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确保图像内容的真实性和信息安全性, 阐述了数字图像被动取证技术的应用领域, 分析了典型的数字图像来源设备取证、 拼接取证、 复制粘贴取证、 人工模糊取证和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压缩取证算法的思路和步骤, 简要对其性能和适用性进行评价, 并对被动取证技术今后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图像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图像篡改的双刃剑.如何对已篡改的图像进行数字取证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基于JPEG特性的图像被动取证技术进行分析,根据JPEG图像被动取证技术中不同算法所选用的特征量,将现有的技术方法分为两类:针对JPEG重压缩的被动取证和针对JPEG重采样的被动取证.详细分析了上述两类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对应的优缺点,指出当前基于JPEG特性的图像被动取证的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的研究成果,对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光学一致性、传感器规律一致性、图像篡改时留下的痕迹或成像时留下的痕迹以及统计特征一致性四个方面对基于内在一致性的传统数字图像取证技术进行了概述;从简单的模型迁移、对模型输入层的修改以及模型架构的修改三个方面对深度学习的图像取证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4.
由于盲取证技术不需要任何预先嵌入的认证信息,而仅根据图像本身的统计特性就能鉴别数字图像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已经成为数字媒体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数字图像中常见的区域复制篡改方式,分析实际篡改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图像处理操作,总结归纳了区域复制篡改盲取证方法的一般流程.最后,指出现有目前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盲取证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像的真伪判别是图像安全领域中的基础问题,因数字媒体极易被攻击篡改,针对图像的取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另一方面,对图像篡改反取证技术的研究,不仅追求更逼真的图像篡改操作,也从相反的方向促进了取证技术的发展.图像修复作为基础的图像篡改操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针对被修复篡改后的图像会被深度取证网络取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深度取证的多粒度融合图像修复(multi-granularity fusion-based image inpainting network resistant to deep forensics,MGFR)网络.MGFR网络包括编解码器、多粒度生成模块以及多粒度注意力模块.首先,输入的破损图像被编码器编码成深度特征,深度特征通过多粒度生成模块生成3个不同粒度中间特征;然后,采用多粒度注意力模块来计算不同粒度中间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其融合;最后,融合特征通过解码器生成输出结果.另外,所提出的MGFR网络被重建损失、模式噪声损失、深度取证损失以及对抗损失联合监督.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MGFR网络在拥有较好的修复性能的同时能成功规避深度取证网络的取证.  相似文献   

6.
复制-粘贴是一种常见的数字图像篡改技术,目前的复制-粘贴数字图像取证技术未考虑旋转和缩放攻击。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制-粘贴数字图像取证方法,该方法选择了鲁棒的、抗旋转及抗缩放的图像Ga-bor特征,并结合量化的DCT系数进行图像块匹配,以检测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抵御旋转、缩放攻击,同时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图像篡改中最常见的复制粘贴篡改被动取证问题展开图像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ASIFT)和圆投影特征的算法,用于检测图像中是否存在复制粘贴篡改.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仿射尺度不变特征的算法对具有明显角点特征的篡改图像的取证效果较好,而基于改进圆投影特征的算法对不具备明显角点特征的篡改图像(如随机性纹理、平坦区域)的取证效果较好,因此联合使用基于这两种特征的算法对常见的复制粘贴型图像篡改进行被动取证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像在司法取证、新闻报道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验证其来源的权威性和信息的完整性对于相关应用至关重要.为此,学者试图从一组没有先验知识的图像中挖掘出其设备关联信息,即数字图像的设备溯源.数字图像的设备溯源技术在当今的互联网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实际应用场合,是取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的数字图像的设备溯源算法被提出,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性能.针对数字图像设备溯源问题,就设备指纹特征提取和图像设备关联两个关键步骤进行阐述,分析并总结典型算法和关键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当前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数字图像设备溯源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矩阵奇异值分解和Arnold置乱技术在图像隐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数字图像的奇异值分解和Arnold置换,提出了一种图像的隐藏方法.在该方法中,置乱用于数字图像隐藏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奇异值分解用于将一幅图像隐藏于另一幅图像中.根据提出的数字图像隐藏技术,探讨了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方便,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图像,并能较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以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和以细菌图谱存储监视为背景的数字图像的存储和回放方法.以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比较方法为研究重点,实现了适于海量数字图像的存储和回放方法,并通过实验和具体应用.证实此项技术在数字图像存储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晟  何明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323-2327
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鉴别是数字图像盲取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析、研究了真实图像和计算机图像的成像原理,并发展了对这两类图像鉴别的数字方法.该方法从两类图像的高频信息及噪声形成的区别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LIBSVM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此方法在鉴别图像类型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分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MTK平台和NAND Flash的山寨手机进行了手机取证技术研究,通过逆向工程解析了手机中关键数字证据(通话记录与网页浏览记录)的物理层数据格式,进一步研究复杂操作下这两种关键数字证据在山寨手机中的存储管理机制和取证技术.对于被删除的数据记录,可以通过对底层二进制数据的详细分析进行检测,并依据数据存储特征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13.
设计沥青混合料多依据沥青混合料的宏观品质,而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对宏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图像技术的细观研究可深入地解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表现。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定义及利用X-ray CT无损技术获取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的方法,并综述了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特性,包括集料形状、分布、接触性能及空隙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了图像技术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讨论了离散元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的几点不足,并展望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天气雷达组网拼图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天气雷达组网拼图系统的建设是气象观测业务发展的趋势和重点。针对不同波长的常规数字化天气雷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存在的问题,在系统介绍数字化天气雷达组网拼图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算法的基础上,采取了dBZ转换和衰减订正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多部天气雷达观测回波的可比性,代表性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拼图结果。业务实验表明,通过采用给定的拼图算法,组建由多部不同波长天气雷达组成的天气雷达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MATLAB实现数字图像增强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数字图像增强技术中涉及到的直方图均匀化、对比度增强、平滑滤波、锐化等内容及用MATLAB的实现,同时还分别给出标准的数字图像在各种处理前与处理后的对照图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多数图像水印技术是关于灰度图像并且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小波变换(IWT:Integer Wavelet Transform)和人类视觉系统(HVS:Human Visual System)特性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算法。本算法根据原始彩色图像的整数小波系数高、低频分量的特点,选择彩色图像的YIQ色彩空间的Y分量嵌入水印,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将二值水印图像加密后嵌入到Y分量的整数小波系数中。实验证明,该算法对锐化、JPEG2000压缩和旋转等图像处理均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复杂度较低,实用性较强,更好地兼顾了水印不可见性与鲁棒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基于VB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图像处理是许多领域中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利用V isua l Basic语言进行数字图像的处理具有简单易学、用法比较灵活、编程效率较高等特点。本文介绍一种基于VB的图像特效处理算法,并给出了部分算法在VB开发平台上的实现源代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