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游憩的需求日益增长,环城游憩带逐渐成为居民假日出游的热点区域。该文运用平均城市中心距离法、回转半径法、空间离散指数法的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南宁市57处游憩地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游憩地距城市中心距离差异、分布空间的离散程度以及分布随距离的衰减程度,总结南宁市各类型游憩地空间分布不同的特征。得出随着距离增加,周边游憩地总数量随之减少。南宁市游憩地类型以自然观光型和人文观光型为主,其中,自然观光型游憩地空间分布呈近城和远城双集聚的形态,具有"双峰"现象,娱乐休闲型和度假休闲型两类游憩地数量比较少,在周边县分布相对缺乏。最后,基于相关分析结果,提出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太原市实际的旅游资源情况,以太原市主要核心城区以外的71处游憩地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Arc GIS软件,通过回转半径法等计量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太原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分布现状.通过数据得出太原市周边的环城游憩地随着到城市中心距离的递增,其数量随之减少,期间虽有回升的现象,但总体趋势仍在下降.太原市环城游憩地类型主要以历史古迹类游憩地为主,由于人文历史的原因,该类型游憩地平均城市距离为32. 21 km;人工娱乐类游憩地因考虑到级差地租等的影响,分布在离城市中心较为远的地方,而自然景观类游憩地以自然资源条件为基础,受资源的约束性较大,所以其分布最为分散,二者游憩地的数量居中.休闲度假类游憩地的数量最少,占比仅为总量的6%,均分布在距离城市中心40 km的距离范围内.根据太原市环城游憩带的分布现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市615个休闲旅游点为例,按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将其分为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休闲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总体呈主城区密集周边城区稀疏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4类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2)全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康娱游憩类主要沿传统商圈布局,文化休闲类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稀疏,自然游憩类总体集聚度不高,专项休闲类具有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3)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且各类休闲旅游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格局不同;(4)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等因素对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浮动车数据对代表居民活动地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并采用K均值算法对特征点进行聚类.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居民周末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周末出行主要集中在商业娱乐休闲区,且城区分布相对于郊区更集中.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省567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SPSS20.0和ArcGIS10.5分析其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市域分布特征、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类型上主要以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为主;数量上主要分布于赣南、赣北地区;空间分布类型趋于集中分布,有1个极核密度区、1个高度密度区、3个次级密度区;各市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由分散式团状向非均衡扩散式演化并趋于稳定;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越多,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于丘陵地区,邻近河流水系。  相似文献   

6.
以2002—2020年江西省438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其时空分布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i)在时序演变上,以2013年为分界点,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数量增长呈现前缓后陡的“M”型特征,不同类型旅游景区增长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ii)在空间维度上,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的高密度区经历单核状集聚—散点状分布—组团式结构的空间演化过程,并逐步形成环鄱阳湖的“O”型核密度结构,空间分布具有环湖、亲水、沿路等显著特征,空间方向分布在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重心随着时间演化由北往南迁移,标准差椭圆整体呈现小幅度逆时针旋转;(iii)江西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涵养力、经济发展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区位交通辐射力、旅游资源内驱力及政策制度调控力等多种内外部力量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分析——以枣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居民以城市周围为目的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状况,选取枣庄5区1市49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旅游活动性质将旅游地分为5种类型.因枣庄组群城市特征选取枣庄汽车总站和滕州火车站为中心,分别对49处旅游地数据进行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与空间分布曲线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从而得出枣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枣庄环城游憩带的"一轴一廊,两翼辉映"的环城市游憩空间格局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州市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发展,金融业已成为广州市产业空间重构的重要产业之一.以2015年广州市11个区全部类别银行的7 737个实体营业网点为基本数据,利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中心性指数、核密度指数、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广州市银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类型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市域尺度上,呈"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特征,且不同种类的银行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2)在区级尺度上,银行业的空间分布偏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圈密集的区;(3)在微观尺度上,分类型银行的热点区在地域空间上呈不完全耦合;(4)广州市银行业空间分布模式呈"多中心+圈层扩展区"的组合特征;(5)产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人口规模和政策等因素是影响银行区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治理50余年人工植被恢复区地表0~100 cm深度范围内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选取典型高寒干旱荒漠区——共和盆地西北部沙珠玉沙区不同年代栽植的典型固沙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丘,采用植被样方调查和烘干法分析该地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年限越长,土壤含水量越低;(2)通过分析土壤水分与植被盖度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植被盖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3)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降水量的变化几乎同步;(4)各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存在季节差异性,主要表现为降水引起的表层10 cm土壤水分的变化。由此可见,植被盖度与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相关性对理解与探讨沙地人工生态系统稳定性机理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左右江革命区为研究对象,以OTA信息为数据来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OTA信息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对广西左右江革命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同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参与统计评价的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共134个,总体平均吸引力指数为0. 365,其中自然景观类吸引力最强,资源点数量也最多有63个,娱乐购物类和健康养生类旅游资源点均仅只有1个;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点集中分布在中部与西南部,西北部与东北部范围的旅游资源点分布较少;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吸引力较强的区域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西北部—凤山南部、右江区中南部—田阳县北部、靖西县东南部—大新县西部—龙州县南部;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休闲体验类旅游资源点主要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摘要:旅游资源吸引力; GIS;空间格局分析;网络信息;广西左右江革命区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左右江革命区为研究对象,以OTA信息为数据来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OTA信息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对广西左右江革命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进行评价,同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核密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吸引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参与统计评价的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共134个,总体平均吸引力指数为0365,其中自然景观类吸引力最强,资源点数量也最多有63个,娱乐购物类和健康养生类旅游资源点均仅只有1个;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资源点集中分布在中部与西南部,西北部与东北部范围的旅游资源点分布较少;广西左右江革命区旅游吸引力较强的区域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西北部—凤山南部、右江区中南部—田阳县北部、靖西县东南部—大新县西部—龙州县南部;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休闲体验类旅游资源点主要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见证,研究文化遗产的空间演化及其成因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ArcGIS工具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探讨文化遗产时空演变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类型趋于凝聚型,且聚集的程度较高;但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集聚形态。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遗产演化特征各异。文化遗产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西北—西北—东南—东南迂回向南推移的态势,文化遗产演化格局经历了先分散后极化的空间过程。随后,进一步从地形地貌、水系河流、交通基础、历史积淀等4个方面探究文化遗产分布形态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原指向性特征;与河流水系和主要交通线的距离远近关系呈幂指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 98和0. 99,说明文化遗产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河流和交通"指向性"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PCA-GWR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的时序特征、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1)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分为快速增长阶段和波动降低阶段,内部差异较大,形成了主城和渝西片区较高、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较低的二元空间结构,前者表现为"高中心—低外围"的圈层结构,空间差异较大,后者表现为"岛型—面状"的空间结构,空间差异较小;(2)人口半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高/低值空间趋同、聚集分布,热点区、次热点区连片分布于主城和渝西片区,冷点区、次冷点区多位于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3)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人口半城镇化率均呈现正相关关系,推动效应显著,影响程度在空间上大致沿"西南—东北"方向梯次递减。最后提出优化城镇、产业空间结构,破除城乡二元的户籍约束,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2010年北京市外来老年人口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外来老年人口时空演化特征主要为:(1)总数小,增长快,低龄化特征明显;(2)来源地以北京为中心,人口随距离增加而减小;(3)就业集中在服务行业,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初中;(4)健康水平较高,主要为健康和基本健康,社会保障主要来自离退休金、养老金;(5)空间分布呈同心圆状分布.影响北京市外来老年人口时空演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来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机构分布、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福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和sDNA模型,运用核密度、椭圆标准差等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句法分别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道路结构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显示:(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呈"东—西"走向,多核心均匀分布,与道路结构相关性最弱;(2)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依托局部可达中心形成三个集聚核心,与道路结构呈中等相关;(3)休闲娱乐旅游资源形成多个"抱团式"集聚核心,受道路结构影响最大,但存在服务半径受限的短板;(4)整体而言,旅游资源与道路结构呈较强相关性,且空间分布方向与人文景观、休闲娱乐旅游资源一致,均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研究结果可为福州主城区的旅游空间规划和道路交通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和2015年的写字楼POI数据研究对象,运用GIS中的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中心城区写字楼以郑州市火车站为中心,以西北—东南方向为长轴,东北—西南方向为短轴,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的态势。2)郑州市写字楼沿西北—东南方向的京广铁路两侧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东侧,表现为明显的方向性差异。3)办公空间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高等级办公集聚区主要布局在重要交通节点附近和交通干道的两侧。4)与2010年相比,2015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且随着城市的扩展及经济的发展,办公空间逐渐从中心向外围扩散。5)办公集聚区趋向于布局在商业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且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行政区—街道—居住区尺度,剖析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游憩服务本质并针对性地提出其服务优化策略。【方法】借助GIS、RS技术,以南京市中心城区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共开放空间服务供给能力、居民游憩需求以及交通渠道3个方面,根据可达性相关指标定量化分析其服务能力。【结果】①供给侧:研究区公共开放空间数量略显不足且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人口分布表现为老城区服务效率较高、边缘区域则较差。②需求侧:结合人口分布,老城区80.15%的居住区属于游憩需求冷点地区,边缘地区需求热点则较多。③4种交通方式下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机动车可达性最佳; 其次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 步行可达性最差,仅有35.13%的居民可以在20 min内步行到达临近的公共开放空间。【结论】从供需双向出发评价公共开放空间游憩绩效水平,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居民游憩需求合理布局以及构建慢行系统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能缓解当前以南京为代表的密集型城市中游憩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生活休闲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并对接南京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23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平均最近邻指数法、核密度分析和V oronoi图三步迭代等方法,系统分析其空间分布方向和范围、空间结构类型、空间分布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和发展特色.结果表明,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大,空间结构呈集聚型;全省可划分成4级密度区,7大聚集板块,有秦岭南北麓、渭北坮塬、环西安游憩带、汉江流域中段、沿黄公路西段、渭河百里画廊和丹江流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聚集区;铜川坮塬板块、咸阳袁家村板块、杨凌板块、秦岭北麓西安板块、秦岭南麓柞水板块、秦岭南麓商南板块和汉江石泉板块等是热点区域,总体呈"靠秦岭,亲水系,环城区,近景区"的格局.未来应重点进行"3色+10带+N板块"的空间重构,加大陕北黄土高原的开发力度,培育多元化产品类型和品牌.  相似文献   

19.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亦是当前中国大气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2014年6月—2017年8月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PM_(2.5)监测站点数据,利用数理统计、GIS空间自相关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PM_(2.5)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PM_(2.5)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为,季均值冬高夏低,春秋居中,季均值与月均值表现为连续平缓U型模式,日均值呈峰、谷交替变化,每日最低值在16点左右出现;(2)PM_(2.5)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南部城市浓度远高于北部城市,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聚类特征,表现为污染区域关联性;(3)不同时间尺度下PM_(2.5)浓度均呈南高北低分布,各季节高浓度区域面积逐年缩减并向南转移,在秋冬季节形成以石家庄为高浓度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阶梯式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石家庄市区县为研究单元,以各区县内总道路网密度和加权道路网密度为主要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石家庄市县域道路网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对道路网密度与地形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各区县道路网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特征;(2)石家庄市中部主城区为道路网密度高值区,东南部及西部为道路网密度低值区;(3)石家庄市道路网密度分布格局与地形地貌的地区分异大体吻合,与人口密度和GDP密度分布有一定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