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依力 《华东科技》2005,(11):46-48
按照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确立的“实现江西经济中部崛起”的目标,江西省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对区域经济起聚集辐射作用的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健康稳步的发展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园区建设进程中,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享运行机制兴建的民营科技园,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科技企业如鱼得水,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强了对民营科技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使民营科技企业快步进入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斗转星移,伴随着21世纪的即将到来,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跨世纪发展问题,而其中软硬环境的优劣,是推进或阻碍民营科技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值此,笔者将就这一问题,结合沈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实际,阐述如下观点。一、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民营…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青州市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富民强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政策扶持,服务助推,强化管理,规模发展”,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科技事业的全面繁荣。到目前,全市民营企业已突破400家。其中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86家,从业人员4800人,年销售额达10亿元,完成各类科研计划54项,获得国家专利31项,获各类科技奖励成果19项,涌现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和一批蓬勃发展的民营科技企业。青州市连续2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市”称号。 政策扶持。针对社会上对民营科技企业“认识不够、舆论不公、撑腰无人”的问题,青州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  相似文献   

4.
<正> 民营科技企业是改革的新生事物,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壮大,目前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坚持“四自”原则,以“七化”(即“产业规模化、组织集团化、技术创新化、资产股份化、管理科学化、运营国际化、寓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于一体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目标的“二次创业”,使全国众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科技》2005,(6):30
5月21日,安徽省科技厅、省工商局、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联合在合肥召开2003~2004年度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表彰奖励大会暨高层报告会,隆重表彰“安徽省民营科技十强企业”、“安徽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和“安徽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张平、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培根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6.
落实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和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产生于1984年,经十多年发展,到1996年底,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6902家,出现了一批资产超亿、十几亿的企业集团,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如何确定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和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后,有人就把“民营”同“私营”混同起来,甚至把“民营化”视作“私有化”。窃以为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在资本主义社会,“民营”确实是私有经济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民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根据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评“双优”有关文件精神,经企业自愿申报,各县区工商联和市民营科技协会初评推荐、网上公示等程序,决定授予“神木县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41家企业和单位为“榆林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和“榆林市优秀民营科技单位”,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把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体现和建设“经济强省”、“科技强省”的重要途径,提高到战略地位,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本文是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相似文献   

9.
《安庆科技》2005,(1):9-11
安庆国家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是我省第一家国家级民营科技园区,是国家科技部重点联系园区之一。自1998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以来,安庆示范区始终遵循“改革、创新、发展”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科技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聚集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为重点、依托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积极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为我市科技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笔者从报上看到一则信息,国家某政府部门在珠海召开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各地停止使用“民营企业”的提法。窃以为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比如“民营科技企业”这个称谓是上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能不能提呢?前不久,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尽快研究落实民营科技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问题”,现再就“民营”和“民营科技企业”若干问题发表一点一孔之见。 (一)民营和改革 “民营企业”能不能提,窃以为关键在于民营企业是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发展的价值和生命力。如果客观不存在,或者虽客观存在,但没有发展生命力,那么不管谁提,它都不  相似文献   

11.
“三力”,在这里指的是整合力、专注力、扩展力。循“三力”模型,构筑民营科技企业竞争优势,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使之做强做大,避免上演“创立、崛起、衰败”三部曲。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三力”理论模型以民营科技企业成长为中心,由优势资源、管理机制和核心能力三个关键基础要素组成,它们相互依赖、紧密联结,如三角形的三个支撑点,共同托起了民营科技企业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12.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与政府服务理念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不”和“四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营科技企业 ,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理性力量。本文依据浙江省宁波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实践 ,分析了宁波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提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服务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翻开我省科技发展“九五”规划,有关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内容,仅27个字。安徽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以下简称“十五”科技规划)编制在即,它能否为下一个世纪我省民营科技迅速发展提供大好机遇,是广大民营科技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的科技计划应当注重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解决它在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摆正这个“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恰当合理地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安庆市科技局在推进“创新型安庆”建设进程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从“鼓励科技人员以技创业、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实施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五大方面入手,抓重点、出实招、见实效,为安庆科技工作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1.概述 武冠民营科技工业园自2000年12月由江西省科技厅正式授牌开园以来,实行“政府服务、企业运作”的建园方针和“民营、民办、民管”运作模式,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开发,一个崭新的民营型科技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民营科技研究的兴起的时代背景,认为“民营科技研究”与“国营科技研究”形成一种竞争、协同的关系才能极大地促进我国科技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促进我国民营科技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目的在于呼呈市场经济时代重视民营科技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萧山民营经济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和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劣变优”的独特现象——“马兰头”现象,并根据其这一特性和规律,提出了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曾被人称为“体育沙漠”的香港竞技体育在当代迅速发展,原因是政府的重视和经费投入逐渐增大、各种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和竞赛体制的调整、场地设备的修建等。展望未来,香港竞技体育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指引下,在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科技管理部门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产业大军。一、安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回顾安庆市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安庆市包装技术研究所诞生于1984年,安庆市因此而成为省内民营科技企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按照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安庆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时间从1984年到1991年。当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对待民营科技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发展的问题上,还心存疑虑,在所有制问题上,仍有“官办”和“民办”的区分,在工作中,对民营科技企业有很多的歧视和限制。因此,这一阶段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到1991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不过46家,技工贸总收入不过300万元,从业人员540人。这个时期的民营科技企业就象是散兵游勇,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期,时间从1992年到1996年间。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科学地、适时地解决了“姓社”与“姓资”,“计划”与“市...  相似文献   

20.
贾炜 《甘肃科技》2006,22(10):189-190
随着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颁布,有不少建筑企业又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由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不同时期发布,多数企业建立的管理体系是相互分离的两个或三个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管理机构庞大,管理文件繁杂,不同体系文件割裂造成很多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本文就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个管理体系整合是否可行,“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应注意哪些方面,怎样有效运行“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