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冰洁  王建宏 《甘肃科技》2014,30(18):141-143
甘肃记录的大熊猫食用竹有5属13种、1变种、1变型,其中箭竹属7种,刚竹属3种1变种1变型,箬竹属1种、寒竹属1种、巴山木竹属1种.其中缺苞箭竹、华西箭竹、青川箭竹、龙头竹、糙花箭竹、团竹等6种竹子为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分布于文县、迭部县、舟曲县和武都区的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是甘肃省大熊猫生存的物质基础.此外,紫耳箭竹、巴山箬竹、紫竹、毛金竹、斑竹、石绿竹、黄古竹、刺黑竹、巴山木竹为大熊猫偶食竹,零星分布于文县、武都相对低海拔的林缘及村庄附近.依据竹类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编制了甘肃大熊猫食用竹分属、分种检索表,以便于甘肃大熊猫保护区一线从事保护、科研和监测的人员识别.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秦岭大熊猫主食竹新纪录一种: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Gamble)Yi),该竹种已有的分布记录仅见于湖北神农架地区。本研究发现该竹种还广泛分布于秦岭中段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安光头山及柞水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等地。特别是平河梁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最东部,是秦岭大熊猫平河梁区域种群的分布核心地带,而神农箭竹为该区域较高海拔分布的唯一竹种,可以确定其为该区域大熊猫主食竹。  相似文献   

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种——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峨眉玉山竹(Yushania chungii)的叶、笋——幼竹、一年杆、二年杆共208例中的Cu、Zn、Mn、Fe、Ca、Mg、K等七种元素含量。找到了微量元素含量与竹类、竹龄、竹株部位、竹的生长环境(海拔高度、季节)以及与大熊猫食性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竹类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林业部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竹类做了大量调查,整理出6属、13种、及1个变种:(?)竹属(Neosinocalamus Keng f.)1种;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4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1种;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t)5种;箬竹属(IndocalamusNakai)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 Keng f.et Yi)1种.其中缺苞箭竹(F.denudata Yi)和抛花箭竹(F.scabrida Yi)是大熊猫主食的竹子.本文提出了6属、13种、和1变种的分属、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的分布和用途做了简要说明.除个别种外大多数种是甘肃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公路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2014年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公路网中,设置距公路不同距离的调查样方,测量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成竹的株高、基径、密度及环境因子等.研究结果显示:在距离道路垂直距离0~500m范围的5个梯度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无显著差异,但密度差异显著;在0~100m的5个距离组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华西箭竹株高、基径、密度与距公路距离均无显著相关性.华西箭竹株高主要与草本高度、苔藓层盖度和腐殖质盖度显著相关,基径主要与苔藓厚度显著相关,密度主要与上层植被盖度和草本层高度显著相关,即箭竹的生长状况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虽然公路运营对华西箭竹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公路建设对道路旁的竹类损毁严重,包括人为砍伐、家畜啃食与践踏等.  相似文献   

6.
云南箭竹2个变异类型竹笋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布在大理鸡足山云南箭竹的两个不同变异类型香笋竹和东坡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云南箭竹竹笋中水分含量较高,其中香笋竹竹笋含水量为93.43%,东坡竹笋含水量为92.92%;香笋竹粗纤维的含量与东坡竹笋粗纤维的含量差异不大;香笋竹笋蛋白质、总糖的含量略高于东坡竹蛋白质和总糖的含量,粗脂肪含量在竹笋中比较少。云南箭竹笋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香笋竹笋灰分含量为11.20%,东坡竹笋灰分含量为15.20%。香笋竹笋口感与风味好于东坡竹笋主要是由于单宁的含量,以及总糖、甘氨酸、天冬氨酸和游离谷氨酸等基本营养物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微贮对秸秆饲料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微贮王菌种和EH菌种分别对秸秆样品进行处理,通过对秸秆样品的营养成分指标吸附水、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无氮浸出物进行测定和计算,结果显示:粗蛋白增加了8%~30%,粗脂肪增加了7%~18%,粗纤维减少了20%~30%,粗灰分减少了18%~25%,钙、磷含量变化不显著.经方差分析表明秸秆微贮后与微贮前的营养成分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但用两种菌种处理后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秸秆微贮饲料的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20种观赏丛生竹的抗寒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观赏竹园中经多年观测,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良好的19种观赏丛生竹及抗寒性较差的撑篙竹作对比,以其离体叶片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其抗寒性.结果表明:20种观赏丛生竹种的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其抗寒性强弱为慈竹>长沙青皮竹>孝顺竹>小琴丝竹>金丝慈竹>观音竹>银丝竹>凤尾竹>麻竹>花眉竹>粉单竹>青丝黄竹>鼓节竹>坭竹>花慈竹>花竹>大眼竹>绵竹>信宜石竹>撑篙竹,这与大田自然生长观测研究结果一致.-9℃低温胁迫时,19种丛生观赏竹测试都没有出现半致死量,说明所选丛生竹在-9℃时可以生长,或经低温冻害后,翌春能恢复生长.长沙冬季低温常年仅为(-2--4)℃,极端最低温-9.5℃,因此,所筛选的19种观赏丛生竹均可以在长沙及湖南其余的大部分地区栽培.本研究为观赏丛生竹的选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繁殖场现圈养了大熊猫 4 2只 ,雄性 18只 ,雌性 2 4只 .0~ 1岁的 11只 ,2~ 4岁的 12只 ,5~ 10岁的 8只 ,11~ 15岁的 7只 ,16岁以上的 4只 .育龄雌性大熊猫 11只 ,有生育史的 9只 ,育龄雄性大熊猫 6只 ,4只能进行自然交配 ,2只可供采精 .从 1986~ 2 0 0 0年 ,共繁殖大熊猫 3 3胎 ,5 0仔 ,存活 1岁以上的3 6只 ,存活率为 72 %,其中单胎 17胎 ( 5 1 5 %) ,双胞胎 15胎 ( 4 5 5 %) ,三胞胎 1胎 ( 3 %) .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 3 0 49%)和 9月 ( 4 8 88%)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 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 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仔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妊娠期平均是 13 7 4± 19 3d ,初生幼兽的体重平均为14 2 6± 3 9 4g(N =13 ) ,最轻的只有 5 3 5g ,最重的 2 16g .即使是同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 8月2日大熊猫白雪产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分别为 5 3 5g和 15 0g ,相差近 3倍 .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 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 .  相似文献   

10.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对生境的利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路线法在野外调查了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全部49条沟中390个样点的大熊猫粪便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共发现80个样点有粪便,19个样点有卧穴,103个样点有啃食竹的残桩,1个样点发现大熊猫活个体,总共有125个样点发现有大熊猫的痕迹.把各样点的生境特征,包括在山上的位置、其食竹的种类和生长状态、森林起源、植被类型、人类干扰类型和强度等作为因素,对每一因素设置2,3,或4个水平.将大熊猫的生境各样点有无大熊猫作为行(r=2),将各因素的水平设为列(c=2,3或4),从而组成一个2×c联列表.在某样点是否有大熊猫痕迹与各生境因素的水平相互独立的零假设下,χ2检验的结果表明:(1)大熊猫在海拔2600~3000m取食;(2)对缺苞箭竹有明显的偏好,且在生长良好的生境处活动频繁;(3)对天然生境的利用比对人工林的利用高得多,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则没有明显差异;(4)更多地利用有针叶林;(5)明显回避有森林采伐和牲畜放牧的生境,且生境利用率随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期淡竹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光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淡竹开花期间不同形态叶片显微结构的差异,对比分析淡竹开花期间佛焰苞显微结构及其光响应的变化,阐明淡竹开花期间叶片衰老机制。【方法】取淡竹未开花竹株营养叶、开花竹株营养叶以及不同开花时期佛焰苞,70%FAA固定,石蜡切片后用于显微结构观察。戊二醛固定,常规电镜制片用于透射电镜观察。同时,对不同时期叶片进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淡竹花期内,随着花的不断发育,佛焰苞厚度、相邻维管束间距离及维管束横截面积不断降低。佛焰苞叶绿体有明显的淀粉粒、类囊体、基质片层及嗜锇颗粒的存在,开花后期佛焰苞中叶绿体结构崩溃。淡竹开花后期3种不同功能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87.03%、62.48%和55.00%。【结论】淡竹开花期间,随着花的不断发育,叶片维管束面积与数量减小,叶片合成及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减弱,叶片逐渐衰老脱落,进而造成竹株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竹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竹叶表皮细胞富含硅质,导致制片过程中切片易破碎,不能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切片。开发竹叶切片处理方法,对于研究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筛选有效的氢氟酸处理浓度以及时间是观察竹叶内部解剖结构的前提。【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以竹叶为材料,首先优化去硅环节,筛选出适用于竹叶的最佳氢氟酸浓度和时间;之后采用此最佳处理方法制片,观察竹叶内部细胞结构并结合去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竹叶叶表皮和基本组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真正影响竹叶完整石蜡切片制备的结构是叶片上下表皮的硅质细胞和主脉,这些结构使得制片易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竹叶内部解剖结构。通过试验发现经过体积分数为25%的氢氟酸去硅处理2 d后再进行石蜡制片可以使竹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脉结构完整,得到理想的石蜡切片。【结论】竹叶去硅处理最佳氢氟酸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以2 d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虑到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在投资过程中易遭受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此利用模型准确核算浙江安吉县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经济效益。【方法】以首个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安吉县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为例,通过对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基于B-S(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考虑未来CCER碳汇交易价格不确定因素下,准确核算项目周期内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成本、收益及经济效益。【结果】 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共经营竹林1 426.27 hm2,30年项目周期内实现减排量为249 658 t,以目前CCER平均交易价格33元/t计,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期权价值为29 952.31万元,其中碳汇收益累计现值为588.57万元,竹材和竹笋收益累计现值为22 675.20和3 125.98万元,比传统经营分别提高55.97%和13.12%; 项目周期内每公顷经济效益为21.00万元,年均经济效益为998.41万元,高于净现值核算结果。【结论】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展过程中碳汇交易价格、宏观政策、竹材竹笋价格、劳动力价格等多因素会变动,采用期权定价模型同时考虑多种因素核算碳汇项目经济效益比传统净现值法更为合理。安吉县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开展,不但能给农户带来额外的碳汇收益,而且传统竹材、竹笋的收益大幅提高,在发挥林业缓解气候变化作用的同时,可实现林农的多重增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6个观赏彩叶竹种/品种叶片结构差异,了解竹类植物叶片内部解剖结构的立体图像,构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形态结构图。【方法】以‘七彩红竹’、靓竹、菲白竹、锦竹、‘黄条金刚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品种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叶片的3个切面(垂直于中脉的横切面、平行于中脉的纵切面、平行于叶表皮的平切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对6个竹种/品种叶片各切面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数据测量,并通过Photoshop拼构6个竹种/品种的叶片三维结构示意图。【结果】6个竹种/品种叶片表皮系统结构相似,泡状细胞多为2~5列交错排列,上表皮脉区短细胞集中分布;叶片基本组织系统细胞构成差异显著,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规律,不同竹种叶片叶肉细胞层数、细胞大小各不相同;梭型细胞为凋亡和具生活力两种形态,‘七彩红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全部凋亡,菲白竹、锦竹、花叶唐竹叶片内梭型细胞多数凋亡,靓竹、‘黄条金刚竹’叶片内梭型细胞极少凋亡;各竹种/品种维管系统由主脉、一级脉、二级脉和小横脉构成。【结论】6个竹种/品种叶片三维结构图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竹叶内部结构,并为竹子系统演化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了大熊猫对松花竹(Fargesia sp.)笋细胞壁的利用状况,利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通过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比研究野生大熊猫食物和粪便中的松花竹笋细胞壁的形态。发现竹笋经过大熊猫的消化后,其细胞壁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变化,薄壁细胞细胞壁变薄,厚壁细胞初生壁和次生壁都有部分消失、缺损或扭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卧龙五一棚大熊猫生态研究区85个产量样方中,冷箭竹单株茎高、基径、湿重和干重等数据,建立了冷箭竹单株湿重的经验公式和湿重与干重的折算公式,为研究冷箭竹地上部分的生物生产量和种群动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统计了冶勒自然保护区竹林面积及生长情况等指标。结果显示:保护区竹种单一,分布面积较小,虽生长情况较好,但已发现零星开花的现象,而且人类活动对食物基地的影响正在加剧,食物因素可能成为短期内影响大熊猫生存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其变种叶片养分重吸收效率,旨在揭示主要养分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以期为毛竹及其变种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及其变种[黄槽毛竹(P.edulis cv.Luteo-sulcata)、花毛竹(P.edulis cv.Tao Kiang)、厚壁毛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