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你知道斯芬克斯之谜吗?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而丧生。最后一个流浪者猜到了答案。你猜到了吗?谜底是人。它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的经历,婴儿呱呱坠地,一开始只能在地上爬,成年后两条腿走路,老年的时候步履蹒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你自己,这个谜语就不难了。你认识自…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会用两条腿走路?人类学家的解答众说纷纭:从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到保持凉爽,到对异性更具吸引力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人类采取直立姿势走路的原因.以下是比较流行的几种假设,你认为哪种解释有可能更接近真相呢?  相似文献   

3.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则著名的斯本格司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的时候四条腿,中午的时候两条腿,晚上的时候三条腿?谜底是:人。人在婴儿时期需要手脚并用的爬行,长大后用两条腿行走,到了老年,体弱多病,需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于是成了三条腿。古老的谜语为我们求解当今企业家的精神困扰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近代天文学的历次飞跃都体现了实测-处理和理论模型“两条腿走路”的前进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有些事儿,我们总是难以接受的。如果你对一个欧洲人说:"嗨,你的老家在非洲啊!"他可能会对你皱眉头。如果你对一个爱斯基摩人说:"喂,你的祖先是亚洲人啊!"他们一时也会难以接受。因为人们都会认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怎么会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呢?然而,这却是考古证据唯一可能的解释。信不信,由你!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16,(5):10-11
正接待员:"欢迎来到‘人体精品店’。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顾客:"您好,我失去了右手,希望能尽快订货!"接待员:"好的,这就安排为您提取您的细胞组织。过两周后,生产好的右手会直接送到您做移植手术的医院。"以上情景是来自科幻电影吗?不,在不久的未来,用自身细胞来生成你的肢体或器官会成为现实!全世界有多少人失去手脚?目前,美国大约有  相似文献   

7.
火山·末日·地球的愤怒与报复 "等一等!"尼尔眉头一皱,忽然想起了什么,嘴里一边嘟嚷着,"地球可能正在发怒!" "为什么?"我笑着问道,"就是因为我们钻到了它的肚子里?" "不!不!"尼尔从书架上,取来一叠剪下来的报纸,摊在了茶几上,神情严肃地说,"你看,美国科学家表示,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喷发.这个火山一旦喷发,美国2/3的国土可能会被火山灰埋没." "真的?"我瞪大了眼睛,故作惊讶的样子,哈哈地笑着说,"如果这样的话,美国将遭到第二次恐怖袭击.但是,恐怖分子并不是拉登,也不是那些寻求报复的极端分子.而是地球!"  相似文献   

8.
用膝部发电     
你注意过自己的走路方式吗?分析过你的两条腿迈步的动作吗?肯定没有!是的,我以前也从未注意和分析过,一般人恐怕都未曾那样做过.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生活中并不涉及到这类问题.但是,加拿大和美国的一组科学家却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且由此研发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膝部发电机,当然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非常奇特的发电机.  相似文献   

9.
用膝部发电     
唯实 《科学之友》2010,(6):26-26
你注意过自己的走路方式吗?分析过你的两条腿迈步的动作吗?肯定没有!是的,我以前也从未注意和分析过,一般人恐怕都未曾那样做过。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生活中并不涉及到这类问题。但是,加拿大和美国的一组科学家却对此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观察和研究,并且由此研发出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膝部发电机,当然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非常奇特的发电机。  相似文献   

10.
"这个月我要走运啦!"马轩一脸开心地向同学们炫耀着. "又哪里看来的歪门邪道?"同桌高宇不以为然. 马轩正色道:"真的,我昨天晚上在手机上做的心理测试,都说特别准!" 王帅凑过去:"马大师,也给我测测呗?" 打开手机,我们会发现网络上到处可见"测测你有几重人格""你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人"之类的心理测试,这些五花八门的测试总是吸引着好奇心强的我们,但它们真的可信吗?  相似文献   

11.
学会走路不容易过去几年来 ,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力学和材料科学取得的重要进展再一次燃起人们创造机器人的希望。事实上 ,在制造完全自主的智能机器人方面 ,我们取得的进展已经非常有说服力 ;未来学家甚至对机器人可能带来的灾难公开表示忧虑。无论前景充满希望还是危机四伏 ,人类的探索之路始终都是对智力的挑战。暂时先不要想大脑 ,就看看用两条腿走路的这类简单的事情吧。人类天生就会走路 ,我们的祖先已经这样行走了上百万年。但是 ,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耗费 1 0年时间、花掉无数钞票才制造出一种可操作的二足行走装置…  相似文献   

12.
恶魔鸭     
鸭子比狮子凶 恐龙早已死去,这是哺乳动物的时代。在澳大利亚大陆上,是什么东西能让一只凶猛的有袋狮闻风而逃呢?哦,那是一只鸭子!可它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那种鸭子,而是一种巨型鸭,差不多有3米高。它的腿粗壮得像一根树干,身体有坦克那么大,头有马脑袋那么大──前端连着锋利的喙。这就是哺乳动物时代最凶狠的动物──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魔鸭”。 严格地说,这种怪异的巨鸟并不是一种鸭子,而是普通鸭子祖先的近亲。澳大利亚的古动物学家认为,从它像剪刀一样的大嘴上看,恶魔鸭应该是吃肉的鸟。它能用钳子一样的嘴衔住你的大腿,…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万能发明家约翰逊说过一句饶有风趣的话:"最好的广告就是让商品自己来说话。"在最近举行的日内瓦新产品博览会上,不少国家展出了会说话的商品。如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一种会说话的汽车——假如你驾驶着这种汽车奔驰在公路上,当汽油将用完时,汽车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提醒你:"请在前面的一个加油站停下,你只剩下可行5千米的燃料了!"如果发动机超过了一定的温度,汽车会头头是道地告诉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毛病。日本东芝公司最近推出一种会说话的电视机,它里面装有微电脑和语言合成器。每天清晨,电视机会主动和主人打招呼:"早晨好";收看电视节目时,如坐得离荧光屏太近,它就会提醒你:"为了保护您的视力,请  相似文献   

14.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15.
严峻 《科学之友》2007,(1):48-49
俗语说“赶鸭子上架”。可你见过会上树的鸭子吗?一位执着的鸟类爱好者,用长达8年的时间寻找一种鸭子。一种会上树的鸭子,这种鸭子一直在树上筑窝产卵,它就是“中华秋沙鸭”。  相似文献   

16.
典型案例: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小鹏考得很不理想.他这次真的用功了,可是分数依然不理想.当爸妈看到小鹏的成绩单时,老爸勃然大怒,把成绩单往桌子上一摔,大吼着:"你瞧瞧,你这是读的什么书!还想让我签字,不签!我丢不起这个人!"老妈在旁边帮腔:"平时说你多少遍,就是不听,都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这回好了吧?!"小鹏的心被刺痛了.刚从教室里走出来时,听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鹏感觉自己是那么孤独.原本以为回到家,爸妈会安慰自己一下,没想到,不但一点安慰的意思都没有,他们的态度反而比冬天的天气还冰冷.  相似文献   

17.
家教十误     
一、表扬太滥或太吝"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篮子里了吗?哇!真是好样的!"为了增强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们有时竟使他们染上了表扬瘾。"一个依赖表扬的孩子不追求使自己满意的目标"。精神病医生詹姆士·温德尔认为:"做一些小事也希望听到大量地感谢的话,如果不再赞许他(她),那他(她)会一事无成"。过分批评也有害。"如果你仅仅指出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8.
病假     
"滴铃铃!"反复不断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揉揉眼睛,拿起了话筒。"喂,你是施工程师吗?""是的,你哪位?""我是肿瘤医院值班医生,你今天不能上班。""干吗不上班?""你得了癌症,今天得给你治疗!"真倒霉,一清早就接到骚扰电话,我没有挂断电话,按下了录音键。电话会录下骚扰内容,并记下对方号码。"肿瘤医院位于市郊,你怎么知道我生癌症?"我对着话筒说着。  相似文献   

19.
<正>一"身体缩小之后真是不适应,找点什么东西太不方便。"河木抱怨着,不断用手拨开挡在眼前茂密的植物枝叶。"很好呀,你不觉得轻快了么?"琳娜儿说。"还不是因为他胖!缩小了也是个微型胖子!"高得边说边在河木面前故作轻盈地跳跃。可是落地不稳,身体一个趔趄,险些摔倒。"酒鬼就别卖弄了,真讨厌!"琳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养有宠物,它们的一些表现也许会让你感到纳闷:当你打算带你养的猫去看兽医时,猫儿会躲起来不让你找到它;当你打算出去打篮球时,你的宠物狗会高兴地围着你直打转……它们真的就像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对于动物的这些看起来相当善解人意的现象,我们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吗?在西方,有一种被叫作"通灵"或"灵媒"的职业。通灵者声称自己能够和灵魂对话。据说,在美国刑事界,当案情毫无进展或没有头绪时,一些侦查人员就会去求助灵媒,请他们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