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秋 《甘肃科技》2009,25(14):75-76,22
提出了当前科技情报机构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解决问题的四种途径,对科技情报机构与科技中介获得双赢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科技情报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性质。通过对科技情报机构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定位、业务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这两类科技服务机构相互融合,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双赢。同时也指出了科技服务机构要不断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明确主营业务,突出公益,立足优势,才能进一步促进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企不分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本文从地方政府机构臃肿的原因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三大难题入手,指出了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配套进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机构改革难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概念产品的信息表达是目前实现计算机对机构概念设计支持的瓶颈问题,作者基于机构组合原理,用矩阵形式描述基本机构,给出了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3种基本机构的组合方式的符号表达方法,该方法能够描述机构的类型、连接关系、空间位置关系以及机构的多功能等信息,为开发基于基本机构组合的复杂机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复杂凸轮连杆机构为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符号表达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机构的选型和设计是机械执行系统中既重要又繁琐的工作.为提高机构设计效率,介绍了机构设计CAD系统的设计过程.该软件以VB为开发平台,将参数化设计与交互式设计相结合,实现了机构选型、机构设计、机构分析等功能.利用该软件可以对同一执行动作进行多种方案对比选择,提高了设计速度,而且可使设计结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5.
空问机构自由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杆机构具有灵活性和平面机构任意封闭图形具有3个约束的理论出发,对机构学的自由度公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对平面、球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稍加变化,推导出空间机构求自由度的新公式。利用这个新公式,既可以求空间机构的自由度,又可以求平面、多环、空间开式链、混合链等机构的自由度。它比传统公式使用简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实际意义,从而为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几种典型平行杆系机构的结构特性,对各平行杆系机构进行了位移、速度、受力分析,总结了平行杆系机构位移和速度缩放特性、平移特性及杆系可伸缩性,研究了平行杆系机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常见的几种串联式组合机构为例,按机构组成从后往前的颁序对机构进行结构设计,并以相反顺序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同时以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为例,用VB编程技术,对机构进行了设计分析,其设计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用此方法,可对同类机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一种反馈式组合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螺旋凸轮反馈式组合机构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得出该组合机构的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及加速度函数,探讨了求解这些函数的数值方法,分析指出,该反馈式组合机构的输出特性与螺旋机构的旋向、导程及凸轮廓线的形状等因素有关。同时,基于前述数学模型,开发了该机构运动学仿真应用程序,最后。通过算例对前述方法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其应用前景,该机构由一个RRTR分支和4个SPS分支组成,可实现空间的三维移动以及两个独立方向的转动,可用于部件装配、推拿机器人、空间机构的运动平台等应用场合。采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能实现预定运动输出的机构学原理,计算了机构的自由度,采用直观的零位形两步法建立运动变换矩阵,求出用于实时位置控制的反解,并给出数值算例,分析了该机构在推拿机器人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平面机构过约束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平面闭链机构及机械系统中广泛存在的过约束导致了机构性能的一 旬有害影响,已经受到机械结构设计者的充分重视,提出了多种机构过约束的分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进一步发展完善。笔者针对2种常用的机构过约束分析方法计算法和睡自由度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在对其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2种方法相结合,得到了一种较实用的、且便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机构过约束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机构过约束分析的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4-PUU并联机器人机构,该机构可以实现空间三维的移动和绕Z轴的转动。文中利用螺旋理论分析了机构的约束特性,计算了它的自由度数目,讨论了输入的合理性:给出了机构位置反解方程和机构速度方程并分析了机构奇异位形和工作空间。该并联机构结构对称,机构较简单,可以用来开发工业机器人,定位平台等。  相似文献   

12.
一类新型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的位置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一类新型三平移并联机器人机构,求得真正逆运动位置的解析解,较之已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此类机构不仅位置分析解数低,求解容易,而且正解还具有一定解耦性,机构运动的解耦性与机构的拓扑结构、尺度型、主动副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研究的新机构采用特殊的几何配置极好地敢并联机构多支路对称布置时不利于解耦、易多出非独立输出运动项的弊端,同时,发现C,P副的采用可降低运动求解特征数(方次),而将C副中的线性移动作为主动输入其解耦程度优于将旋转运动作为主动输入,机构运动的解耦性为并联机器人的实时控制与规划提供了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6-SPS并联机构特点,合理地定义了支杆和动平台的方位及位置坐标,研究了6-SPS型并联六坐标测量机运动学正反向求解方法,提出了一种正向数值求解的方法以履正解迭代格式。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key issues for parallel mechanism is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the workspace which varies with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 kind of 4UPS-UPU parallel mechanism is designed and its workspac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mobility of the 4UPS-UPU parallel mechanis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ciprocal screw theory, and the motion and constraint screw systems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are obtained. Then the inverse kinematics is derived by the closed-form kinematics chain. The boundary search method in the polar coordinate system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constant-orientation workspace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Finally, the influence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workspace, such as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kinematics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space volume and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The conclusions can be used for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and path planning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人体腕关节的组织结构和运动特性,设计了具有柔顺性的3SPS-1S并联机器人手腕机构.3条移动副支链作为驱动,在驱动支链中加入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来实现并联机器人手腕的柔顺性.建立了3SPS-1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推导雅可比矩阵,提出了确定SEA弹簧刚度的方法;基于位置补偿思想,实现柔顺手腕的位姿控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机构对未知负载具有被动柔顺性,通过主动柔顺控制可以实现更高的主动柔顺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义耳形态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义耳成型中成型曲线规划和成型方法,提出了将Stewart并联机构与三轴数控机床相结合的义耳快速成型方案,并建立了义耳的成型曲线数学模型.对成型方案中并联机构进行结构化参数设计和位置反解分析,得到了义耳成型过程中并联机构的姿态变换规律.最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成型方案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将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应用于柔索驱动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器人机构,介绍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一种简便的轨迹规划方法,在建立的实验测控系统中,应用含并联机器人的位置逆解和对气动人工肌肉的智能PID控制的位置控制算法,实现对机器人末端的位置控制,通过机器人的位置正解验证了位置控制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并联机构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阐述了并联机床的发展,并对并联机床机构进行了位置、运动及其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将可展机构的概念引入并联机构,提出一种新型的3-R(US&SPU)可折叠并联机构。首先,利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并联机构的自由度。其次,建立机构位置运动学模型,推导出运动学逆解的解析表达式;同时,通过建立6个运动方程结合数值方法,得到运动正解的求解方法,进而建立速度雅可比矩阵。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该机构巧妙地利用结构特点实现了折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并联机构占用空间大的劣势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逆运动学及其工作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2-RPU&SPR为研究对象,对其逆运动学及工作空间进行分析.首先,利用矢量法对其逆运动学进行分析,推导出机构位置反解的显式数学表达式;随后,利用极限边界搜索法,根据并联机构位置反解及其它约束条件,获得其工作空间,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逆运动学数学模型以及机构工作空间搜索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