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辰 《安徽科技》2011,(12):49-50
由于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其无法像有形财产一样被“占有”,专利权的实施许可也无法像有形财产的出租一样易被知悉。因此专利法实施细则要求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进行备案并予以公告,以明确许可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争议。同时,许可合同备案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全面掌握专利权的法律状态,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巴泽尔将产权定义为"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和权力构成"。由此,可以将知识产权理解为个人对知识资产的权利约束,所有者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其知识资产,支付其成本并享有其收益。知识产权侵权的动因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传统理论给予了充分的道德谴责和法律评价,但常常忽视这一行为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论民法对胎儿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胎儿遭受损害进行赔偿的法律规范不甚明确。适值民法典立法之时,有必要重新反思胎儿的法律地位以及我国目前立法对胎儿保护的妥当性,确认其享有的权利范围。应采取列举主义扩大对胎儿的保护范围,应当对胎儿在财产继承权、健康权、遗赠权、受抚养权、依契约受益权以及程序法上作为诉讼主体的权利方面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对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1982年.我国制定了商标法.自此,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计算机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亦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确认和保护作者对其作品享有某些权利的法律,便是著作权法,在我国亦称版权法,在欧洲大陆系国家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则称作者权利法。1990年9月7日,第七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及相关的法律实践将企业的终极控制权界定给了企业的所有者 ,债权人只有在破产等特殊情形下才享有有限的权利 ,这不符合风险与权利对等的原则 .只有根据所担风险与所享权力—致的原则 ,公平地在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分配企业的终极控制权 ,才有利于较好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及相关的法律实践将企业的终极控制权界定给了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只有在破产等特殊情形下才享有有限的权利,这不符合风险与权利对等的原则。只有根据所担风险与所享权力一致的原则,公平地在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分配企业的终极控制权,才有利于较好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金春  文琼 《安徽科技》2005,(7):45-46
一、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从实质上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是一种确认知识(智力成果)为财产、财富的法律制度,是知识经济运行所必需的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软件开发者对其软件享有的权利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普遍应用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用户都可能成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这些软件只要是独立开发并已固定在某种有形物上(如磁盘、纸张、ROM等),就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软件开发者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公民。一般情况下,软件开发者同时就是软件权利所有人。软件创作完成以后,软件开发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有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技术秘密(Know—How)专有权。在我国,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分别受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的保护,软件著作权还受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保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属于法定专有权,具有地域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民法人身权定论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权是财产权的对称,二者皆为我国民法确认和保护,而二者的区别则在于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同。由于人身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作为权利主体构成要素的人身及相关利益,因此人身权与财产权有着不同的法律属性。传统民法认为:人身权就是指民事上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即不能继承、不能转让、不能抛弃,并随着权利主体的消亡而消亡,这几乎成为传统民法的一个定论,令立法、司法、法学工作者等闲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不可分割这一传统定…  相似文献   

11.
朱雪峰 《镇江高专学报》2000,13(3):50-51,54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必须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既要确认外购的无形资产,也要确认自创的无形资产,必须改变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以产出价值计量模式代替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两类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可采取不同思路。可辨认无形资产应以历史成本作为入账价值,自创可辨认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分为研究费用与开发费用两部分,研究费用记入当期损益,开发费用在一定条件下先予以资本化,如果开发失败再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法律诉讼费不应列入无形资产成本。识别性标记权利也应扩大确认和计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是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也是劳动法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劳动法上的所谓劳动,乃是劳动力所有者在与资本所有者订立用工契约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前提下,按照契约约定或用工者及其代理人的管理指令所从事的具有人身隶属属性和协作分工性质的相关工作或活动,它具有劳动内容的约定性、劳动活动的内部分工性、劳动成果的分配性和劳动保护的强制性等法律特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平等就业权等权利.我国立法应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画说专利     
《科技成果纵横》2008,(3):21-23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是运用法律保护手段“跑马圈地”、独占现有市场、抢占潜在市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高校资产总量迅速扩大的过程中,高校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维护资产完整、优化资源配置、取得最佳资产使用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大重要资产管理课题。概念、管理现状及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高校国有资产概念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即高校的国有(公共)财产。包括国家拨给高校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是融经济、科技、法律为一体的重要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研究包括无形资产的战略研究及无形资产的学科体系研究。文章简述了无形资产的基础理论问题,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摊销和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无形资产评估问题,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和保护问题,以及无形资产的审计问题无形资产是融经济、科技、法律为一体的重要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研究包括无形资产的战略研究及无形资产的学科体系研究。文章简述了无形资产的基础理论问题,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摊销和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无形资产评估问题,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和保护问题,以及无形资产的审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与财产两方面权利。人身权利即与其人身密不可分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财产权利即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著作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著作权人享有的财产权利主要包括:使用权包括著作权人本人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其主要内容有:(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笔者运用该规定为所服务的企业,顺利完成了4件职务发明专利失而复得的著录事项变更,保障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致流失。本文根据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利归属理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企业职务发明专利失而复得带来的警示,提出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 1.专有性。也称垄断性或独占性,根据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可由专利机关按专利法程序授予发明人或其合法继承人以一定期限的专利权.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即专利权人对发明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享有独占权,非经本人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制造(?)  相似文献   

20.
依法获得专利权的单位或个人根据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其发明创造具有排他性,即”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十几年来实施专利法的实践告诉我们:“专利制度是企业的矛与盾”。但实践也告诉我们:锋利的矛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伤害自己。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诉讼中权利范围的正确界定在专利侵权纠纷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藉此提醒企业正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