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理解语篇时,总是要在单个句子之间建立连贯,人们建立连贯时通常使用的是已知—未知策略。这种策略在具体运用时,又会有几种不同的变体形式:直接匹配、搭桥、重新恢复已知信息、找出语篇的新话题等。  相似文献   

2.
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也是理解的基础,如何以获取的信息为线索构建语篇连贯是理解的关键.语篇理解离不开语境,从语篇推导语境可以利用词汇间语义关系的线索建立认知语境、激活图式.理解和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同时语篇理解对工作记忆造成巨大的负担.运用语篇理解策略可以加速语言处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也是理解的基础,如何以获取的信息为线索构建语篇连贯是理解的关键。语篇理解离不开语境,从语篇推导语境可以利用词汇间语义关系的线索建立认知语境、激活图式。理解和记忆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同时语篇理解对工作记忆造成巨大的负担。运用语篇理解策略可以加速语言处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语篇连贯作为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接受者建立语篇连贯的过程,以及这种利用策略接受者通过自下而上的理解模式建立语篇连贯的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探讨什么样的语篇才叫连贯的语篇,以及连贯、衔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文章对连贯、衔接作了简略的回顾,从而得出了一个关于它们的工作性或临时性定义。接着,从认知、文化、情景语境、语篇与情景、语境间的连接,以及语篇内衔接等方面对语篇的连贯性作了探讨。然后,分析了语篇理解中连贯、衔接的一般运用程序,并以例说明这一程序在具体运用中如何使语篇教学更有效。最后,文章对一些衔接机制或手段是否在具体语篇教学中实用、有效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赵晖 《科技资讯》2007,(32):221-222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基本属性,两者在构成语篇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对于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并存.一是连贯以衔接为基础,没有衔接不会产生连贯的语篇;二是衔接是在语篇连贯基础上产生的.这两种理论观点说明,衔接与连贯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衔接与连贯在语篇中部是必要的,衔接可以有助于加强连贯,语篇的表层衔接关系是建立在深层的连贯关系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7.
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入手,指出Halliday和Hasan语篇衔接理论之不足,并从非语言知识的角度进行阐释,对传统语篇衔接理论作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赵蕴萱 《科技资讯》2014,12(24):250-250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用学的背景下对语篇连贯研究进行具体的考察,分别从关联理论和范畴理论的认知角度出发对语篇连贯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种科学的、解释力强的、动态的语篇连贯研究模式,以加深我们对语篇连贯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翻译实践中由于忽略语篇连贯而引发的误译屡见不鲜。本文拟从语篇视点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并据此论述语篇视点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对词、句的关注转移到对语篇结构的研究,本文论证了翻译时应该遵循语篇结构理论的重要性,注重语境的需要,避免严重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10.
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建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本文通过对语篇的衔接、连贯和语篇结构的合理分析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发展脉络,逐步发展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促进阅读、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