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特点决定了新疆文化的多样性 ,其中汉文化是新疆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疆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王建基 (女 )副教授和新疆哈密巴里坤文化馆许学诚研究员所著的《爬梳镇西》 ,最近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 40 5页 ,3 2万字 ,定价 3 2元。今天的巴里坤作为历史上的镇西府 ,是历史移民潮流的文化闸口 ,是移民乐章主旋律的回音壁 ,又是历史移民记忆的显影剂。《爬梳镇西》一书从移民的历史沿革、镇西社区移民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风俗习惯到民间文化艺术 ,掀起了新疆汉文化神秘的盖头《爬梳镇西 :掀起…  相似文献   

2.
吴晓楠 《科技资讯》2010,(35):240-240
缠枝婴戏图浮雕是宗教在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长久融合,由原本的外来宗教向汉化佛教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石刻艺术作品。宋代,佛教世俗化景象进入非常成熟的时期,不管是宗教理念或教义,还是宗教艺术的表现,都渗透着世俗化的元素。本文通雕所蕴含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葡萄作为一种外来植物,西汉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从此葡萄纹样在中国佛教艺术中被广泛使用。汉唐佛教艺术品中不同位置中的葡萄图像,融摄了佛教文献与汉地传统思想,产生了独特的象征意涵。葡萄传入中土之后,纹饰图样的演变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的状貌,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和宗教美术提供了可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的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域特色,这种特色是由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新疆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中央对新疆的特殊政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就清代而言,新疆的区域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多元性、移民屯垦与农牧经济并重、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南北文化差异显著、混合中西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咏民 《科技信息》2007,(31):387-388
新疆历来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并存的地区,宗教的发展变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点,同时在宗教事务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围绕构建和谐新疆这个大局做好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是关乎当前新疆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越来越多,加之新疆作为边境地区,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决定了新疆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新疆和全国的安全、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在新世纪努力做好新疆民族工作,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7.
佛教作为外来传入日本的宗教信仰,能与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神道,并行不悖的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扎下根,并成为日本的三大宗教之一,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其对当时的日本社会所给予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的。  相似文献   

8.
与其它地区相比,新疆宗教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认同性、传承性、适应性、共存性、民俗性等五个方面,原始宗教遗存、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在新疆的长期发展中对新疆的民族形成及新疆统一于伟大的祖国中产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认同性是新疆宗教文化的首要特点。新疆各宗教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既保持了历史传统又有所突破,传承着新疆古老的文化。而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文化在与新疆本土传统宗教的碰撞与包容中,逐渐融入新疆历史文化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使之具有适应性。不同宗教的文化,长期以来在新疆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存性的特点。在宗教活动融入新疆传统文化、日益本土化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宗教文化,使民俗性成为新疆宗教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并存是现代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根据我国国情和音乐教育的现状,“中学为体”,吸取外来优秀音乐教育思想,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同步的教育体系,应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0.
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土后,就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力图融摄儒道并与民间的鬼神信仰相结合。佛教的偶像崇拜与造像无疑地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融合不同的习俗和方式,按照需要改造着佛教偶像,最终使佛教这个外来宗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普庆寺是新疆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寺院,由清代藏族著名爱国宗教人士一世察汗呼图克图(喇嘛噶若)所建。寺院原址位于天山北麓的库尔喀喇鸟苏(今新疆鸟苏市)境内的白杨沟。因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治学严谨、学经制度完整等特点,在历史上享有“第二西藏”、“第二拉萨”的美誉。文章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普庆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学经情况、建筑结构、主要节日、今昔宗教器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与研究,为学界和世人再现普庆寺昔日的文明与辉煌,开拓西域学和藏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宗教进行比较,指出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造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论及《山海经》时,一般认为这本古典著作所描述的奇山、异草、怪物、神灵、神话等多属荒诞无稽之谈。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荒诞无稽”恰恰反映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些典型特征。今天,我们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该书中这些宗教特性加以分析、探讨,并研究其与古代萨满教的异同问题,当会对中国古代宗教的形成、发展及对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物理系夏宗经副教授所著《科学思想与宗教精神》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潜科学角度系统论述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专著。这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潜科学研究所下达给作者的一个课题。该书由“关于科学与宗教的思考;神话:科学的原型;古希腊人的神与科学的理性主义;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诞生;道教神仙信仰的潜科学价值;佛教哲学与现代  相似文献   

15.
“梅葛”是楚雄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性史诗,与民族同生共长,并与原始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礼仪民俗融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如充满浓厚、神秘的原始宗教观念,展示了楚雄彝族家庭婚姻和传统伦理道德的演变过程,同时还揭示了彝族社会生产力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彝族从游牧到旱稻兼作或稻作的农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王母信仰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和原始道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西王母信仰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与流行的观点相反,本文揭示了西王母信仰的本土起源,证明西王母信仰源于上古时代的秋尝仪式,而西王母的原型则是秋尝仪式上祭拜的祖妣之神,此种民间信仰在汉代演变为以传“西王母筹”为特征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17.
张金香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10,(8):I0261-I0261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新疆维吾尔族纹饰不但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与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一部以弥勒生平事迹为叙事线索的佛教说唱剧本。本文选取哈密本前三品中的佛教外来词,依照外来词的处理方式将其划分为音译外来词和意译外来词两大类,进而探讨受民族融合、外来宗教的传入等因素影响下外来词的回鹘语化。  相似文献   

19.
“和尚”应是梵文音译和汉语“秃”字析形名称相统一的对从事佛教人士的一种称呼,词形经历了从“禾上”到“和上”、“和尚”的变化,反映了汉民族接受外来宗教的心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略谈藏族苯教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藏族本土宗教,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尽管佛教在青藏高原的传入给苯教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还是凭借极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研究苯教文化对藏族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民风民俗的研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章对藏族先民的原始信仰及特征、拥仲苯教的形成及教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藏族原始苯教属自然宗教类“,万物有灵”及“以人为中心”思想是原始苯教的两大特点;拥仲苯教是由顿巴辛绕在藏族原始苯教的思想基础上,对其祭祀内容、祭祀方式、祭品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并加以理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