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敬平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1,39(2):200-204
为定量把握冻土对沉降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影响,降低测点施工成本,在东北地区通过实际项目数据研究分析监测点稳定性受季节性冻土的影响情况.结果 表明12月-次年2月期间,随着温度逐渐降低至0℃以下,冻土深度加深,监测点沉降量逐渐增大,2月-3月冻土深度达到最深,监测点累计沉降量最大达到1 cm.温度对冻土深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冻土50年来的气温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50年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1976~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0~1976年的上升了约1℃,年变化率为0.04℃/a,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039~0.043℃/a,大于南北方向上的(0.032~0.036℃/a),方差分析也标明气温变化在两个方向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冻土地基具有冬季冻胀、春季融沉的特性,在其上修筑的路基通常产生沉降和滑移变形,最终导致路基失稳。基于上述原因,通过介绍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和融沉产生的机理,以及季节性冻土路基变形监测的原则和内容,并结合墨脱公路的监测结果对季节性冻土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对季节性冻土路基的设计、施工及稳定加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季节性冻土地区衬砌渠道的防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防治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冻胀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防治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吕云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2):46-51
季节性冻土是存在于寒温带气候条件下的典型土壤形态。在季节性冻土中,水是以冰晶的形式存在的。一定含水量的季节性冻土表现为非朗伯特性,这就会导致季节性冻土表面的反射光中包含偏振信息。以黑土为例,通过对季节性冻土的线偏振度的测量,建立其含水量与偏振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确定季节性冻土表现为非朗伯体含水量临界值。该临界值的确定对季节性冻土圈含水量的预测以及季节性冻土融化过程产生的水量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混合层深度季节和年际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垂向混合坐标系统的海洋模式HYCOM模拟了北太平洋1981~2001年间的月平均三维水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构.在对模拟结果验证的基础上,得到日本海混合层时空场的分布情况,剖析了日本海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对模拟结果分析表明,日本海混合层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冬季混合层深度深,夏季混合层深度浅,其深度变化范围在10~100 m之间.日本海混合层深度的年际变化与季节变化存在共性而又各具特色.研究证实,日本海地形、环流、海面风场和温度梯度场等的综合作用,导致日本海混合层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阿里河镇位于大兴安岭东部,北纬50°36′,冬季最低温度达-43.9℃,年平均气温-2℃~-3℃,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约2.5m~3.1m。对该镇70年代前建造65栋砖木结构平房调查表明,其裂缝率高达80%,有的经多次加固墙体依然裂缝,裂缝逐年扩展,影响房屋的使用安全,直至不能使用,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处理已引起人们关注。如何解决基础的冻胀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依据宁夏1951—2008年降水及气温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气候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近半个多世纪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年降水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多年平均温度南部山区低于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最高。降水、气温变异系数均较小,极端事件较少。1990年和2000年是气温的突变点。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的概率均为75%,引黄灌区迭71.4%.全区降水减少的概率达到733%。全区气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南部山区气温升高的概率均迭100%,引黄灌区85.7%,全区为86.7%。宁夏有趋于暖干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以年、月最大1 h降水强度及其发生时间为指标,采用趋势检验、周期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和降水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分析了1998—2020年三峡库区最大1 h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库区年最大1 h降水发生时间有每隔约10 a前移至汛前的现象,主汛期7月最大1 h降水强度有8 a的循环周期;与2010年以前比,2010年后的库区强降水落区表现出自上游向坝址迁移的走势;若最大1 h降水强度相近,则降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降水过程,综合强度更高,对防洪安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 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北半球不同经纬度各区域的地面O3含量的年变化和各个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陆比较清洁地区的地面O3多年月平均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接近正弦曲线的形状,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出现推迟一个月峰值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多个月份浓度均较高的情况.而位于20°N~35°N的洋面以及海岸线上的站点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对于4个季节的平均日变化而言,清洁地区的日变化很小,曲线比较平直;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则日变化明显,曲线弯曲幅度大,其中夏天的日变化差别最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地面O3含量的长期变化,我们还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地面O3含量的变化周期,发现高纬度区域的地面O3表现出明显的准11年的周期,准2年周期振荡较弱.而其他纬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和洋面上的站点则未看出有明显的准11年周期,表现出的是较明显的准2年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填埋场导排层最大渗滤液深度及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首先基于扩展Dupuit假定推导了导排层渗滤液深度解析解,分析了不同渗滤液入渗强度情况下导排层渗滤液深度分布规律;其次将导排层渗滤液入渗强度、渗透系数、水平排水距离、坡度以及排水盲沟处水头5个主要参数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水平组合,通过方差分析对比了各参数对最大渗滤液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推求的渗滤液深度解析解考虑了排水盲沟的实际水力状态,准确描述了渗滤液深度沿程分布特征;(2)渗滤液入渗强度和水平排水距离对导排层最大渗滤液深度具有显著性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填埋场导排层设计参数优化和预防渗滤液水位过高导致的填埋场失稳破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近郊火炬松林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城市近郊火炬松林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各器官内重金属元素Cd、Cr、Ni、Pb、Mn、Zn的含量不同,且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各元素在根中含量均较高,在干中的含量最低;除Cr、Pb外,其他元素均在叶和枝中含量较高,在皮中含量较低。各元素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根部除Mn在9月的含量最高外,其他元素均在生长顶峰的7月有最大含量;而地上各器官除Cd在7月有最高含量外,其他各元素的含量最高值都出现在休眠期的1月或由生长盛期向休眠期过滤的9月。火炬松各器官对Cd的吸收富集能力最强,对Cr的吸收能力最弱。重金属元素被各器官富集吸收的强弱关系依次为:Cd,Zn,Mn,Pb,Ni,Cr。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数据和多年冻土分布, 模拟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与各类多年冻土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地区在年均温升高1.8ºC的情况下, 大片多年冻土在高原西北部收缩至76.6°E 以东, 岛状多年冻土在高原东南部大面积消融, 高山多年冻土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地区收缩明显, 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83.4%; 在年均温升高4ºC的情况下, 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7.4°E以东, 岛状多年冻土中部小范围退缩, 高山多年冻土在祁连山地区消融明显, 仅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山脉、祁连山山脉、横断山脉等高海拔山地发育, 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73%; 在年均温升高6ºC的情况下, 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8°E, 岛状多年冻土仅在中西部发育, 高山多年冻土在部分极高山地区零星发育, 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50.8%。 相似文献
14.
宁夏草原昆虫区系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草原昆虫已知21目207科1374种,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金龟类(Scarabaeoidea)、蝗虫类(Othoptera)、蝶类(Rhopalocera)、夜蛾科(Noctuidae)和蝽科(Pentatomidae)5个类群,结合宁夏生态地理实际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并对草原昆虫的一般地域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基本分析,据此提出宁夏昆虫生态地理区划的初步意见,即3个区:六盘山森林草原昆虫区;黄土高原干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又分3个亚区:贺兰山、罗山草原昆虫亚区;河套绿洲草原昆虫亚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亚区。 相似文献
15.
张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7(6):1-7
斜坡上波浪爬高的研究中,专门研究堤前水深因素对斜坡上波浪爬高影响的论文很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模型试验,阐明了堤前水深因素对斜坡上波浪最大爬高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波浪最大爬高的形成条件,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作为现行规范及现有爬高计算方法的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海表温度的遥感资料,分析了吕宋海峡及其周边海域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区域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其主要特征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海表温度除受太阳辐射、东北季风的影响外,还受该区域海流、海陆分布的影响,因此温度场呈现出多个水舌结构;夏季海表温度空间分布较均匀,冬季的水舌结构基本消失;同时在台湾梅峡西岸以及吕宋岛东、西两侧海域分别出现上升流导致的低温区和大于30.0 C的高温区,后者主要受海面辐射、海流等的影响.绝大部分研究海域内的海表温度极大值出现在7月,但在吕宋岛以西海区、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区海表温度极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相对而言,海表温度的极小值主要出现在1月,研究区域东北部124°~126°E海域推迟到2月. 相似文献
17.
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发现岛状多年冻土,该区域现在不具有发育多年冻土的气候、地理条件。根据对研究区的冰缘地貌现象分析,并对冻土采用不平衡U系法测年得知该冻土非现在气候条件下形成,而是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盛期,年龄为(12 279±79)年。现场对冻层测温表明该冻土是由于表面块石层气冷作用得以保持其热稳定性并保存至今,冻土表面7 m厚的块石层气冷作用使冻土温度平均降低约1. 5℃。开挖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热平衡体系,建议减少表层块石、碎石层的开挖。冻土测温加冻冰测年的方法为类似冻土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研究成果可为田桓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宁夏雾霾时间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2年宁夏22个气象台站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资料,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和突变分析等方法研究宁夏全区及各区域雾霾时间的演变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a来宁夏全区年雾霾时间总体呈增多的趋势,气候趋势系数均通过0.001信度检验;雾霾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为明显减少的阶段,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为波动增多、减少的阶段,2001年以后为明显增多的阶段,全区和中部干旱区在2000年左右发生突变;秋季是全区各地雾霾天气防治的主要季节,银川、固原—泾源一带是雾霾天气防治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9.
药世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2):145-146
河川径流是长治市重要的水资源,对长治市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1956年至2000年45年系列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了长治市河川径流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长治市地表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多年不同冻土分布状态下植被生长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1981—2014年,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分布区针叶林的NDVI呈增加趋势,与生长季温度正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负相关.随着冻土活动层深度增加,针叶林NDVI的增加速度自北向南逐渐下降;草原NDVI在非多年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