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严州图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经也称方志,不过它是方志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秦汉时候,记述地区情况的史志,增加了地图,遂有图志或图经之称。关于图经的解释,大都认为经就是地图的文字说明,此说值得商榷。最早的一部图经是汉代的《巴郡图经》,惜已亡佚。今存唐代,(沙州图经》残卷、(西州图经》残卷和《元和邵县图志》,因图均不存,无从探讨经文与地图的关系。南宋的《严州图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尚有地图的图经。虽然仅存一、二、三卷,幸而所附地图都在卷首,这是探讨经文与地图关系的珍贵史料。根据这三卷经文的记述与所附地图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认为经文不是地图的文字说明,而是记述地图所绘的地区之情况。  相似文献   

2.
地学志杨文衡著见:《中华文化通志》第7典《科学技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l版482资在我国地学史研究方面,新近一部值得称道的著作问世。这就是杨文衡先生撰著的《地学志入该书是第一部将我国地学从古代至现代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阐述的著作。首先,在我国地学史研究中,长期以来倒重于地学的分支学科,特别是地理学史的研究。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地”的观念,就是综合的地学观念,既包括地理学的内容也包括地质学的内容。《周易·系辞下》中有“古者包特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相似文献   

3.
一、八十多年的努力结成丰硕的成果《中国植物志》在经过四代植物分类学家41年(1918—1959)的准备、45年(1959—2004)的编撰后,终于在2004年全部出版完成。《中国植物志》全书共80卷126册,收载了我国高等(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总计5000万字,9080幅图版。它是一部全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辑出明末江西人朱谋《异林》中征引的利玛窦《舆图志》12条佚文,并在与利玛窦世界地图、艾儒略《职方外纪》对比后,对佚文的内容进行考释。利玛窦在江西编印、传播的世界地图志,对江西士人产生很大影响。另外,利玛窦在江西还被当成海外飞仙的传说在明末流传很广,这也使我们理解为何利玛窦的《舆图志》被当作志怪之书。  相似文献   

5.
《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宋史·天文志》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两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天文志以外的宋代天象记录.  相似文献   

6.
陈悦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1):80-86,73
《新制灵台仪象志》为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所著。此书虽为天文学著作,其中却合有很多来自欧洲的力学知识。《垂线球仪》一节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单摆性质、使用及制作方法,其中两道算题讨论落体运动和炮弹匀速运动。本文就《垂线球仪》展开论述,对南怀仁所述单摆、落体及炮弹飞行诸问题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7.
明代傅浚将遵化冶铁厂冶铁、炼钢和经营等活动编成《铁冶志》(1513—1514)。该书是世界首部钢铁业专著,可惜原书在国内未见流传。近年有学者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发现《铁冶志》清代抄本。将《铁冶志》的文字记载与田野考察、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发现遵化铁厂冶铁竖炉的水平截面接近长方形,继承了燕山地带辽金时期竖炉技术;使用反射炉脱碳,发展了灌钢技术,接近于近代苏钢工艺。遵化铁厂的钢铁技术、大规模冶金活动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在15—16世纪仍然保持世界领先。遵化铁厂大量消耗木炭引发燃料危机,限制了钢铁技术和产量的进一步发展;钢铁生产囿于传统的知识体系、社会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未能形成突破性发展,带动社会生产力全面进步。这是明清时期传统技术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海国图志》译介了大量西方近代地理学术语,这些术语的译名在音节、构词法和文化蕴含等方面呈现出典型的民族化倾向。就西方地理学术语汉译的命名而言,《海国图志》的译名倾向于沿用传统地理学术语,或以词缀法新造术语。作为近代地理知识的载体,这些民族化的术语有利于西方近代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和普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五神"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包括"神""魂""魄""意""志"。其中,"志"的出现频率仅次于"神",但对于"志"的英译研究非常有限,文章将探讨"志"的英译方法。界定"志"的内涵,分类梳理《黄帝内经》原文中所有涉及"志"的语篇,对比分析三个英语全译本中"情志"类"志"的英译。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存在"志"的误译;同一译本相同含义的"志"译法不统一;三个译本"志"的英译差别大。翻译时应立足原文,保证翻译的准确;在同一译本或不同译本,尽量保持相同含义"志"的译文一致;对"志"的含义相同、句式相近的语篇,保证译文准确、保持译文语篇前后形式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进民 《科学大观园》2009,(16):F0002-F0002
这些地图的出版年代正处明朝末年,东亚大陆的陆地轮廓画得相对准确,显示当时的欧洲已经有了很高的测量和制图水平。同时期的中国人是画不出这种地图的,甚至250年后我国的第一本世界地图集——魏源的《海国图志》,精确度也不如这些图。  相似文献   

11.
《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是明末耶稣会士翻译的两部西方解剖学著作,也是中国最早的西方解剖学译著。以往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这两部著作是古罗马盖仑体系之下的旧学说,没有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以维萨留斯为代表的新的解剖学成果。文章分析了两部译著的文本内吝,认为这两部书都不是完整的解剖学著作,二者合起来才构成一部完整的西方解剖学著作。通过与维萨留斯《人体构造》进行比较,认为《泰西人身说概》和《人身图说》不但在内容上吸收了维萨留斯及其以后的解剖学新成果,而且二者的合编在篇章结构、体例方面也与《人体构造》有一致性,是维萨留斯体系的解剖学译著,基本反映了16世纪西方解剖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12.
培根的哲学观体现在其博物志的著作中。考证培根自1605年《学术进展》至1623年《增进科学论》的文本,研究培根对博物志的划分,论证博物志与自然哲学的联系。培根倡导的"实操"与"思辨"并非当今所认为的"经验主义"与"思辨哲学"。  相似文献   

13.
《甘石星经》是一部伪书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考辨《甘石星经》是一部伪书。《甘石星经》被错误地写入大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课本的“战国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节 ,向广大青少年错误地讲授了二十余年。笔者通过对现传本所谓《甘石星经》与《史记》、《汉书》、《后汉书》所引甘德、石申原文相比较 ,通过对所谓《甘石星经》中的地名的考证 ,通过对历代古人关于《甘石星经》记载的考证 ,证明了《甘石星经》是一部唐、宋人伪托甘、石之名编写的伪书。  相似文献   

14.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星象物修历,也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文献。文章将该历按月给出的17个星象分为昏旦南中,伏见和星座指出3个部分其使用年,结论是:《夏小正》中各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该历普被用于周代,其起源可以上推至夏代,但确认后者还需要其它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P.萨特迈尔(Richard.P.Suttmeier)是美国汉密尔顿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科技政策问题著名研究专家,曾多次到中国访问和工作,发表过一系列有关中国现代科技政策的重要论文。特别是从70年代到80年代,他先后出版了两部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代表性著作,即《科技与革命》和《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前者探讨了解放后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发展,后者剖析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技条件及其问题和前景。这两部著作出版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为许多研究科技政策的著作所引用和推崇。本  相似文献   

16.
李善兰《考数根法(》1872)与方士《数根丛草》(1897)是晚清讨论素数判别法的两部主要著作。解读两书内容,考察《数根丛草》对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运用以及对《考数根法》求"定次"方法的完善等两项工作,可以看出晚清数学家对于费尔马小定理与费尔马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深刻认识与灵活运用。此外,改正了以往关于《数根丛草》内容解释的一些错误和遗漏,并认为《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的内容与数学方法的来源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西方博物学史上,布丰是最关键的人物之一。但是,布丰起初并不是博物学家,而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并因此被接纳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布丰为什么要放弃藉以成名的数学而转投博物学,并创作出了启蒙时代的代表性巨著《博物志》?本文从布丰所处社会背景和布丰本人哲学风格的变向两个角度出发,对布丰的这个转变做了一番考察:布丰将真理区分为数学真理和物理真理,数学真理只是心灵的建构,自然界中只有物理真理,后者用概率来表达;博物学的目的就是为自然建立一座物理真理的大厦。  相似文献   

18.
《博物要览》一书自清代中叶以来一直被陶瓷、文玩、矿产、冶金等领域的学者不断征引,但这部被众多学者引用的《博物要览》并非作者谷泰的原本,而是一部经过了重新整理的改编本。这部改编本共12卷,原题《骨董志》,收录于清代李调元所编丛书《函海》中。嘉庆间重刻时挖改书名与作者,易名为《博物要览》。谷泰原作共16卷,仅存抄本,素材多来自《墨池编》、《遵生八笺》、《本草纲目》等书,此外也记载了一些独有的技术与方法,体现着它的价值所在。两种版本的《博物要览》在文字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编修水平难分轩轾。二者在后世的流传一显一晦,与其文本的物质形态以及刊刻刷印的频次与数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0,(19):53-53
<正>《盗梦空间》是一部情节复杂的科幻惊悚片,剧情介于007系列影片和《黑客帝国》之间。《盗梦空间》中的许多剧情曾被《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过。下面就是该杂志总结的有关《盗梦空间》背后的科学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所需了解的有关梦境和潜意识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4):75-76,74
河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孔国平同志著《李冶传》。李冶(1192--1279)是金元时代的大数学家,并在文史方面深有造诣的著名学者,著有《测圆海镜》(1248)、《盏古演段》(1259)两部数学著作和《敬斋古今》等笔记,与贾宪,秦九韶、杨辉,朱世杰一道是中国宋元数学高潮的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