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军 《科技信息》2006,(12):177-177
针对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运动性疲劳形成的原因,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运动后的放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心里暗示、简易的按摩手法及理疗方法、适当的补充营养、放松心情和享受音乐等手段,消除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运动员肌肉的放松、心血管系统的恢复、心理上的调节、合理的营养、理疗的手段等方法的分析,有效地消除疲劳和肌能的恢复,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中医学观点,探讨了利用中医药物和手段消除中长跑运动性疲劳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调理药汤内服、针灸和穴位刺激相结合、药膳和食疗和药熏及沐浴等手段对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用机电生物反馈仪对20名运动员训练后的肌肉进行放松,发现其肌电强度值,肌肉硬度值均有所下降,同时神经系统灵活性也有所改善,因此,通过肌电生物反馈仪对运动员训练后的放松治疗,可以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成套放松按摩方法及其在体育课上的应用,并随堂调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这套方法简单易学,并能迅速消除疲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泽川 《青年科学》2010,(4):48-48
午休不仅可以消除白天的紧张,还可以消除烦躁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弥补夜间失眠造成的影响,由此提高您下午的工作效率,带来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放松。要想消除疲劳重新恢复体力,没有比午休更有效的了。您应该充分利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养成(或重新养成)这种休息习惯。  相似文献   

7.
心理人生     
《科技潮》2003,(7)
调节心理驱疲劳当你疲劳时,不妨通过心理调节使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帮助消除疲劳。试试以下几种心理调节方法:音乐疗法音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目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松弛情绪。采用音乐疗法消除疲劳时,可选择以下一些音乐:《梁祝》、《田园交响曲》、《水上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青年圆舞曲》等。身心放松法采用一种特定的身心放松方法,可降低紧张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和比较放松音乐与快节奏音乐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运动员疲劳问卷》筛选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运动员50名,分5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分别运用15min放松音乐、30min放松音乐、15min快节奏音乐、30min快节奏音乐等音乐处方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疲劳分数、选择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加算作业量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加算作业量均显著增加;每天聆听30min放松音乐者闪光融合频率升高显著;每天聆听30min快节奏音乐者疲劳分数显著下降。结论:30min放松音乐可以显著改善运动性心理疲劳所引起的生理效应;而30min快节奏音乐尽管能明显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者的主观疲劳感受,但其生理效应不及前者;30min放松音乐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疗效是最佳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全方位地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0.
常见运动性躯体疲劳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感觉症状及恢复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恢复手段和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1.
宫和平 《科技信息》2010,(1):207-208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的十三名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并对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反应时进行测量统计、比较,得出采用人工按摩、温水洗浴、营养补充、充足睡眠、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作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一些现象,结合实验论证,给出了日常锻炼和竞技运动后消除疲劳的最佳手段,对全民健身、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晓泉 《科技资讯》2007,(35):169-16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地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消除中学生运动员运动疲劳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在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和营养学五个方面采取系列手段与措施,从而达到消除运动疲劳,使机体机能尽快恢复到甚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为提高训练效果创造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王昊 《科技信息》2010,(25):I0195-I0195,I0193
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一,肢体、心理放松,运动中有意识地调整呼吸,缓而深的运动程度能对人的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文针对现代竞技运动不可避免的运动疲劳现象,结合太极拳运动可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消除疲劳与病情,调整心理、抚慰情绪,更可提高呼吸及内脏功能,提升心肌、血液营养等方面的良好效果,对太极拳运动进行了较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及赛后的放松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主要分析的方法.结合越野滑雪训练、比赛的实际情况,阐述越野滑雪后疲劳产生的机体表现和自测方法,并提出肌肉和精神疲劳消除法、营养的补充和心理恢复训练等方法,为改善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及比赛后的有效恢复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心理学、生理学原理,通过对山西师大数学系、生物系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表明:利用课间10分钟,仅在教室应用相应暗示语和放松的方法就可使学生休息大脑消除疲劳,为下堂课保持较高的情绪、敏捷的思维,配合教师形成最佳学习状态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运动成绩的提高要靠科学训练和适宜的大运动量训练,也要靠有效的恢复。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已把恢复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视恢复为训练的继续。尽管目前对运动后疲劳有多种恢复手段,但是寻求新的,有效的消除疲劳的方法,仍是当务之急。经分析结果表明:下肢气压变换疗法对消除局部运动性疲劳,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就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疲劳产生的机理、原因及生物学恢复手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强调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恢复问题,在对疲劳作出客观科学判断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休息和睡眠、热水浴、按摩及补充营养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运动疲劳,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将恢复计划列入到训练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