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分布式多数据库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称为节点 .每个节点可以是采用 C/S模式的局域网 ,也可以是单机数据库系统 ,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部数据库和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 ,参与网络的节点之间结构松散、灵活 ,地位平等 .网络信息分布在多台主机上 ,通过相互协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讯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 ,分布事务的执行一般采用两段提交 ( 2 PC)协议 ,即第一阶段 (决定阶段 )做出提交或终止全部子事务的决定 ;第二阶段 (执行阶段 )实现第一阶段的决定 .文献 [3]基于 SQLServer7.0对分布数据复制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与传统的两段提交协议不…  相似文献   

2.
在多窃听节点存在的无线通信中,联盟内的协作中继转发接收到的信号到目的端能够有效地提高物理层安全传输的性能.然而,具有自私行为的中继节点会拒绝为其潜在合作者转发信息,并且自私行为具有动态变化的未知性.基于网络环境的贝叶斯联盟博弈,研究节点自私行为不确定条件下的联盟形成,通过节点与其他节点订制合同,得到贝叶斯核,进而形成纳什稳定的联盟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形成的不完全信息下的联盟结构与完全信息下的联盟结构相同,可以实现联盟节点安全效益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了抑制网络节点"搭便车",同时增强P2P(Peer-to-Peer)网络服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信誉的增强P2P网络服务稳定性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将网络节点的服务时间分为2段,第1阶段采用传统信誉激励机制效用函数;第2阶段采用增加了提成因子的改进效用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激励机制在提成因子的作用下,不仅可以使网络系统排队强度低于1,而且缩短了用户在网络中等待服务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锌系低温磷化液中添加硫酸羟胺(HAS)以加快磷化反应速度.采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了低温磷化过程φ-t曲线,并通过SEM,EDX研究了HAS对磷化膜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和第2阶段主要是磷化液与基体腐蚀反应的阴极极化和去极化过程;第3阶段是晶粒的形核与长大.HAS具有极强的去极化能力,可加快磷化液与基体的腐蚀反应速度.添加HAS明显缩短了磷化各个阶段的时间,其中第1、第2和第3阶段分别缩短了50%,60%和50%;形成的磷化膜晶粒更细小致密,磷化膜中Zn2Fe(PO4)2含量略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 10 0 0℃空气中的Na2 CO3 熔盐对反应烧结SiC材料的腐蚀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Na2 CO3 熔盐加速了材料的高温氧化失效 ,其腐蚀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 3个阶段 :第 1阶段是SiO2氧化膜快速溶解所造成的快速失重阶段 ;第 2阶段为材料表面液相膜形成所引起的快速氧化 (增重 )阶段 ;第 3阶段是由于熔体底部形成一层保护性SiO2 氧化膜所表现出的慢速氧化 (增重 )阶段 .因此 ,Na2 CO3 熔盐的作用使得材料表面形成大量蚀坑 .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典微正则系综分子动力学,采用Gupta原子间作用势,对非晶结构的19个金原子团簇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团簇内原子时间平均势能的特性以及对团簇瞬时结构的分析发现,团簇的融化过程较对称团簇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团簇的融化过程可以分为多个过程.第1阶段的融化涉及团簇表面多个原子(14个原子),其余(4个)原子则处于准固态;第2阶段涉及表面全部原子,但此时有2个位置原子逗留时间较长;第3阶段表面的原子全部开始了快速的换位;第4阶段产生了包括团簇内部原子在内的结构异构化过程.由此,导致了团簇的卡路里曲线、相对均方根键长涨落和热容量的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容迟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DTNs)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一般不存在端到端的路径,因此快速方便地获得信息是容迟网络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将信息搜索过程拆分为查询和反馈2个阶段,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稳分布的信息搜索算法(information search algorithm based on stationary distribution,ISSD)。用半马尔科夫链模型中的平稳分布来构造函数,分别表示节点的查询和反馈能力;在查询阶段,选择查询概率比较大的节点作为查询节点,当查询节点到达目的社区后即进入反馈阶段,选择自己和邻居中反馈概率最大的节点作为反馈节点。真实跟踪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查询率且减少网络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8.
异构机会网络中节点组之间存在自私性,节点只会帮助组内的节点转发消息,而不转发组间的节点消息?如何实现节点组间消息的转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形成博弈的机会网络路由(base on coalitional game routing,BCGR)算法?BCGR算法充分考虑了节点间的接触特性?联盟形成博弈的优超特性以及联盟的合成与切分操作,算法由轮询阶段和稳定阶段组成?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BCGR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BCGR算法不但实现了异构机会网络中节点组间消息的转发,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网络性能,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开销,提高了交付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规模高密度节点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分层分簇k-medoids协议.在簇的建立阶段采用改进的k-medoids聚类算法分簇,并将多级分层技术和k-medoids分簇算法融合形成多个层次的分层分簇网,在层0完成全部分簇之后,启动第1层的分簇,并以此类推直到用户指定的层数.仿真实验表明,多层k-medoids分簇算法缩减了网络节点与sink节点之间的通信量,降低了能耗,最终延长了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中多个恶意节点合谋的虚假数据攻击问题,提出了联盟博弈的虚假数据检测策略。该策略利用合作节点测量的无线信号强度进行交叉位置验证,发现伪造位置的恶意节点及其注入的虚假信息。为降低节点自私行为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了满足"核"分配条件的收益分配函数激励节点加入联盟;证明了该函数满足个体理性条件和有效性条件,节点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合作,形成的联盟具有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激励节点合作,降低无线信号强度的随机偏差对位置验证准确性的影响,获得了超过90%的虚假位置检测率,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抗合谋攻击能力,在不同的恶意节点比例下虚假告警消息检测率比基于表决的攻击者本地驱逐协议(local eviction of attackers by voting evaluators,LEAVE)提高了69.3%。  相似文献   

11.
为可视化研究流化床中的粘结行为,采用石蜡颗粒作为实验原料,动态模拟了D类粘性大颗粒的流化与粘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由正常流化到死床,可以分成2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速度较慢的粘结核的形成及长大阶段,第2个阶段是速度很快地形成粘结块及死床阶段。然后,对压力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平均压降来监测粘性大颗粒的早期结团在压力测点选择正确后具有适用性,但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值变化量来界定粘结的开始及粘结程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系统网架难以一次性全部安装所需的相量测量单元PMU的问题,提出考虑量测冗余度的多阶段PMU优化配置方法。首先给出系统量测冗余度的计算方法,在保证每一阶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量测冗余度及考虑已有PMU配置的基础上,将PMU优化配置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保证系统全局可观测;第2阶段保证在线路N-1故障情况下不丧失对系统的观测能力。接着采用改进遗传禁忌搜索算法,对新英格兰39节点和IEEE 118系统进行算例仿真,得到多阶段PMU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考虑冗余度的多阶段PMU优化配置方法在保证每一阶段安装的PMU都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同时,很好地协调了PMU配置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从大量的期刊论文中搜寻出最具有影响力的若干篇论文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影响力最大化算法需要结合贪心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依据论文引用网络中引用关系的时间单向性和无环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全局影响力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1)计算所有节点的全局影响力.结合引文网络的发表时间特性,构造上三角稀疏影响方阵.在线性阈值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节点间的直接、间接路径影响以及累积计算规则模拟影响力在网络上的传播过程.方阵每进行一次运算,会将全部节点的影响向下传播一跳,得到下一个路径的影响,并统计全部影响,最终得到表示所有节点全局影响力的方阵;(2)将全部节点按全局影响力排序.选择前n个节点作为候选节点来选取k个种子节点,在选取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力较大节点的聚集情况.以真实的学术引文网络数据集为实验数据,将提出的算法与两种基准算法从激活范围和运行时间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且激活范围接近于贪心算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元素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Klason法提取的枫木及杉木木质素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发现枫木木质素比杉木木质素含有更多的紫丁香酚结构单元.利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TG-FTIR)研究了2种木材木质素在动态升温条件下的失重特性及主要气体产物的析出过程,发现木质素热解过程主要分2个阶段,其中枫木木质素为148~268℃及295~494℃两个阶段,杉木木质素则为150~308℃及312~518℃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的主要产物是酚类化合物及二氧化碳(CO2),第2个阶段则主要是甲烷以及甲醇的析出,一氧化碳(CO)的生成量也有所增加.基于实验分析,采用一级一阶模型计算枫木、杉木木质素热解2个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完备和不完备2种信道状态信息,研究协作系统源和中继节点处联合空时编码的预编码设计问题.通过分析接收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给定调制方式下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建立预编码矩阵的优化问题.鉴于问题的非线性和非凸性,采用两步走的方法:第1步,确定2个预编码矩阵的最优方向;第2步,将原联合优化问题分解为2个独立的子问题,大大降低求解的复杂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联合空时分组码(space-time block codes,STBC)的预编码系统,其误码性能优于单空时分组码的系统,且发送端的相关性越大,性能增益提高得越明显,尤其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表现得更加优越.因此,采用预编码矩阵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空时编码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现有基于多维定标(MDS)的节点定位精度受锚节点数目和网络连通度限制问题,提出一种跨层基于多维定标的无锚点定位算法(CMDS).在网络中无锚点的情况下,采用跨层设计思想,将迭代MDS算法与LEACH协议相结合,充分利用路由结构,实现了网络节点的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随机分布情况下,LEACH协议执行9轮之内,可完成全部节点的定位;当网络规模为120个节点时,CMDS算法定位误差仅为MDS-MAP(P,R)的25%.  相似文献   

17.
适用于无线网络的动态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较高频谱利用效率下有效对抗无线媒质衰落,提出一种动态网络编码协作通信机制.该机制将节点转发和网络编码有机结合,中继节点对从多个源节点接收到的信息做动态网络编码,并将编码后信息转发(广播)给相应的目的节点.目的节点利用收到的编码后信息以及其由于无线媒质的广播特性从其它源节点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解码出需要的数据.数值结果表明: 和空时编码协作通信相比, 本机制有更好的分集-复用折衷性能,亦可获得满空间分集增益.并且转发节点采用的动态网络编码策略能有效避免因将错误接收到的信息带入编码后的转发信息而导致的错误传播.  相似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协作的节能路由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数据传输低能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节点协作的节能路由传输(ECGR)算法.该算法由以下2个方面构成:在物理层,WSN根据数据包循环冗余校验功能获得能够正确解包的节点,然后利用竞争选取算法推举出簇头节点,并通过与簇头节点进行信息交换,形成协作节点簇,从而进行协作发射信号,最终实现多节点分集增益;在网络层,协作节点簇利用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路由算法,促使数据包始终向目的节点路由,避免了数据包路由向其他方向扩散.与其他同类算法相比,ECGR算法不仅增加了节点簇的传输距离,而且降低了网络整体能耗,并将能耗平衡分布于诸多节点,进而延长了网络寿命.仿真实验表明,当节点密度为0.03时,历经400次仿真,ECGR算法的节点存活率比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算法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射频干涉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干涉的分布式节点定位方法(DRIPS).首先利用2个锚节点形成射频干涉场,然后用其中1个锚节点的移动产生多普勒效应,从而各节点可通过测量自身低频接收信号场强指示的瞬时频率得到与移动锚节点之间的夹角信息.结合锚节点的地理位置,节点融合多组定位角度信息得到最优的位置估计.DRIPS方法仅需利用节点的常规无线通信设备,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测量装备,同时各节点独立进行自身的位置估计,不需要进行集中处理,是一种分布式的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200 m×200 m的定位区域,在多普勒频偏的测量精度为1 Hz时,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可以达到1 m以内.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周期性数据上报应用中"多对一"数据汇聚传输,研究TDMA调度算法,使得全网数据在最短时间内全部汇聚到sink.首先证明调度所需时隙数的下限为max(2nk-1,N),其中N为网络中节点数量,nk为最大分支中的节点数.然后针对树型网络中每个节点一个周期产生一个数据包的情形提出一种多信道的分布式TDMA调度算法,并将算法扩展到任意网络以及部分节点产生多个数据包的情形.分析表明算法所需时隙数为max(2nk,2×[N/2]),只需4个信道,每个节点最多只需缓存两个数据包.仿真和分析表明本算法在所需时隙数、算法复杂度和能耗方面优于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