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质量是影响其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干燥方法存在着许多工艺问题,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微波干燥有很多的优点。本文首先总结常见的中药材干燥技术,然后分析微波技术在中药材干燥中的应用研究,最后介绍基于微波技术的中药材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在中药材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药中间产品的传统干燥技术工艺中,存在着物料升温过高致使有效成分损失严重、生产时间长、能源消耗高、卫生不合格等问题.利用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对化橘红果和化橘红片进行了干燥试验及热风、真空干燥的对比试验,并对干燥后样品的有效成分作了实际检测.结果表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能够提高化橘红果和化橘红片的干燥速度,并且对有效成分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说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是中药材加工领域里一项实用、有效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微波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低温吸附干燥技术、热泵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等几种主要中药材干燥设备技术,组合式干燥可实现药材干燥过程的高效化和节能化,是干燥领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中药材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中药材金银花的干燥特性,研制了干燥装置并制定了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干燥工艺是可行的,干燥后的金银花含水率均匀;与农户现用的烘干技术相比,干燥周期缩短50%,干燥成本降低79%,干燥后的质量达一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微波加热木材在木材加工中的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微波干燥木材的机理和优点,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波干燥木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热泵干燥时间过长、微波干燥成品品质差的问题,研究了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对刺参干燥特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具有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转换点含水率的多种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方式,并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刺参的含水率、干燥速率、收缩率、复水率、外观、组织形态、气味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呈现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微波干燥阶段最大干燥速率远高于热泵干燥,分段薄层干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刺参的干燥特性.在干制品性能方面,相同干燥温度下,纯热泵干燥成品的复水率小于联合干燥,但收缩率大于联合干燥.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干制品的复水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收缩率逐渐增加.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转入微波干燥的时间点需综合干燥时间和成品性能来综合确定,对应40℃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为197%时,干燥成品品质最好,干燥时间也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刺参联合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7.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微波技术作为应用科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之后的60年间,伴随着大功率磁控管的研制成功,英、美等国相继开发了多种类型的微波加热器,在微波能的应用上掀起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行动",微波能逐步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中.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在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干燥、保鲜与包装、农产品的干燥、杀菌杀虫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微波技术在农作物种子干燥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探究微波功率和样品负载量对多孔硅酸钙微波干燥动力学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dilli模型是微波干燥多孔硅酸钙的最佳模型.多孔硅酸钙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着样品负载量的降低和微波功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样品负载量为4~30 g时,对应的Deff=4.265×10-9~1.967×10-9m2/s,微波功率为100~350 W时,对应的Deff=3.222×10-9~25.224×10-9 m2/s,微波功率密度相同时,微波功率愈大Deff越高.增加多孔硅酸钙负载量和增加微波功率都能提升微波干燥效率,样品负载量为4~30 g时,对应的微波干燥效率为6.04%~21.52%,微波功率为100~350 W,对应的干燥效率为11.57%~28.69%.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微波干燥后的多孔硅酸钙与传统方法干燥后的相比,脱除了部分化学结合水...  相似文献   

9.
赵延龄 《科技资讯》2013,(4):120-120
干燥是许多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真空冷冻、红外热辐射、微波、喷雾几种新型干燥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波加热干燥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风加热、微波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对马铃薯全粉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了三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的感官品质、吸水和吸油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感官品质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质量最好,其次是微波干燥,最后是热风干燥;在吸水和吸油能力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要明显强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而采用微波干燥要略强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1.
楼海军  韦小红 《科技资讯》2012,(3):63-63,65
本文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的原理及特性,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前景展望。重点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的作用机理及其干燥特点。微波真空干燥是利用微波辐射作为加热源在真空条件下对物体进行干燥,具有快速、高效、低温等优点,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龙眼微波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微波干燥龙眼新技术,采用微波干燥试验装置和自行开发的计算机在线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加热、间歇时间组合条件下的龙眼定功率微波干燥试验.结果表明:龙眼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干燥三个阶段,物料失水过程大部分处于恒速阶段,在2.7~5h内可将龙眼鲜果干燥至含水率20%(w.b.)以下,并获得满意的干燥质量.微波加热时间对干燥速度影响最大,间歇时间的影响受制于加热时间.在干燥后期应缩短加热时间以控制物料温升,避免干燥过度.以试验数据回归的数学方程可用于描述二段式龙眼微波间歇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微波加热干燥含水固体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首次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干燥含水固体有机化合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波干燥扇贝柱热质传递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扇贝柱样品探索水产品的微波干燥规律,根据微波加热干燥的质量扩散和热传导原理,建立了微波辐射下水产品干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在干燥过程中以不同能量的微波辐射和不同样品半径对温度和干燥效果的影响,并与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求解的数学模拟曲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水产品微波干燥数学模型可成功解释其微波干燥行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京东板栗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失水规律。结果表明:板栗烘干、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的失水特性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过程,干燥过程属于内部扩散控制。烘干和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为Page方程;真空干燥为单项扩散模型。不同切片厚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对干燥速率的大小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水平转盘与转鼓微波干燥均匀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波干燥存在的主要问题--干燥的不均匀性,提出利用改变物料在微波场中的位置来改善物料对微波能吸收的均匀性,从而达到微波干燥的均匀性.以黄豆为物料,比较了水平转盘与转鼓两种结构在不均匀的微波场中对物料干燥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鼓微波干燥比水平转盘微波干燥更加均匀,对于不均匀的微波场,利用物料的随机运动可改善微波干燥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干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水浸书籍的干燥与处理,国内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传统的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技术.介绍了捷克国家档案馆采用的一种新型专利技术——微波干燥消毒技术,该工艺可大大缩短书籍干燥处理周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鲍鱼中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研究干制鲍鱼中多糖、总糖、胶原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晾晒的鲍鱼中多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而胶原蛋白及氨基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余2种干燥方法。其中胶原蛋白含量以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最佳,但同热风干燥间相差不大;氨基酸含量以热风干燥方式最佳。综合整体实验结果,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优于自然晾晒,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9.
蚕茧微波干燥小试,最近已由省供销合作总社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邀请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的代表专家,在杭州通过技术鉴定。微波是指从300兆赫到3000兆赫的电磁波,它对物体有较强的穿透性,因此作为蚕茧干燥,具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干燥快等特点,是蚕茧干燥工艺中的一条新路子。蚕茧微波干燥的研究,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于一九七六年下达我省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20.
微波用于蚕茧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微波用于蚕茧干燥的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微波强度对蚕茧干燥的影响、采用分段微波的影响、蚕茧堆放厚度不同的时的干燥速率曲线等,还进行了蚕茧丝结果比较,并进行了蚕茧微波干燥的工业化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