研究,发现反应初期为动力学控制。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对〔O2〕为0.2级反应。还得到了氧化过程的优化串级温度序列。  相似文献   

10.
利用5-(4-吡啶基)四唑(4-PTZ)与氯化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分子配合物[Mn(4-PTZ)2(H2O)4].2H2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0.7315(4)nm,b=0.7859(5)nm,c=0.8682(5)nm,α=90.909(8)。,β=91.738(8)。γ=100.400(8)。,Z=1。配合物由1个Mn原子、2个4-PTZ、4个水分子和2个结晶水分子构成。Mn原子的配位数为六,并处于八面体的配位环境,分别与4个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来自2个4-PTZ上的N原子配位。通过各种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进而层与层之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将该化合物扩展为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化学专业大三学生提高型实验--氮气氛下CaC2O4·H2O热分解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所得TG/DSC谱进行解析,并求出热分解过程各步变化的△H,n,E,A和k.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Cu(H2Y)(Ur)2](H2O)配合物,并对这个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XRD粉末衍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可能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复盐硫酸锰铵(NH4)2Mn(SO4)2·nH2O,利用热重分析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商热重法(DTG)研究了它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其结晶水的数目为7个,并通过Kay-West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频率因子(A)等动力学参数,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得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具有良好的动力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重法(TG-D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固态物质ZnC2O4·2H2O-NiC2O4·2H2O机械混合物(摩尔比3:2)在空气中热分解的过程.TG-DTG的曲线表明:其热分解过程TG曲线中4个明显的台阶与理论失重相吻合.XRD结果表明:样品在500℃煅烧生成为较好晶型的ZnO-NiO混合物.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Ozawa法求取Ea,用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求算的比较法判断出可能的机理函数.ZnC2O4和NiC2O4热分解的活化能分别为175.69~176.48 kJ/mol、220.28~200.93 kJ/mol,ZnC 2O4和NiC2O4分解反应过程可能遵循的机理函数微分形式分别为f(α)=3(1-α)[-ln(1-α)]2/3和f(α)=2(1-α)[-ln(1-α)]1/2;积分形式分别为g(α)=[-In(1-α)]1/3和g(α)=[-ln(1-α)]1/2,都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vrami-Erofeer),Am,其调节因子m=3、2.  相似文献   

15.
用溶解量热法,以水为量热溶剂,根据 Hess 定律设计了一个热化学循环,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分别测定了以下两个过程的溶解热:2 K I O3+ Ni( I O3)2+ H2 O K+(aq)+ Ni2+(aq)+ I O3- (aq), K2 Ni( I O3)2·2 H2 O+ H2 O K+(aq)+ Ni2+(aq)+ I O3- (aq).   并根据 相关数据 求得 K2 Ni( I O3 )4 ·2 H2 O 在 298. 2 K 时 的标 准生 成焓, 其值 为- 2 127.20 k J·m ol- 1 ,同时根据该化合物的 D S C 数据估算了 K2 Ni( I O3)4 ·2 H2 O 的生成焓,并将两者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用气液色谱法研究了双一(O,O'一二正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与乙酸乙酯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测定了333.2~363.2K范围内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反应的△H和△S  相似文献   

17.
研究室温下[Fe(Phen)3](ClO4)3·H2O与NaaNO2在碱性介质中发生的固一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TG—DTA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实验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18.
将硝酸镍与烟酰胺混合,在EDTA存在和180℃温度下,水热反应,得到配合物{[N i4(nic)8(H2O)2].3H2O}∞(Hnic=烟酸).通过EA、IR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数据: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witha=10.7566(8),b=19.5438(15),c=13.7801(10),β=104.4860(3),Mr=1301.74,V=2804.8(4)3,Z=2,μ(MoKα)=1.405 mm-1,F(000)=1332,R=0.0625,wR=0.1541.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由四核[N i4(nic)8(H2O)2]单元,3个结晶水分子构成的三维网状{[N i4(nic)8(H2O)2].3H2O}∞配位聚合物.其中4个烟酸采用μ3-nic-N,O,O的三齿桥联配位方式,另外4个烟酸采用μ2-nic-N,O的双齿桥联配位方式,所有的N i原子都处在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几何构型环境.TG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的N i2+与N i2+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耦合,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磁化率很好地遵循Curie-W eiss定律,拟合得C=5.24 cm3.K.mol-1,θ=-2.30 K.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新型层状磷钒铜多金属氧酸盐(NH3CH2CH2NH3)4[CuV6O8(HPO4)6(PO4)2(H2O)2].4 H2O,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0760 nm,b=1.0030 nm,c=2.3784 nm,α=90°,β=101.17°,γ=90°,V=4.8586 nm3,Z=8,R1=0.0719,wR2=0.1432.  相似文献   

20.
在V2O5-H3PO4-Ni-CH3NH2-H2O体系中,通过反应原料间的组装反应合成Ni(VOPO4)2·4H2O绿色晶体,并通过元素分析、IR、DTA-TGA及ESR谱进行表征.晶体结构由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四方晶系,I4/m空间群,a=b=0.6228(2)nm,c=1.3327(4)nm,V=0.5169(5)nm3,Z=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