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我国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现状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1993年全国总取用水量与1980年相比增加18143%,达到5255亿m3,人均用水量为450 m3.用水结构发生很大转变,自1980年以来,全国农业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统称农村用水)基本持平,而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则有较大的增长.1993年黄、淮、海河三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543、500和351 m3,而人均用水量为393、301和347 m3.远不及国外学者公认的实现现代化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00 m3的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2.
从提出"南水北调"到今天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数亿炎黄子孙殷殷以待的梦想变为现实.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设施,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年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m3,年水资源总量约2.7约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计算只有13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m3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m3,农村有8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水资源"瓶颈"问题目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繁问题越来越为全世界所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着生态环境脆弱化,严重缺水和洪涝灾害危及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江河污染日益恶化!水资源短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协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互交织、情势严峻.如何看待水资源以及对其如何进行科学配置与调控已是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的循环水利用率,关系到当前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很大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水价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各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于城市大型工程尤其是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施工降水如何进行有效地利用也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华绿宝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的匮乏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局面.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每年因土地荒漠化不仅造成了高达540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了江河泛滥、沙尘暴屡屡发生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在农业方面,大水漫灌、大引大排等不科学用水现象比较普遍,水的渗漏、蒸发、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的利用率不足30%,肥的利用率不足15%,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68-68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业成为缺水最严重的行业;另一方面,我国又有大量的劣质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并由于不科学利用而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劣质水农业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微区(测桶、测坑)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了劣质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主要作物劣质水灌溉制度、污染物运移及预测模型,以及劣质水灌溉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劣质水灌溉的安全控制指标体系1套、主要作物的劣质水灌溉制度及灌水技术规程4套、建立了污染物在作物-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转化运移模型1套、提出了污灌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预测技术1套、建立了劣质水灌溉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1套。研究成果对于实现我国劣质水资源的农业安全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2005年6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了我国目前的水务相关情况.他表示,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安全和水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干旱缺水和肥料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重要因素,目前的常规肥料和缓释肥料不具有吸水保水功能,本项目组将吸水性树脂保水功能、控制释放技术与肥料通过工艺技术复合于一体中,研究开发了吸水保水缓释肥料,为解决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节省农业生产中的人力、物力和经济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2-52
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04AA649390)配合国家工业用水回用目标,根据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整体思路,充分考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排污水,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后,使其能够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作为锅炉补给水、循环补水等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国新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显示,全球用水量已达到一个世纪前的6倍,预计到2050年还将增加20%至50%。目前,超过1/4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稀缺的地区,可能出现的水荒给人类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水淡化成为化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海水淡化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66-67
我国北方严重缺水,而用水量不断攀升,造成河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采空漏斗区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限制因素。小麦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又是农业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50%左右。随着地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4,(9):58-60
1项目背景与目标 滨海地区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矛盾最为突出的重点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需求迅猛增加,水污染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水资源紧缺将成为影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逐步推行彻底的雨养旱作农业是北京市实现水资源节约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北京市的水资源现状及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可行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了北京市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以粮食生产为例,1979年我国粮食产量3亿吨,1984年上升到4亿吨,1994年增加到4.5亿吨,1999年进一步上升到5亿吨.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因此,党中央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针对出现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及时提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始终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水资源短缺等刚性问题的制约,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6-16,29
1 课题背景 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占到总能源结构的70%,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应用中只占到6%,而太阳能在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应用占有比例小于1%,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采暖和空调能耗是导致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0%/~60%.  相似文献   

18.
汽车芯片断供危机仍在蔓延.日前,有消息称一汽-大众今年第二季度将因芯片短缺而减产30%.而在全球范围内,福特、通用、本田等企业均因芯片断供不得不短期关闭旗下部分工厂.有关机构预计,今年全球因芯片短缺减产车辆将增至400万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流域蓄供水量,有助于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洪水资源利用旨在对现有水利工程常规调度下尚未能控制的那一部分洪水实施开发利用,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现有工程控制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同时不对河流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通常将用水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四类,其中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城镇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生态用水包括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的人工补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