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含盐浓度不同的培养基分离陕北花马盐湖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内生耐(嗜)盐真菌并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从盐蒿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 215株内生耐(嗜)盐真菌,基于形态学和IT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上述菌株属于6个属,包括小球腔霉属(Leptosphaeria)、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属(Fusarium)。以小球腔霉属(Leptosphaeria)为优势属,其次为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78.8%和2.28%;共计9个代表种如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Aspergillus westerdijkiae、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研究表明,陕北花马盐湖盐蒿中蕴藏着丰富的耐(嗜)盐真菌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校园草坪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在20%NaCl的高盐条件下生长的耐盐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特征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并在GenBank中完成该菌株16SrDNA序列的注册,登录号为EU167738.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底的淤泥进行分离挑选得到一株耐盐性较强的菌株,该菌为细长的棒状且菌体较长,菌落发白,用接种针易刮起,发出微臭气息.经过16S rR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与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菌株GL(KX254601.1)之间关系可信度达到100%,故将其定名为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GL).经过对该菌株在1%~10%盐浓度下生长曲线分析,3%~6%的NaCl浓度内菌株最高OD600能达到1.5,但是当盐浓度达到10%时菌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菌株GL在1%~9%盐浓度下长势良好,其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对该菌种的固氮、产铁载体以及促进种子萌发能力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0~2.5%盐浓度下,Ashby无氮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均有透明圈,说明该菌株在0~2.50%的盐浓度下具有较好的固氮能力.菌株在0~150 mmol/L的盐浓度下可以产生铁载体,能够促进小白菜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萌发和生长,说明该菌株在盐胁迫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促生特性.  相似文献   

4.
一株耐盐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耐盐苯酚降解菌,经形态观察及2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命名为W3.该菌株可以在1%~10%NaCl环境中生长,并可以利用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苯酚降解的最优条件为pH=7.0,温度30℃,NaCl质量分数5%.在NaCl质量分数为5%.苯酚浓度为...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所用材料RH870649,H870634,H870644,H870648,H870657等为濮农3665/百农3039F1经花药培养、EMS诱变和耐盐性反复筛选得到的一系列耐盐性不同的突变体.对5个突变体及其亲本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表明,5个突变...  相似文献   

6.
从青海高盐环境中分离到1株拟诺卡氏菌形放线菌YIM90039,该菌株具有典型的拟诺卡氏菌属的形态学特征.通过对其进行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 rDNA序列等方面的分类学研究。菌株YIM90039初步鉴定为拟诺卡氏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大都呈黄白色,基内菌丝浅橙黄色至深橙黄色.气生菌丝上有长短不一的孢子链,基内菌丝则长,多分枝。常断裂成杆状。  相似文献   

7.
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土壤分离到一株耐高盐菌株NM-1.对该菌株生理生化性质、耐盐性以及系统分类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M-1为长杆状,革兰氏阴性,菌落黄色,呈圆形,湿润、光滑.能利用葡萄糖、乳糖和蔗糖,不能利用淀粉和明胶.生长pH范围为8.0~10.0,最高耐盐浓度(NaCl)为30%,为中度嗜盐微生物,最适生长的Na2CO3浓度为0.25 M.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Halomonas variabilis(JN645866)以及Halomonas variabilis(AY204638)序列的相似性均为98%,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性质,认定该菌株属于耐盐单胞菌属,暂命名为Halomonas sp.NM-1(AB917466).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对作物抗逆育种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整体水平上阐述了植物感受盐渍胁迫及其应答的基本分子机理,并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水解圈法对分离自张家口天漠沙土的嗜盐和耐盐细菌(含放线菌)进行淀粉酶活性筛选,运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方法对活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6个受试菌株中,有34株淀粉水解酶活性呈阳性(44.7%),其中有6株具有较强的淀粉水解酶活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34个阳性菌株类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较高,可以归为18个物种,分属于细菌域(Bacteria)的2门(Actinobacteria,Firmicutes)2科(Streptomycetaceae,Bacillaceae)8属(Streptomyces,Bacillus,Gracilibacillus,Halobacillus,Oceanobacillus,Piscibacillus,Thalassobacillus,Virgibacillus);产淀粉酶活性较强的6株菌均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分属于该科的3个属.其中菌株JSM 1684012,JSM 1684041和JSM 1685098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JSM 1684067和JSM 1685082属于纤长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JSM 1685081属于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以上结果说明分离自张家口天漠沙土的嗜盐和耐盐菌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产淀粉酶菌株,且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襄阳孔明菜是在高盐下腌制的一种腌菜,在大规模露天腌制过程中,由于雨水污染等原因会在卤水表面长白色菌膜,导致孔明菜的软化,影响口感.从襄阳孔明菜卤水污染物中分离污染菌并进行鉴定,旨在对防控该污染菌奠定基础.将污染菌膜接种于不同浓度梯度氯化钠的YPD固体培养基上,分别在28℃与37℃培养3d后,从28℃分离到一种耐盐酵母,单菌落呈圆形、乳白色,3d培养直径为0.1~0.2cm,表面湿润、粘稠、易挑起.对该菌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该菌可以在含有0%~15%NaCl的YPD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盐浓度为5%;最适生长温度为28℃,可以在pH值5.5~6.5之间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6.0.抽提该菌的总DNA,扩增部分18SrDNA片段,测序后进行同源比对,结果显示,该耐盐酵母的18SrDNA序列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DoNor8、IFO0510、M2的18SrDNA序列一致性达到100%,根据clustal X和MEGA 4.1建构的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该酵母与Z.rouxii在同一分支上,再结合形态和生理特征,认定分离的嗜盐酵母是Zygosaccharomyces rouxii.该菌的分离和鉴定为研究腌制食品中污染菌的防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木霉菌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了获得耐盐活性好的木霉菌株,本研究从盐渍化严重的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中采集土样和水样,分离并筛选了耐盐的木霉菌株,鉴定木霉菌株的耐盐活性。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48个样品共分离获得64株木霉,木霉数量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与盐度没有明显相关性;通过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木霉菌株在固体培养基(PDA)和液体培养基(PDW)中的生长和产孢情况观察,从64株木霉中鉴定出6株具有高耐盐活性的木霉菌株;其中3株木霉(TW-304、TW-327和TW-353)在1 000 mmol/L Na Cl胁迫下,菌丝生长与对照相比,耐盐活性达到50%以上,具有极高的耐盐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显示TW-304、TW-327和TW-353三株木霉分别为哈茨木霉、深绿木霉、哈茨木霉。该研究筛选获得的耐盐木霉菌株为耐盐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石油化工厂排放的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一株细菌HB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初步确定为节杆菌属。对其进行耐盐(NaCl)驯化并且以含高盐(NaCl)的医药废水为基质,研究HB2生长及降解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HB2的耐盐(NaCl)度达到10%;对医药废水的降解最适条件是,COD初始浓度为11880mg·L-1,接种量为6mL,pH值为7.5,NaCl浓度为5%,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5d,COD去除率可达39.2%;说明外界环境因素对HB2的生长及处理医药废水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盐藻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植物耐盐的模式物种,对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本文综述了对盐藻耐盐的主要研究文献,包括盐藻分类,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递进式的阐述了盐藻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盐藻耐盐的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并提出盐藻耐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盐藻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植物耐盐的模式物种,对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本文综述了对盐藻耐盐的主要研究文献, 包括盐藻分类, 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 递进式的阐述了盐藻的研究现状, 并着重介绍了盐藻耐盐的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 并提出盐藻耐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株极端耐盐曲霉的分离、 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晒盐场盐池周边的风干野生植被表面分离筛选到1株极端耐盐菌株CCHA, 通过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 耐盐性及金属耐受性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菌株CCHA与 21株己报道的曲霉属菌株同源性为55.9%~100%; 其生长温度范围为25~45 ℃, 最适温度为35 ℃; 生长pH值范围为2.5~12.0, 最适pH值为5.0~8.0; 生长盐度范围为0~31%, 最适盐度为5%; 对Cu2+有较强的耐受性. 鉴定该菌株为曲霉菌(Aspergillus sp.).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改良和利用盐碱地,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为原材料,对耐盐内生细菌进行分离 并鉴定。 结果表明:从 2 种植物的根、茎、叶中初步分离出耐盐的内生细菌 96 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提取各菌株的 DNA 并扩 增其 16S rDNA 序列,以 HinfⅠ、HaeⅢ、MspⅠ和 TaqⅠ4 种酶进行酶切,并统计遗传型,选取不同组合类型的代表菌株进行 16S rDNA序列测定,通过 BLAST 比对分析并利用 MEGA 软件建立发育树等分子鉴定手段初步推断,所分离的内生细菌分别 为越南芽孢杆菌(Bacillus vietnamensis)、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白翎芽孢杆菌 (Bacillus baekryungensis)和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对这 5 种菌的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越南芽孢杆菌的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丰富菌种资源库资源,探索乳品细菌多样性及菌株生化特性,对摩洛哥阿尤恩地区4份自然发酵驼乳的乳酸菌应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细菌宏基因组测序进行多样性研究及单菌株生化特性研究。由纯培养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乳酸菌株包含3个属、8个种,共82株乳酸菌,其中58.54%为Lactococcus lactis;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的细菌分属于7个门、78个属和147个种,Proteobacteria(54.64%)和Firmicutes(41.77%)是样品中的优势菌门,Lactococcus(31.87%)及Lactococcus lactis(22.95%)占比较高,是样品中优势菌属及菌种。通过比较不同乳酸菌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及产酸速率,从样品中分离得到的48株Lactococcus lactis中筛选得到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2株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5.5~7.5,且有一定的盐耐受性,NaCl质量分数小于6%时生长不会受到明显抑制。2种菌株在37℃发酵18h后其OD600可达到2.5218和2.5172。研究结果表明:摩洛哥阿尤恩地区自然发酵驼乳中包含多类细菌,Lactococcus lactis是其中的优势菌种,并从其中筛选出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  相似文献   

19.
小麦耐盐细胞系的筛选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级提高氯化钠浓度的筛选方法获得了小麦耐盐细胞系,与对照细胞系相比,耐盐细胞系在盐分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抗氧化能力,说明在细胞水平上小麦对盐分耐受力的高低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用碱性SDS法从耐盐耐碱芽孢杆菌中分离出质粒,并通过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鉴定,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质粒PBH1分子量为2.73×106Da,PBH2分子量为5.18×106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