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获批),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学科隶属于"数学物理与计算科学"学科群,注重理工学科的交叉,信息、通信、电子、电气相结合.该学科于1986年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下达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的通知》(学位[2011]51号文件),公布了一级学科对应调整的结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我校新增软件工程和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原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自动撤销。至此,我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达到23个,学位授予学科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耦合混沌振子的未知频率弱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弱信号检测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未知频率微弱信号的分段测频检测方法.利用双耦合Duffing系统相轨迹状态的跃迁对于输入微弱信号的敏感特性实现了对淹没在强噪声中的微弱信号的检测,同时利用分段测频方法实现了对微弱信号的频率测量,有效地解决了单Duffing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易受噪声影响产生误判的问题,突破了现有微弱信号混沌振子检测方法只能进行已知频率信号检测的局限性.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确实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输入微弱周期信号的频率,使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磁感应成像系统中,有用的二次磁场十分微弱,都淹没在主磁场中,因此采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中的锁相放大器来提取。本研究以电子开关为相敏检波核心,利用相敏检波、锁相环、直流放大滤波、AD采样等电路模块,构成了精度高的模拟锁相放大器。该系统检测有效值10~1 000μ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其误差在2.6%以内;输入相同幅值频率为1.05kHz的噪声信号,其误差最大在3%以内;输入10倍幅值1.05kHz的噪声信号,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其误差最大8.6%。所以,基于电子开关式锁相放大器有很好的噪声抑制能力,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出特定频率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5.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放大器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核磁共振找水仪的接收信号质量,结合核磁共振信号微弱、噪声干扰严重的特点,根据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电路低噪声设计和传输线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传输线与前置放大器的匹配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噪声匹配方案,从噪声和干扰角度对放大器内各模块的级联顺序进行了设计。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核磁共振找水仪的有效性,监测到的最小信号在470 nV左右。经过波形数据多次叠加,进一步提高了信噪比,整体仪器能检测核磁共振的最小信号为 50 nV。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检测领域,微弱信号检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检测更低信噪比下的纳伏级微弱正弦信号,综合考虑混沌系统检测信号的灵敏度和工作稳定性2方面,建立了改进型双振子差分检测模型.通过振子差分对相空间中的周期部分和共模噪声的抑制特性,利用差分波形图检测微弱正弦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的差分振子可以更好地对微弱正弦信号进行检测,且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灵敏度高、直观、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微弱光电离信号的检测需要,开发出光新型离子化信号检测仪.给出仪器工作原理和硬件核心设计,集气体光电离检测、微弱信号收集、信号检测与数据处理等技术于一体.讨论了仪器电离源和实验样品的选择,并设计出系统实验装置.利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配制的标准气体和检测仪进行联测,检验了极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效果,并估算了仪器的灵敏度和检测限,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顺磁共振信号微弱、易被噪声干扰、难测量问题,分析锁相放大电路具有选频、锁定相位、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胜任测量微弱信号.提出由小磁调制技术及锁相放大电路应用于电子顺磁共振的方法,实现测定磁共振一阶微分信号,在工程上具有较强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为高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由于在检测微弱信号时受小频率参数和微弱信号幅度的约束,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归一化变换的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通过引入归一化变换因子,消除随机共振系统对待测信号频率的限制,实现在高噪声背景下,混有高、低频待测信号的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对埋在高噪声中的高、低频混合微弱信号,采用归一化变换,获得一个适当的输入信号到随机共振体系,通过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检测出来,构建了一种可实现的高低频混合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磁感应成像系统中,有用的二次磁场十分微弱,都淹没在主磁场中,因此采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中的锁相放大器来提取。本研究以电子开关为相敏检波核心,利用相敏检波、锁相环、直流放大滤波、AD采样等电路模块,构成了精度高的模拟锁相放大器。该系统检测有效值10~1000μ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其误差在2.6%以内;输入相同幅值频率为1.05kHz的噪声信号,其误差最大在3%以内;输入10倍幅值1.05kHz的噪声信号,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其误差最大8.6%。所以,基于电子开关式锁相放大器有很好的噪声抑制能力,能够在强噪声背景下提取出特定频率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11.
一种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信号和噪声在时间特性方面和统计特性上的差别,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用相关函数检测技术来提取被噪声淹没的极微弱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信号和噪声在时间特性方面和统计特性上的差别,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用相关函数检测技术来提取被噪声淹没的极微弱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混沌系统对噪声的强免疫力和对周期微弱信号的敏感性等特性,通过对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和混沌Duffing振子方程的改进,提出小波阈值去噪和混沌系统相结合的微弱周期信号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平滑作用对包含噪声的信号进行有限离散处理,并根据小波分解尺度确定阈值去噪深度,然后把重构的信号作为周期策动力的摄动并入混沌系统,采用混沌振子阵列实现在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并采用梅尔尼科夫方法作为混沌判据.该检测方法克服了以往小波分解对尺度确定的盲目性和阈值选择的不合理性以及对混沌临界状态与周期态区别的模糊性:同时能检测多种频率的信号.仿真测试表明:该方法直观、高效,检测精度高,检测的最低信噪比达到-100dB,频率误差为0.04%左右,改善了湮没在强噪声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武向农,女,新加坡归侨,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学院通信工程系副教授,199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2001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2004-2007年期间,武向农副教授先在上海通用泛亚汽车技术工程中心电子工程部从事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及项  相似文献   

15.
马宏伟 ,男 ,195 7年出生 ,陕西兴平市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曾任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学科带头人 ,陕西省、西安市声学学会理事 ,全国机床与制造技术研究会理事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马宏伟教授近年来 ,主要研究智能检测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开发并研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智能仪器和虚拟仪器 ;在无损检测方面 ,主要致力于实现无损检测的智能化、图像化、自动化和集成化 ;基于…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始建于1984年,2006年获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面向质检领域高端人才培养的仪器科学领域的国内最具特色学科之一,围绕国家质量基础需求及学科内涵,重点开设测试计量理论及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食品药品计量检测及标准化3个研究方向,形成了计量、质量控制、标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围绕现代计量测试理论及传感器技术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围绕计量科学仪器及检  相似文献   

17.
基于TI公司的单片机MSP430G2553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由稳压供电电源、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带通滤波器、A/D转换器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等模块组成.能实现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下的正弦微弱信号的检测,并能正确显示正弦信号的峰值.实现了在强噪声环境下检测出有效微弱信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李小亭,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河北省计量仪器与系统工程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小亭教授主要从事测量不确定度基础理论和光电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河北大学作为主要参研单位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小亭教授参加了该项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改进的传输线方程法,研究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模拟响应、微弱信号检测量级,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采用油田真实套管建造了一套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微弱信号检测试验装置.研究了微弱信号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技术,成功地检测到试验装置中的纳伏级信号,测得套管外试验介质的电阻率.该技术方法的试验成功,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纵横》2006,(2):10-11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本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唯一的拥有《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学科。学科内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解剖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等一批专家学者,有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本学科现有高级职称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名。学术队伍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其中辽宁省百千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