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本体论的含义出发,初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从根本上否定了实践本体论的观点。并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原著着手,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对本体论的追问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本体论进行了批判,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呢?如果有,他的本体论是什么?该文介绍了当今国内主要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按照现代以前的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发展趋向,西方哲学范畴理论的历史发展形态可以概括为:古代本体论的范畴理论,近代知识论的范畴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的范畴理论,现代范畴理论。而马克思主义范畴理论则是对西方哲学史上各种范畴理论的批判性继承,是对它们的辩证综合和改造,是最科学的范畴理论。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在探究世界本体的过程中,是由最初把感性中的具体的认定转向到理性抽象的东西的认定,把普遍概念作为世界之本体。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又从抽象的理性转向现实的存在来研究世界之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则实现了探究本体论问题的伟大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方法论给我们进一步探究本体论问题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论实践思维方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虽然注重人的现实活动,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与抨击,但没有自觉地建立实践思维方式,因而是不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典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是任何哲学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一元论。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或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相悖的。  相似文献   

7.
虽然马克思高度重视感性的人和感性的世界,但他并没有停留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件。因为具体的人和具体事件在理论上无法言说和表达,其言说和表达势必经过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因此,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的人和感性的世界已成为普遍概念,感性的人对感性的世界的能动变革,也已成为普遍的哲学问题。马克思所做的工作,就是对感性实践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的创立,对于认识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它以强调反映的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为特征,彻底地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内在地蕴含着对认识来源、认识发展动力、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真理性等认识论问题的科学解答。它通过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对交往活动的论述、对精神生产的论述、对意识形态的论述等,揭示和强调的认识的社会性本质,为认识论研究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代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各种混乱表述的学理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讨论美学问题的本体论语境.认为"美的本质"在其原始发生过程中从属于"人的本质",因而可以把美的起源问题放到哲学中去研究;另一方面则应把美的"本质论"问题与它划分开采,这也就是美学本体论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科书从物质统一性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范畴,把马克思主义所把握的世界,理解、诠释为像旧哲学物本主义那样把握的物质世界。本文遵循从实践理解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路,分析了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范畴理解的缺陷,探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类世界范畴的理论意蕴和理论内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人类世界范畴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些学者通过对“Ontology”的翻译及含义的新阐释,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论点,但这种论点有把西方哲学史上某种特殊形态的本体论与作为哲学核心问题之一的本体论等同的倾向。本体论是关于终极存在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丰富的本体论,并且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本体论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吏越不可少的内容,更是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生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本体论是价值型的,近代思想家们通过学习、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使其逐步向存在型本体论转交。康有为、谭嗣同使宇宙观由生成论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严复将本体论由变易形态推进到进化形态;早年的章太炎又提出了“阿屯”说;直到孙中山的进化本体论,中国哲学本体论基本上完成了其近代转向。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从根本上变革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使哲学的历史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向,就是由传统哲学那种对绝对化的本体的追求,转向对现实的人及有人参与的实践活动的探索,这是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向,马克思因此成为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当代中外理论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中,用小唯物史观和实践本体论等各种小本体论以及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的条块分割的方法论遮蔽吞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大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体、大生产观和大实践观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整体的宏大视野,把局部视域内的理论拉伸放大为全局范围里的理论,有意无意中把马克思的哲学转化为"实践本体万能论",从而走向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辨。单纯用所谓的实践本体论来解决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学、文艺学等领域里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得出的往往都是脱离实际的"小鞋套大脚"的主观思辨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本体论就是世界观 ,那么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本体论就应是实践本体论。由此即可指出马克思哲学之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之未脱离旧唯物主义自然本体论立场的不妥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之仅重视实践的社会关系分析而轻视实践的批判本质形成的不妥 ,以及实践人道主义解释之只强调实践的价值批判性而忽略实践的客观规律性的不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指认,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本本身的源发性阅读,并借助于同传统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深入比较,笔者以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探求,其核心则是唯物史观。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科学地重构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17.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范畴,以实践概念为基础能够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带有根本性意义,我们应做出科学的回答。虽然一直以辩证唯物论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或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本体论等观点,但解释起来仍然牵强附会,因为哲学基本问题本身存在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引入新的概念和原理,从分析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实践过程的实质,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和本体论,以崭新的观念阐明了马克思实践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虽然马克思高度重视感性的人和感性的世界 ,但他并没有停留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件。因为具体的人和具体事件在理论上无法言说和表达 ,其言说和表达势必经过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因此 ,在马克思哲学中 ,感性的人和感性的世界已成为普遍概念 ,感性的人对感性的世界的能动变革 ,也已成为普遍的哲学问题。马克思所做的工作 ,就是对感性实践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命题在今天学术界已经从不同的方面或层次展开了解读,但是如果把“以人为本”的理论从哲学的本体论的角度进行解读还难为学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认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教科书的根深蒂固造成的。鉴于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学理层面、实践本体论对以人为本的解读以及其启示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