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用溶出伏安法研究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H2SO4中的慢扫描溶出行为,发现随着中间富集过程的变化其溶出结果呈规律性变化,特别是在18mol/LH2SO4中,低电位分段富集时,其溶出峰较同电位一次富集的溶出峰要宽和广,这个发现将导致生产出低残余化合物含量的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相似文献   

3.
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催化合成丙酸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催化丙酸与戊醇的酯化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醇、酸摩尔比对酯产率的影响。当醇、酸摩尔比为0.1:0.2,催化剂量为醇酸总质量的3.7%,反应时间为40min时,酯产率可高达95.6%以上。  相似文献   

4.
首次提出采用水下电弧放电法一步合成氯化镍石墨插层化合物(NiCl2-GICs)。合成插层化合物所用的母材为光谱纯石墨棒,插层剂为NiCl2。运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6阶NiCl2-GICs的结构。通过X光电子散射(XPS)对NiCl2-GICs的研究发现其结合能发生了变化,表明在NiCl2和石墨中存在着电子的授受行为,并且Cl原子和C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据此可以推测,NiCl2-GICs中与碳原子层最靠近的插层原子为Cl原子。研究结果表明,对NiCl2-GICs来说,这是一种简单可控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  相似文献   

7.
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对经不同方式处理的石墨的结构进行分析,用对比方法比较了它们衍射谱图中衍射峰位置和强度的差异.分析其原因,进而判断它们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适当的方法使一些非碳反应物插入石墨层间.从而制成石墨层问化合物(GIC).改善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熔盐法,以CuCl2,FeCl3为客体材料,粒径1—10μm天然鳞片石墨为主体材料,合成出2,3阶结构的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CuCl2—FeCl3—GICs.简述其制备工艺,应用XRD,SEM,EDS对产物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测试表征,并检测和分析其电磁传导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Cl2—FeCl3—GICs是一种新型轻质导电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与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一种特殊的纳米复合材料--石墨层间化合物(简称GIC)进行了研究,探讨了GIC纳米结构的表征、合成以及应用.研究中发现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Raman散射法可以表征GIC纳米复合材料的阶结构并进行特征周期层间距(Ic)的计算;控制电化学插层反应的参数可以合成特定结构的GIC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交流阻抗法分析得到电化学插层反应是一个电荷在电解液中迁移、在石墨/溶液界面处吸附以及在石墨层间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用电化学法在硫酸和高氯酸中将天然鳞片石墨合成了不同阶的石墨嵌层化合物(GIC)和石墨氧化物(GO);用X射线衍射法对GIC和GO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硫酸GIC和GO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以及水洗涤、高温处理对GIC和GO的结构的影响。发现随着嵌化量的增加,石墨的002峰和004峰分裂成两个峰,各自的距离越来越远;GIC在空气中搁置时间越长,两个分裂峰越向石墨的原002峰和004峰靠近,表明GIC在空气中不稳定;经高温处理的GIC,从宏观看,体积膨胀,但微观上的层间距却趋于恢复石墨结构,这反映在它与石墨有相同的002峰。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别采用市售微米MoS2和自制纳米MoS2作为原料,通过剥层法合成了单层MoS2悬浮液.在2种单层MoS2悬浮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硫酸镍溶液,调节pH值使单层MoS2发生重堆积反应,可得到Ni2+/微米MoS2和Ni2+/纳米MoS2插层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插层化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2...  相似文献   

12.
为杜绝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采用双氧水取代传统的高锰酸钾制备可膨胀石墨,研究硫酸、硝酸铵、双氧水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石墨膨胀容积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制备可膨胀石墨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石墨10 g、浓硫酸22 mL、双氧水1.7 mL、硝酸铵3.0 g、反应时间45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可膨胀石墨膨胀容积为180 mL/g,膨胀后硫质量分数为0.26%。采用XRD和SEM对膨胀石墨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石墨晶体结构未破坏,石墨层间距变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将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后,利用原位液相沉积法制备SnO2/石墨插层复合材料。利用红外、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石墨经氧化处理后,生成大量的极性基团,层间距扩大;原位液相沉积过程中,SnCl2.2H2O插入氧化石墨层间与氧化基团反应,生成SnO2;经过热处理,SnO2的结晶度得到提高,并均匀地分散在石墨层间。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相似原理,讨论了利用盐水在清水中的流动模拟大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的原理,对影响模拟精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烟气的填充过程.结果表明,若盐水的密度和释放速率合适,且达到湍流状态,盐水流动能够较好模拟烟气流动,源的位置和功率及开口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能够较好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5.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硫酸氢钠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了异戊酸异戊酯,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Og,醇酸摩尔比1.5:1.0,带水剂甲苯10ml,反应时间1.5h,酯化率可达90.3%。该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可膨胀石墨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过氧化氢化学氧化法制备可膨胀石墨的基础上 ,对其产物经过必要的处理后 ,分别进行 p H值的测定 ,以此来研究产物在不同的环境介质、温度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脱夹层的反应程度。实验结果表明 ,可膨胀石墨在室温下是很稳定的 ,当温度超过 10 0℃时 ,在酸性介质中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但是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稳定性较差 ,XRD技术进一步从微观上确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非高纯鳞片石墨制备无硫低灰分可膨胀石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高纯混合目天然鳞片石墨、硝酸、高锰酸钾为原料,采用化学法经氧化酸化插层、水洗、干燥过程制备无硫低灰分可膨胀石墨。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石墨、高锰酸钾和硝酸的用量比为1.0∶0.2∶6.0,反应时间是60 min,反应温度为40℃,H2O2用量为2 mL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膨胀体积为260 mL/g的无硫低灰分可膨胀石墨。影响反应体系最大的是高锰酸钾用量,依次是硝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分别阐述了碘量法和铈量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研究了这两种方法测定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碘量法和铈量法的相对误差和RSD都很小,适合测定过氧化氢。相对于碘量法,铈量法的标准溶液稳定,影响因素少,使其测定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