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失业与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失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世界范围内严峻的新形势,国外一些国家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国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这里撷取一些国家再就业工程中的主要做法,简要地介绍给大家,将对我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有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及农村劳动力的涌入相互交织,加之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技能较差的结构性矛盾,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业稳定性差,再就业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3.
分析辽宁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政府要注重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及引导失业职工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政府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为失业人员创业提供优惠与辅导、通过多种途径对外输出人力资源等方式积极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政府培育新产业时应该同时出台相应人才培养政策等措施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从所在单位改制下岗.短短几年时间.王青华由白手起家到现在资产已达20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人士,先后被评为“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先进个人”、黄山市首届城乡劳动力“创业能手”称号.他所创办的企业被黄山市总工会命名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被安徽省就业促进会评为“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当地老百姓称赞他为深山致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又要考虑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导致富余人员的增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调整过程中新的行业和部分会不断产生,劳动力缺口还有扩张之势。要认清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和调整中的劳动力缺口,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与再就业观念,为劳动者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牵线搭桥,遵循经济规律,投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直接为劳动者提供再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本认为,我国现阶段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过多,经济发展落后。使隐蔽性失业变成公开性失业则主要在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失业观念落后,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不健全、职业培训能力不足及新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是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再就业工程必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既着眼于目前,又考虑长远,既治标又治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失业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主要形式。它既是农村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而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结果,又是产业结构落后的产物,还与劳动力市场匹配供需能力的低下密切相关。只有多管齐下--既减少并改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又增加经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既破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又增强劳动力市场衔接供求的能力--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溢峰 《科技信息》2010,(9):413-414
失业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推行,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对失业者提供物质帮助和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调控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本文通过对绍兴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政策的进程回顾及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来分析失业保险制度与促进再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目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鹏飞 《科技信息》2010,(8):I0045-I0045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农民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我国畸型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等方面具有很多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失业救济中产生的与促进就业相矛盾的现象,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失业救济有机结合的反失业互动机制,通过制定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统一的失业救济制度和标准,推动下岗职工下岗补助向失业保险并轨发展、逐步取消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实行失业救济与就业培训挂钩,实现就业救济形式的多样化,既保证失业者的基本利益,又促进失业者顺利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失业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再就业问题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对我国再就业保障制度即积极的市场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国家对再就业的具体措施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作为主导应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支持职业培训,提高再就业培训的质量,为失业人员提供更贴心更完备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乔坤  刘英爽 《科技资讯》2006,(33):137-137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阶段性和两种类型技术进步的不同步性,即效率提高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出现的时间差。我国目前失业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错误管型.政府管制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导致了失业问题的积累。但失业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其积极影响在于提高劳动者技能、调整经济结构,而劳动力市场建设、教育和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减少政府正常情况下的干预,是应对失业问题、充分实现再就业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当前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劳动技能,依然无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素质人员要求。基于此,成人教育要确立新的功能观: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成人教育也应该响应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号召,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发挥其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功能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力资源需要。针对农业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低,再就业困难的问题,成人教育要采取各种途径来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能力和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人员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陈丽萍 《科技资讯》2011,(25):247-247
失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有相当多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况。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失业保险作用,创造和谐就业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失业保险具有"双功能",即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功能。为更好地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河北省有下岗职工31.84万人,再加上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河北省的下岗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采取的对策是: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创造岗位、实施配套工程和开发劳动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安康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隶属于安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誉为“秦巴山区培养适用性技能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劳动保障部门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陕西省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基地,省安监局确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定点培训机构以及省挟贫办确定的陕西省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下岗失业人员不能顺利接续养老保险的原因,主要是再就业保障的无力性、缴费保障的排斥性、身份的特殊与接续的难题和新旧体制转轨不彻底。提出应采取制度激励的方式如调节缴费分配比例;加强制度设计的灵活性;以费代税,激励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确保制度公正,促使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缴费等,来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据参考     
就业 “十五”期间,工业领域就业增长率 仅为0.7%,2004年甚至首次出现负增 长。 2004年,全国约有4000万失地农 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 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合计1080 万人,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45%。 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 年将新增550万劳动力;按年城市化速 率1%计算,城市每年需要接纳吸收农村 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 深入改革,再就业劳动力将有450万人; 加上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 需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在 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只能供给1200万 个岗位,年度岗位缺口1200万个左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阶段性和两种类型技术进步的不同步性,即效率提高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出现的时间差。我国目前失业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错误管制,政府管制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导致了失业问题的积累。但失业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其积极影响在于提高劳动者技能、调整经济结构。而劳动力市场建设、教育和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减少政府正常情况下的干预,是应对失业问题、充分实现再就业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仲蓓  孙婧 《华东科技》1997,(10):12-13
一、再就业工程实施的背景 再就业工程的产生和我国现阶段矛盾突出的劳动力供需关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原有的“高就业低工资”就业原则和统分统配的就业机制作用下沉淀于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或是滞留在企业中,或是由于企业的破产和精简机构而被剥离出来,成为失业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公开失业人数1992年为370万人,1993年为420万人,1994年为500万人,分别占当年城镇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总和的2.4%、2.6%和3%。城镇失业率呈连年上升态势,并且还未包括国有企业1000多万已下岗、半下岗和待下岗以及500多万不能正常领取工资的生活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