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研究了低应变速率对煤巷锚杆用Q2 35钢、热轧和淬火回火 2 0MnS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常规拉力试验相比 (应变速率为 2 .5× 10 -4~ 2 .5× 10 -3 s-1) ,当应变速率为 4 .6× 10 -6s-1时 ,Q2 35钢屈服强度降低 14 % ;热轧和淬火高温回火的 2 0MnSi钢屈服强度分别降低 4 %和 1%。分析了低应变速率对钢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在岩石蠕变条件下工作的煤巷锚杆的设计、选材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 0 .6 3C 1 .75Si 1 .6 8MnTRIP钢室温低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 .试验用钢的等温淬火为 :90 0℃加热 ,保温 2 0min ,34 0℃等温 2h.当应变速率由 4 .6× 1 0 -3 s-1降至 4 .6× 1 0 -6s-1时 ,高碳硅锰TRIP钢的延伸率由 1 4 %~ 1 5 %提高到 2 2 %左右 ;屈服强度由 1 0 1 5MPa提高到 1 1 98MPa;极限强度由 1 4 4 8MPa提高到 1 5 4 6MPa;拉伸试样中残留奥氏体量减少 .表明该钢在低应变速率下应变诱导相变、相变诱发塑性能够充分进行 .因此 ,该钢种特别适合于用作在岩石蠕变条件下工作的煤巷超高强度锚杆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锰奥氏体钢在室温及100℃条件下拉伸变形过程中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高锰奥氏体钢在不同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均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获得了较大的延伸率(60%~70%)和较高的抗拉强度(500~700 MPa).在10-3~10-1/s级别的初始应变速率范围内,实验钢对流变应力几乎不存在应变速率的敏感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强度和塑性变化不大,由于该钢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有望作为新一代高强度、高塑性汽车用钢.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56nm的致密纳米晶铜.室温下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发现纳米晶铜的强度和韧性均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特别是韧性的速率敏感十分显著.应变速率由1.04×10-5s-1升至1.04s-1时,断裂应变由23.2%增至39.4%,同时抗拉强度由309MPa增至451MPa.这一现象可归因于两个方面:首先,纳米晶铜的应变硬化行为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从而使其均匀变形阶段的应变增加;其次,高应变速率下纳米晶铜颈缩时发生晶粒转动,这有助于其失稳阶段的应变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应变量及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马氏体含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应变速率为3×10-3s-1时,该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20及1 260MPa,延伸率为57%,变形后样品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为55%;当应变速率增加到3×10-1s-1时,虽然该材料的屈服强度增至370MPa,但是抗拉强度下降至1 000MPa,延伸率则下降至42%,变形后样品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下降至21%.上述结果说明,该304不锈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与其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密切相关,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是该钢种的主要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模拟试验对中温压力容器钢12CrMo连铸坯的高温塑性进行研究.在不同的变形温度下采用10-3 s-1的应变速率对试样进行拉伸变形,测量拉伸断口的面缩率,并对拉伸断口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当变形温度高于900 ℃时,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其面缩率大于85%,表现出优良的高温塑性;当变形温度为850 ℃时,有大量细小的AlN在12CrMo钢中弥散析出,其尺寸约为10 nm;当变形温度降至800 ℃时,大量的先共析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形成网状结构,试样面缩率降至36%,12CrMo钢的高温塑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r12MoV钢超塑性压缩变形的力学特性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在温度780~820℃、初始应变速率(1.5~15)×10-4 s-1条件下测得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测量、计算了试样膨胀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样压缩后基本保持圆柱状,膨胀系数大于1;在780~820℃,(1.5~15)×10-4 s-1压缩条件下,稳态阶段流变应力低至80 MPa,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约0.23,与其拉伸超塑性m值相近,显示出良好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5083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先后对其进行一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处理及再结晶退火处理,再进行拉伸实验,分析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对合金伸长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并观察合金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拉伸温度为100℃,应变速率为6.67×10-4 s-1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319.7 MPa;当拉伸温度为300℃,应变速率为1.67×10-4 s-1时,合金的伸长率最大,达到75.8%.在拉伸变形过程中,合金出现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现象,并且伴随有锯齿形流变现象.拉伸试样的断裂形式宏观表现为韧性断裂,微观形式为穿晶断裂,断口形貌由韧窝组成.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韧窝的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分布变均匀.  相似文献   

9.
对Fe-11Mn-2Al-0.2C中锰钢进行不同应变速率(2×10-4~200s-1)下的拉伸试验,探讨其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抗拉强度由1456MPa逐渐降低到1086MPa;在应变速率为2×10-4~20s-1时,总伸长率由48.2%降低到38.2%;在应变速率为20~200s-1时,由38.2%上升至44.0%.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试样的显微组织被拉长、扭曲、切断;韧窝形态由深的等轴韧窝向浅的卵形韧窝转变;试样受力由正应力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剪切应力为主导.变形机制与应变速率有关,低应变速率(2×10-4~2×10-3s-1)下TRIP效应明显;中应变速率(2×10-2~2s-1)下TRIP效应受到抑制,出现TWIP效应;高应变速率(2~200s-1)下TRIP和TWIP效应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SCM435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冷镦钢SCM435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s-1范围内发生动态再结晶的热/力模拟试验数据,利用其应变硬化速率θ与流变应力σ的θ-σ曲线,准确确定了其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临界应力σc和峰值应力σp,用应力-应变(σ-ε)曲线方法计算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Avrami动力学曲线和时间指数n.结果表明:SCM435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的平均比值εc/εp=0.73,动态再结晶Avrami时间指数平均值n=1,91;在温度950~1150℃,应变速率0.1~1 s-1范围内,应变速率是SCM435钢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敏感因素,温度对其影响不大;动态再结晶率50%的时间t50与应变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1.
王晶 《科技资讯》2010,(23):59-59
本文综述了模具材料的分类,以及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三种常用模具用钢的发展与应用,并对一些新型模具用钢的性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The progress in control technology of carbon, nitrogen, total oxygen, phosphorus, and stdphur as well as inclusions in steel is discussed at Baosteel. The purity obtained in IF steel and pipeline steel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X70管线钢生产过程中的钢水洁净度的研究与评价,对高级别管线钢生产中适宜洁净度的选取和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管线钢质量的提高与钢水洁净度的提高并不存在着线性关系,不应追求过高的钢水洁净度,注重在合理的钢水洁净度的情况下,寻求均匀、细小、弥散的夹杂物分布更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线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钢结构中梁柱的不同截面形式及其连接,并对每种截面形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和连接方式.对钢结构体系中梁、柱形式的选用和节点的连接构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厂锅炉管的高温腐蚀及金属陶瓷涂层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火电站锅炉过热器用钢钢研102、T91、TP347进行了高温氧化及模拟煤燃烧时碱金属硫酸盐(Na2SO4K2SO4)沉积在金属表面而发生的热腐蚀进行了腐蚀动力学研究,并针对200MW发电机组常用的102钢采用表面喷涂Cr3C2-NiCrAl金属陶瓷涂层以提高其热腐蚀抗力.结果表明,高温氧化性能TP347钢最好,氧化速率符合抛物线规律;而102钢的氧化速率几乎呈直线规律.热腐蚀实验中,3种整体材料腐蚀后的质量增加都接近直线规律,说明它们抗热腐蚀的性能都比较差,涂层能有效的隔离腐蚀介质,防止基体氧化和腐蚀  相似文献   

16.
霉菌对超高强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 Kelvin 探针测试技术,研究了300M 钢、Aermet100钢与超高强不锈钢在黄曲霉、黑曲霉、球毛壳霉、绳状青霉和杂色曲霉组成的混合霉菌菌种作用下的腐蚀行为.通过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对霉菌在三种超高强钢上的生长进行了观察和分析.300M 钢试样上霉菌呈现分散式堆积生长,数量逐渐增加;Aermet100钢试样上霉菌呈现分散式单个生长方式,数量逐渐增加;超高强不锈钢上霉菌呈现放射式网状生长方式,数量急剧增加,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霉菌实验后,三种超高强钢表面都发生一定的腐蚀.300M 钢腐蚀最严重,蚀坑宽而浅;Aermet100钢次之,蚀坑窄而深;超高强不锈钢的耐蚀性最好.扫描 Kelvin 探针测试结果表明,霉菌一定程度上能促进300M 钢和 Aermet100钢的腐蚀,而对超高强度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cyclic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 conjunction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ill scale and rust layer on the passivation capability and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behaviors of conventional low-carbon (LC) steel and low-alloy (LA) steel in simulated concrete pore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ll scale exerts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both steels at various electrochemical stages. We propose that the high long-term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LA steel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a gradually formed compact, adherent and well-distributed Cr-enriched inner rust layer and the physical barrier protection effect of mill scale.  相似文献   

18.
与普通钢材相比,低合金、热强化、经济截面、表面处理、冷加工等高效钢材具有更加理想的力学性能、更高的强度等级、更长的使用寿命,且更适与在钢结构中应用,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74-3775,3800
利用ANSYS软件对某游泳跳水馆结构铸钢支座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结果,分析了节点应力分布规律。按照Von.Mises应力强度理论分析了节点承载力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一种冷轧钢带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该系统能测量钢带的宽度,检测边裂、孔洞和重皮等缺陷。研究了采用存储器地址映像技术和双体RAM总线切换技术设计的计算机接口,该接口能使数据的计算机输入和处理并行工作,省去了数据输入占用CPU的时间,解决了实时检测系统高速数据的计算机输入和处理存在的时间冲突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