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这一时期有两篇理论高能天体物理学的论文表现出了突出的影响力:一篇是排在第5的关于伽马射线暴的论文,另一篇是关于活动星系核(AGN)的论文#6。这两篇文章都与爆发现象有关,但研究的时间尺度大不相同。伽马射线暴(GRBs)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中最充满活力的现象,它们在宇宙中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生。典型的爆发一般持续1秒至数百秒的时间。大多数伽马射线暴是在巨大的恒星燃尽了核燃料时发生的。恒星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表明,极小尺度的夸克和轻子与极大尺度的宇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粒子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宇宙学的研究。这些进展不仅引起众多相关的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也吸引了广泛读者的兴趣。本书作者是当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物理实验室——费米实验室的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曾经就相关课题对各种层次的听众做过上百次的讲演。感受到公众渴求了解现代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最新成果的热情和自己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这些知识的责任,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完成的。其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能够更容易、更准确地了解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家和实验家们正在做些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3.
高能天体物理学所涉及的是某种意义上包含高能的各种天体现象。但是这个定义具有一定的含糊和不准确性,因为事实上任何天体物理现象都包含有高能量。本书讨论的是一些典型的、在最极端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天体现象,特别是某些非常剧烈发生的现象。过去的十年是高能天体物理学激动人心的十年,新的仪器给我们对高能宇宙学的观念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一些长久未解的谜被解开了,但更多新的谜又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Blazar高能伽马射线在宇宙传播过程中,将会和宇宙背景光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能量会有一个降低的过程。文章将在理论上计算和分析宇宙微波背景(CMB)和河外背景光(EBL)对高能伽马射线的吸收过程,并讨论二者对不同红移情况下的高能伽马射线的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现代天文学进展》系列丛书第21卷。德国天文学会与欧洲天文学会于2008年9月8—1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联合举办的“欧洲天文学新挑战”国际科学大会,本书汇集了14篇关于宇宙结构形成与演化研究进展的邀请报告。报告中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宇宙论、高能天体物理学、粒子天体物理、重力波、银河系与恒星天文学等方面,体现了近代天文学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已经得到大量天文观测的证实,但关于暗物质粒子的本质我们仍旧一无所知。为了理解暗物质的性质,许多暗物质探测实验正在展开。直接探测实验探测的是暗物质粒子与探测器物质碰撞所留下的信号,而间接探测实验则寻找暗物质湮灭的产物,如高能伽马射线、高能中微子、正电子和反质子等。理解暗物质所产生的这些信号需要我们了解暗物质的微观粒子的性质,同时也需要了解暗物质在星系或星系团中的分布形式等宏观性质。随着更大规模、更高灵敏度的实验不断投入运行,暗物质之谜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以破解。  相似文献   

7.
张永立,1913年1月生,贵州省贵阳人,云南大学物理系教授,一生致力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是国际宇宙线锥体理论的八大奠基人之一,中国唯一进入国际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学者,世界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8.
宇宙线的能谱延展到超过1015电子伏特(PeV)的能段,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超高能的宇宙线加速源.而近期的甚高能伽马射线观测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主要宇宙线加速源的超新星遗迹很难把宇宙线加速到超高能.因此,寻找超高能(PeV)宇宙线加速源是宇宙线起源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寻找加速源附近宇宙线与星际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我国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由于其在超高能伽马射线能段世界领先的灵敏度,成为这一研究的理想工具.LHAASO半阵列建成后一年之内,已经在银盘上观测到了十二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这些已得到的观测结果,并对LHAASO全阵列建成后可能的新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前沿科学》2013,(4):95-95
多国研究人员11月21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太空与地面望远镜,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一个伽马射线暴,这也是人们观测到的最剧烈的一次宇宙爆炸。但让天文学家困惑的是,他们无法解释这次天文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科技界声音     
20世纪的物理学成果仍然只能解释宇宙的4%,还不到1/20,其余96%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现在还不知道。这就给高能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研究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要去解释其余96%是什么。这本身就说明粒子物理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21世纪对高能物理学来说,正处在一个重大发现的前夜。  相似文献   

11.
“伽马射线暴”是指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产生能量强烈释放,导致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有大量的伽马射线降临地球的现象。这种宇宙伽马射线暴究竟来自何处?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谜,甚至被称为“天文学界的最大谜团”。近年来,随着人造观测卫星技术和数量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逐步揭开宇宙伽马射线暴的起源之谜。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利用美国的“雨燕”号探测器和日本Here-2号观测卫星的观测结果,更让人们在研究宇宙伽马射线暴的追本溯源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另外,在追踪宇宙伽马射线暴的研究过程中,使得人们对宇宙的诞生和演化等其他谜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所述正是有关宇宙伽马射线暴的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据俄罗斯新闻网5月10日报道。天文学家们成功地观测到了两个密度极大的质子星相撞的事件,而相撞的结果就是在宇宙中诞生一个密度相对较小的黑洞。两星相撞的全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伽马射线。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称。发生星体相撞的地点距离地球220万光年,所以实际上相撞事件发生在22亿年前,而撞击产生的伽马射线直到5月9日才到达地球。  相似文献   

13.
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系统中具有支撑作用的框架结构,对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宇宙线物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其一百年发展史中,传统的宇宙线研究并非完全以大科学装置为依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探索宇宙中微子和极高能宇宙线粒子,那必不可少的巨大中微子灵敏体积和至少上千平方公里的极高能宇宙线探测面积才给这个古老的学科设定了新的标准,而随之提出的几个大科学装置相继建成并在近几十年的宇宙线研究的辉煌成就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尤其在甚高能伽马射线天文学.在过去的20年内,中国为发展巡天普查伽马射线源的广延空气簇射技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功地运行了ASγ和ARGO-YBJ两个高海拔国际宇宙线实验.现在,我们提出独具特色的高海拔空气簇射测量装置LHAASO的建设计划,建设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复合探测器阵列,以多种探测手段的有机组合寻求发现高能宇宙线起源,挑战新世纪里未解之科学难题.凭借其30 TeV以上最高的探测灵敏度,LHAASO将成为整个宇宙线研究领域的支柱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了解宇宙     
付淑英 《江西科学》2005,23(5):686-688
以哈勃定律为前提,一些天体物理学的观测事实为依据,描述了我们这部分约200亿光年的宇宙的过去及未来,简要介绍了大爆炸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了QCL型铝络合离子电解质高能蓄电池的主要性能,并与普通铅蓄电池进行比较,充分说明了该高能蓄电池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重点探讨了一种制备SiCp/6066Al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即高能球磨法与粉末冶金技术相结合,采用低温长时分段式烧结和低温快速热挤压工艺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10%SiCp/6066Al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材料的平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与工艺相同但采用高温短时烧结相比,分别提高了82%,65%和300%.采用高能球磨法混料和低温快速热挤压工艺相结合,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均匀分布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甘巴拉山厚铅胶室族事例中高能簇射的特征,给出了族中观测能量Er(E^rh)≥10TeV的高能γ簇射、强子簇射及退级联后的单个簇射与簇射团的能谱和能量加权横向扩展的分布。 将实验结果同HDSQI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DSQI模型基本上能说明族中高能簇射的能谱及横向特征。  相似文献   

18.
伽马射线暴     
戴子高 《科学观察》2020,15(3):29-32
正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是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坍缩(长伽马暴)或者致密双星并合(短伽马暴)等短时标极端剧烈的高能灾变天体,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猛烈的爆发现象,也是宇宙宏观速度最快的天体。伽马暴本身辐射及其余辉辐射来自新生黑洞或者磁星所驱动的极端相对论喷流,并且理论上预期其还伴随强引力波、高能中微子和高能宇宙线辐射。因此,伽马暴是研究黑洞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数值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影响热晕效应中高能激光功率阈值的因素,得到了高能激光的功率阀值与激光束波长的平方成正比,与空气流动速度成正比,与吸收系数成反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高能激光的产生、传输和应用是现代激光技术和光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不仅涉及到一系列物理问题,还有赖于多项要求极高的工程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8个与高能激光有关的应用光学问题,包括高能激光器、高质量光学元器件、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技术、非线性光学相共轭技术、变频技术及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等。着重阐明对它们的要求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