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旱地农业研究始终是我省农业发展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尤其是山旱地春小麦的品种选育,一直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基于田间试验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旱地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相关性分析和论证,得出旱地春小麦各生态选育指标中,以株高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亩穗数,小穗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贵阳市道路地表灰尘中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贵阳市道路地表灰尘中PAHs在不同功能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可能来源。最后以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法和苯并(a)芘的等效致癌毒性(BEQ)评价标准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道路地表灰尘样品中PAHs的质量分数在88.1~13 192.7μg/kg之间,各个功能区地表灰尘PAHs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异,最高值出现在交通要道,最低值出现在公园。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中以交通要道和工业区两个功能区已受到严重的PAHs威胁,具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榆林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本文针对区内农业自然特点,就大垄沟,旱地覆膜、旱地双沟覆膜集雨窖灌及旱地有限补灌单项抗旱技术所适用的地类,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旱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兴柯  李晓伟 《科技信息》2011,(15):352-352
由于煤矿地下开采范围大、开采层数多而开采深度有限,开采的影响一般都能发展到地表,波及到上覆岩层与地表的一些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对象。在开采影响波及到地表以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的标高向下沉降,从而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的多的下沉盆地。本文以葛店煤矿11031煤柱回采沉降情况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野外采集中,由于低降速带造成的地震波吸收衰减较为严重,在激发井深设计时,需要考虑将药柱进入高速层激发,同时选取最佳激发岩性以提高单炮记录信噪比,达到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所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是采集施工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探讨并模拟空间网格化方法、空间属性插值计算等关键技术,综合分析了包括小折射、微测井、岩性取心以及静力触探等多种近地表调查资料的解释成果,建立了一个基于深度、速度、岩性等多属性结合的一致近地表模型。该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固定经验模式或者线性插值计算激发井深的现状,并通过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效弥补了商业地震采集软件在精细近地表建模和激发井深设计方面的不足。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在实际生产工区中进行的实践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制作的多维分类特征数据集,可以充分挖掘遥感影像中的植被信息提高地表覆被信息的分类精度。以世界三大盐碱土分布区之一的吉林省镇赉县为例,利用多时相Landsat8遥感数据制作的多维分类特征数据集,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提取了实验区11类地表覆被信息,并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支持向量机(SVM)法对苏打盐碱化土壤特殊生态环境的地表覆被信息提取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总体分类精度87.77%,Kappa系数0.864 9;其中盐碱地的分类效果较好,生产精度达到98.34%。2不同方案分类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分类、神经网络、最小距离、光谱角法。3镇赉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水田、盐碱地为主,镇赉西部以旱地为主要,中部地区盐碱地、碱泡、旱地交错分布,东部以水田为主。  相似文献   

7.
长沙矿业集团西峰仑煤矿是一个开采历史悠久、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老井,涌水量大、顶板破碎、头多面广、运输线路长、小煤窑破坏严重,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西峰仑人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扎实工作,继2000年至2002年连续实现安全生产后,至2006年6月底,矿井又实现安全生产。2000年至2005年,西峰仑煤矿生产一年一台阶,共生产原煤103.0878万吨,仅2003年6月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0.97%。2006年4月被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8.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病害发生类型多且较为严重,在生产中应依据病害发生情况,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昌江县生态环境脆弱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昌化大角为典型研究区,依靠对1937年、1959年和。1975年大比例尺地形图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数据,并参照其他文献,研究了1937~1975年之间海南岛昌江县LUCC的总趋势和过程.结果表明:昌江县的LUCC较为显著,并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总的趋势是1959年以前变化和缓,以后剧烈.持续增加的是水田、建筑用地、有林沙地;旱地、林地在50年代减少,以后增加;裸沙地和荒草地在50年代增加而以后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商业化及国家政策等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浅埋隧道的开挖过程会对其上部地层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而诱发地表变形,并间接影响隧道的稳定性。本文运用FLAC3D软件对某市政隧道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经分析得知此隧道的地表沉降均小于1cm,隧道施工过程较为安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中隧洞上台阶拱脚未坐落于基岩时,容易引起初支整体下沉、地表沉降过大等问题,以滇中引水龙泉隧洞出口段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洞开挖引起的沉降规律及原因,并进行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胶凝试验和地表注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入渗是引起初支整体下沉和地表沉降过大的主要原因;上台阶开挖是引起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的主要阶段,约占各自沉降的68.01%和76.28%;基于双液浆胶凝试验和地表注浆现场试验,认为胶凝时间控制在25 s左右较为合理,采用地表注浆取得了较好的止水效果,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根结线虫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发生较为严重,主要为害黄瓜、丝瓜、苦瓜、葫芦、甜瓜、番茄、茄子、菜豆、芹菜、白菜等20多种蔬菜。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随着连作栽培时间的延长.根系自毒产物增多,抵抗力下降,为根结线虫侵染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条件,使根结线虫的为害成为生产上的突出问题。产量损失一般达30%~50%,严重的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年山西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在ArcView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对山西省土地覆被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内6大景观类型中,以耕地(39.16%)、草地(29.25%)和林地(27.90%)为主;区域景观多样性偏低(1.234),破碎度指数偏高(0.92),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偏大(2.18),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就耕地、林地和草地3类植被景观而言,平原旱地为耕地的主导类型,分布较为连续,其它旱地面积较大,但质量较差;林地较为完整,疏林地破碎度指数(1.33)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2.13)较大;低覆盖度草地(48.8%)在草地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MU20高强砌块的生产中,原材料、工艺配比和生产控制缺一不可,目前全国砌块行业中具备系统能力的企业不多。文章就生产实际中的经验较为详细的提出了控制重点和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皖北煤电集团是省属国有重点企业,矿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宿州两地,年产原煤1400万吨。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诸多较为严重的破坏.如产生了瓦斯、煤矸石、污废水、地表沉陷等,使空气、地表、水等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如何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已成为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采煤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对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破坏的威胁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开采过程式的沉陷导致地表下沉变形,从而对矿区范围内村庄房屋等建筑物交通道路、河流、土地、植被等产生不同程的影响。因此,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产生的煤炭开采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采煤引起的覆岩破坏和地表沉陷对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破坏的威胁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开采过程式的沉陷导致地表下沉变形,从而对矿区范围内村庄房屋等建筑物交通道路、河流、土地、植被等产生不同程的影响。因此,采用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陷产生的煤炭开采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层的扰动,使原有土体的状态失去平衡,如遇地下土层较为复杂的,易对结构顶部地表及上方管线造成影响,使其产生沉降,严重可能造成管线渗漏,亦对暗挖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对地下铁暗挖车站在施工中必须以严格控制沉降、防止坍塌为目的.对于地下土层复杂、管辖密布区域,施工中确保结构顶部地表及管线稳定为施工重点,此类施工中的核心是确保地表稳定及管线安全,控制沉降,防止沉降引起的结构坍塌.如遇地表或管线沉降突变,趋近或超过警戒值,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已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找出排行量大和地表水不足是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工作应首先从控制排污和调节地表经流抓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全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盾构掘进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情况越来越复杂,如果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极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兰州轨道1号线土门墩~西客站区间在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泡沫剂+膨润土+保压"掘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盾构掘进过程中造成地表及建构筑物沉降过大、刀盘及螺旋机卡死、刀具磨损过大、刀盘扭矩及盾构机推力过大等问题,确保了该区间一次性顺利完成掘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