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根据大量空间距离数据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应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了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并建立了空间分布模型.同时,建立了评价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数学模型,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了五类地区的污染程度,并找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区的相关生产活动.最后,通过对重金属污染物在传播过程中主要特征的分析,建立了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对流-弥散-吸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主要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调查了西安市主要功能区表层土壤0~15 cm中砷(As)、铬(Cr)、铜(Cu)、铅(Pb)、锌(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根据功能分区,把西安市分为交通道路边缘带、工业区、生活区、文教区和对照区,在每个区域采集若干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工业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交通道路边缘带为中度污染,其它功能区为轻度污染.西安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重点为交通区和工业区,应加强对严重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调查得到的城市不同功能区、不同海拔位置的表层土壤中8种主要重金属浓度为样本,评价了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通过数据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基于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建立了确定污染源的位置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指出应收集更多信息以及利用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用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描述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利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得到不同功能区的金属污染强度:工业区交通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同时确定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定位模型,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得到决定确定污染源的决策属性,构造决策树确定来污染来自于那个功能区,有效地解决了污染源的位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宝山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异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上海市宝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从土壤种类来看,路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菜区土壤次之,公园土壤则有轻微污染.表层土壤重金属全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污染区往往出现数个元素含量同时增高的现象,呈现复合污染的趋势.表层土壤中Pb、Cu、Cd、Zn全量和土壤某些理化性质呈较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化肥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施入,Pb、Cu、Cd、Zn等元素不断积累,全量增高.菜区和路边表层土壤中Pb含量明显高于底层土壤,公园土壤剖面重金属含量从上至下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上海市城郊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武汉市某工业用地土壤中采集26份样本检测分析了其Cu、Zn、Cr、Pb、Mn和Co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整体呈pH中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偏低.表层(0~20cm)和次表层(20~50cm)土壤中重金属Cu、Zn、Cr、Pb、Mn、Co含量分别为27.08,198.68,67.95,18.72,525.50,69.44 mg/kg;和25.82,210.19,65.68,19.67,528.99,68.92 mg/kg.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该工业用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污染为Co,其次是Zn,该工业用地属于重金属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环境主要受体的城市土壤已经收到严重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本文以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为评价方法,对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污染评价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评价认为: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除As、Ni外)均高于河北中南部平原的区域背景值,其中Hg、Cd、Zn元素的平均值较大;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Hg、Cd、Zn元素的富集系数较大,表明这些元素受到人为因素及工业活动的影响;整体而言,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环境整体良好,局部污染,警戒、污染土壤面积比例之和达到3.18%。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认为: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Hg、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其中Hg达到了强生态危害,Cd达到了中等生态危害;综合评价8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性,石家庄城市表层土壤整体表现为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在研究评价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开封市不同功能区布设8个土壤采样点,分别于1994年和2012年在同地点采集表层(0~20cm)样品,测定土壤As、Pb、Cd和Hg含量,用地积累指数(Igeo)法和污染负荷指数(PLI)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近20a来开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2012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工业区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文教区、行政商业区、休闲娱乐区.与1994年相比,2012年全部样点Pb污染程度以及大部分样点As污染程度出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近20a来机动车辆和燃煤数量的快速增加;而大部分样点Hg和Cd污染程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20a来工业企业陆续迁出城区或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以及绿地面积增加等.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影响,由农田转换为城市用地之后,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增加.今后应加强城市土壤多种重金属的定位和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9.
论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可持续管理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城市表层土壤由于接纳了多种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燃煤污染源等)释放的重金属,可以作为城市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示踪物”。城市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仅可以通过大风扬尘等方式危害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而且能够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等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需要进行可持续管理和发展。首先探讨了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土壤对重金属承载机制和约束条件,区分了“绝对承载力”和“相对承载力”,并且给出了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相对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其次,探讨了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临界负荷”与可持续管理和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可持续发展的初始评估指标(FD)和可持续发展指标(FS);最后,讨论了重金属污染源释放速率的调控措施及其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日益加剧的现状,该文对某城市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分析评价.针在单因子指数评价基础上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综合污染,比较该城区的各个功能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于重金属在大气、水体中传播特性的不同,利用高斯扩散推广模型确定重金属污染程度较大的污染源位置.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的信息有该城市常年的风速、冲洗系数、亨利系数;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建立重金属污染物在气体和土壤中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以东莞松山湖不同功能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松山湖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通过对不同采样点表层土壤的采样分析,得到重金属元素在整个松山湖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数据分析各功能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得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确定重金属污染源的具体位置。该结论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壤、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群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巩义某煤矿区周边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及地质累计指数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土壤已出现多种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累积,Cr,Ni,Cu,Zn,Cd,Pb和As的平均依次分别为59.9,32.23,31.46,99.29,0.32,113.14和8.23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7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95,1.18,1.57,1.59,1.60,5.07和0.84,Pb属重度污染,Ni,Cu,Zn和Cd属轻污染,As,Cr属安全水平。内梅罗综合指数指出,该区域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84%的采样点处于重污染水平。地质累计指数表明,该区域Pb平均级别属偏中污染,Zn,Cu平均级别均属轻污染,Cd,Ni,Cr和As元素平均级别均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土壤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接受来自工业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及大气降尘等物质的污染,很容易导致金属元素的蓄积,从而造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文章讨论了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状况,污染传播特征,污染源等;建立了相应的几何与数学模型或算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为防治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对巴中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Cd、Pb的调查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Cd和Pb进行了污染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表明:土壤Pb均未超标,安全等级为无污染.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地质累积指数法对Cd的评价结果有明显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的安全等级为非污染,在Cd检测的344份样品中,Cd的超标率为11%;地质指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的安全等级为轻污染,且样品超标率为32%.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Cd的污染级别为第三级别(污染程度为轻污染).所以应采取相关技术措施,防止重金属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重金属污染是影响城市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某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等高线原理,采用MATLAB编程工具绘出了八种主要重金属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运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对土壤污染进行评价,并得出该城区不同功能区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等级和传播特征,为污染源的确定和城市地质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方法支持.结果表明:利用文中的研究方法,可完整地给出主要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和污染程度,为城市的城乡规划、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某化工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对土壤样品中Ag, As, Be, Cd, Cr, Cu, Ni, Pb, Se, Sb, Tl, Zn 和Hg 共13 种金属的空间分异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土壤样品中Ag, As, Be, Cd, Cr, Cu, Ni, Pb, Se, Sb, Tl, Zn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 10.20, 2.50, 0.60, 93.00, 78.00, 33.80, 14.90, 1.00, 3.45, 0.40, 124.00, 0.19 mg/kg. 以展览会用地A 级标准为评价标准, 土壤样品中Cu, Zn, Cd 的超标率较高, 分别占样品总数的12.20%, 8.16% 和8.16%; Cr, Ni, Sb, Hg的超标率在4.08%~6.12% 之间. 采用立体分层方式采集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表层和中层土壤受到的金属污染比较严重, 但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 土壤重金属浓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对土壤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表明重金属污染来源具有同源性, 或者区域土壤中存在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8.
露天开采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土壤Cd、Pb、Zn、Cu含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但都要明显高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27个土壤样品中,Cd和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大于1,超标率达100%,有21个土壤样品的Pb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超标率为77.8%。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27个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在5.74~157.23之间,所有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都要大于3,表明矿区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以Cd、Cu的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治理进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是土壤环境污染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机理,并针对污染途径提出了"减源""截流"和"修复"治理措施,控制流入环境中的重金属的绝对值;重点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沪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有林带和无林带)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交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沪宁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Cu、Pb、Zn含量在不同土层的分布未发现明显规律性;土壤重金属Cu、Pb、Zn的含量随公路垂直距离的增加并非呈简单的线性负相关;绿色通道建设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明显减弱的作用,对防治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是明显的,但绿色通道的结构、宽度、配置方式对防护功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