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银型沸石抗菌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4A沸石为载体制备了银/沸石复合抗菌剂,通过XRD、SEM技术对其组织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其抗菌性能。考察研究了溶液的初始浓度、pH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抗菌剂载银量的影响,探讨了载银沸石抗菌剂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AgN03溶液的浓度为0.1mol/L,pH值为6~8,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4h,该条件下制备载银沸石抗菌剂的载银质量分数为0.78%,制得的抗菌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缓释性。  相似文献   

2.
载银复合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二氧化硅颗粒为载体,利用超声波化学镀银方法,制备出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并对产品进行了银含量分析和XRD、SEM表征,重点研究了复合颗粒的抗菌性能。通过实验知道载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g/L-0.3g/L,从实验数据看出,银含量低的对抗菌性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水热法合成的碳微球(carbonmicrospheres,CMSs)为载体,通过在硝酸银溶液和稀土硝酸盐溶液中浸渍使银和稀土元素吸附在碳微球上,得到载银碳微球抗菌剂(Ag/CMSs)和载银/稀土元素碳微球复合抗菌剂(Ag/Re/CMS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X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抑菌环法,以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种对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水热法制备的碳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均一,单分散性良好;Ag/CMSs和Ag/Re/CMSs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负载银和铈的碳微球(Ag/Ce/CMSs)具有最强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银改性六方介孔硅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银改性六方介孔硅(AgHMS)抗菌材料,以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固体紫外漫反射(UVVis)、环境扫描(ESEM)、电子能谱(EDS)、热重(TGDTA)及N2的吸附脱附技术对材料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浊度值测定法考察了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AgHMS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银在材料中以骨架和非骨架态两种形式存在并且分散均匀。银的引入会导致六方介孔硅(HMS)载体材料的结晶度、介孔有序度、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等的变化,模板剂及脱模温度对Si-O的红外吸收峰峰位及强度也有显著影响。抗菌实验表明:银改性六方介孔材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枯草杆菌的抗菌性能依次增强。抗菌剂质量浓度为0.20 mg/L时对枯草杆菌的生长可起到抑制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为1.00 mg/L,12 h后即可实现对枯草杆菌的彻底杀灭。  相似文献   

5.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采用次磷酸钠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再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的银颗粒表面原位生长二氧化硅球壳;然后利用溶剂萃取法去除有机模板剂,再经超临界干燥后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Ag@mSiO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TEM、SEM、XRD、FT-IR、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此纳米复合粒子的介孔结构有序性良好、比表面积大、呈连接的球状形貌。进一步以二倍稀释法测试了Ag@mSiO2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56μg/mL)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312.5和625μg/mL),结果表明Ag@mSiO2纳米颗粒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孔材料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因此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版,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和低温氮吸附等表征方法对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四甲氧基硅烷(TMOS)、CTAB量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比表面积及孔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四种分子量壳聚糖(72.4,166,305和400kDa)制备了四种羧甲基壳聚糖银噻苯咪唑(Ag-CMCTS-TBZ)水基复合抗菌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动力光散射粒度检测和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对其理化生物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水基复合抗菌剂都具备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30~125mg/L,对黑曲霉、毛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00~1800mg/L,但并非表观粒度越小抗菌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8.
沉淀二氧化硅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沉淀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硝酸银后,在500℃下灼烧,制备了具有抗菌功能的线银沉淀二氧化硅抗菌剂,并检验了其抗菌性能;还对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试结果表明,沉淀二氧化硅的载银量在7%以上时,所制备的抗菌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杀菌率达到100%,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用于抗菌塑料、抗菌食品包装、抗菌卫生纸和抗菌纺织制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采用添加羟基喹啉铝抗菌剂和载银纳米TiO_2抗菌剂的方法提升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抗菌性能,并测试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羟基喹啉铝抗菌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抗菌性能,当抗菌剂质量浓度为1%时,材料的抗菌效果最佳,在以大肠杆菌为菌种的抑菌环实验中,抑菌环最大达到20mm,材料弯曲强度上升18%、抗拉强度下降14.3%;添加载银纳米TiO_2抗菌剂质量浓度为2%时,其抗菌效果最佳,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2.7%,材料的硬度降低13.3%、抗拉强度下降12.7%、抗冲击强度下降20%、弯曲强度下降13.4%。  相似文献   

10.
以三乙醇胺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硅烷四乙酯(TEOS)和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共水解,成功制备了巯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用盐酸-乙醇混合溶液去除模板后,这种介孔纳米微球能有效吸附银离子,进一步反应得到SiO2-Ag和SiO2-Ag2S复合纳米微球.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以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微球形貌、结构与性能.这种复合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约70nm,Ag2S微粒小于10nm且担载于SiO2微球表面,而Ag量子点则包覆于介孔硅的内部,在350nm到700nm范围呈现明显的宽吸收.另外,这两种复合纳米微球作为无机抗菌剂都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具有纳米结构的介孔磁性载体在分离、生物医药、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了以四氧化三铁磁性粒子为核外包有介孔二氧化硅膜(简称硅膜)的核壳式介孔磁性纳米复合物,并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PTES)为表面功能化基团、连接到磁性Fe3O4粒子表面.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比表面积等测试手段对磁性载体进行了表征.应用结果表明这种表面包硅功能化的介孔磁性载体对铜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考察了羟基磷酸锆钠载体吸附银离子过程中温度、pH值及时间对银离子吸附量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抗菌剂抗菌性和耐紫外光照射性能的影响,对抗菌剂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得抗菌性优异、耐紫外光照射性能较好的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相似文献   

13.
载银无机抗菌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介绍了载银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性能指标.目前关于其抗菌机理有两种观点:(1)通过缓释Ag^ 发挥持久的抗菌效果;(2)银作为催化活性中心,产生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的羟基自由基及活性氧离子,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抗菌剂的性能主要通过抗菌能力、安全性、细菌抗药性等指标来反映.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沸石抗菌剂、我银磷酸钙抗菌剂、抗菌性羟基磷灰石、磷酸复盐抗菌剂、可溶性玻璃抗菌剂等几种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生产工艺,并对载银无机抗菌剂在抗菌陶瓷制品、抗菌塑料制品、抗菌纤维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高活性二氧化硅铝载银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为复合抗菌剂,与聚乳酸(PLA)共混配制不同体系的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抗菌纤维材料.通过调控纺丝参数:纺丝液性质、浓度、电压、接收距离、溶剂比例、温度、湿度和抗菌剂添加量,对制备的纤维直径、孔洞覆盖率进行计算,以优化纺丝工艺.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乙醇胺为碱性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介孔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以硅烷偶联剂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面修饰,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甲基丙烯酸(MSNs@PMAA)复合微球。利用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SNs@PMAA复合微球平均直径为167 nm,具有长程有序介孔孔道,MSNs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从1 081 m~2/g、1.756cm~3/g和3.2 nm减小至506 m~2/g、1.340 cm~3/g和1.7 nm。以多柔比星(DOX)为模型药物,MSNs@PMAA复合微球显示了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在体外有明显的p H响应性。  相似文献   

16.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合成出纳米介孔二氧化硅(Me-so-SiO2),并制成修饰碳糊电极.用K3[Fe(CN)6]探针研究了修饰电极的传感特性,介孔二氧化硅不仅显著增加了碳糊电极的表面积,而且明显提高了其异相电子交换速率常数.研究了雌二醇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介孔二氧化硅对雌二醇的氧化有显著的增敏效应,明显地提高其氧化峰电流.考察了pH值、介孔二氧化硅用量、富集时间对雌二醇氧化信号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一种测定雌二醇的新电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1.0×10-7~7.0×10-6mol/L,检测限为6.0×10-8mol/L.将此方法用于注射液中雌二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示量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7.
海泡石载银抗菌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以海泡石作为载体,制备载银抗菌剂的实验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酸的活化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海泡石吸附Ag^ 的能力影响较大;制备海泡石载银抗菌剂的实验参数为,盐酸的活化浓度1、25mol/L、活化温度95℃、活化时间2h、离子吸附时间6h。  相似文献   

18.
天然电气石载银抗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天然电气石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和固相合成法来制备抗菌剂的实验工艺.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以及银离子掺杂量对以天然电气石为载体的抗菌粉体的抗菌性能有较大影响.制备天然电气石载银抗菌剂的优化实验参数为:热处理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2 h.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四种分子量壳聚糖(72.4,166,305和400kDa)制备了四种羧甲基壳聚糖银噻苯咪唑(Ag-CMCTS-TBZ)水基复合抗菌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动力光散射粒度检测和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对其理化生物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种水基复合抗菌剂都具备良好的广谱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30—125mg/L,对黑曲霉、毛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00—1800mg/L,但并非表观粒度越小抗菌性能越强。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医用敷料抗菌和缓释功能的要求,采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为模板剂,制备敷料用介孔二氧化硅(SiO_2)载体材料,并探讨工艺参数对其结构的影响。以盐酸环丙沙星(CH)为客体分子,介孔SiO_2为骨架制备复合抗菌颗粒,探究CH在介孔SiO_2中负载及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介孔SiO_2分散性较好,平均孔径为3.2nm,适于作药物载体;负载的CH表现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1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6.63%和15.74%,满足伤口初期的抗菌需求。使用经典药物释放模型进行释药数据拟合,发现载药颗粒的释放过程更符合Ritger-Peppas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