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金·奥尼尔在其戏剧创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他不仅将传统的戏剧创作手法和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而且还将小说创作技巧用于其戏剧创作之中。1920~1932年是奥尼尔创作的独特阶段,他将面具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融入其戏剧创作,因此,面具在其剧作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同镜子般反映和揭示了剧中人扭曲、变态而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高乃依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被称为法国的"悲剧之父",他在自己的戏剧作品中突破了古典主义奉行的创作原则"三一律"的束缚,对戏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以高乃依代表作《熙德》为例,分析了高乃依戏剧创作中对情节统一、时间统一以及场景统一这三个原则的突破,从而指出高乃依在戏剧创作中,自觉地遵守严格的规范,但同时又力求超越,在吸收前人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自己又有所创新,对"三一律"原则呈现出既服从又超越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3.
英国文坛的常青树戴维.洛奇不仅在小说创作和小说评论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在戏剧、电视、电影方面也有所涉猎,因此他深谙戏剧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并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多有运用;他充分发挥了小说兼容并包的特点,引入蒙太奇、影视脚本、电影场景等影视表现手法为己所用,使文字媒介达到了动态视觉艺术的效果,使现代小说艺术得到了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的地位、提出宾白创作中的几个标准以及对宾白创作的具体办法,形成了他的“宾白”论。  相似文献   

5.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的地位、提出宾白创作中的几个标准以及对宾白创作的具体办法,形成了他的"宾白"论.  相似文献   

6.
黄言青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54-55,60
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达到了世界戏剧艺术的高峰。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原因就在于戏剧创作手法的独特性。他的戏剧创作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及引人入胜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1916年,洪深远赴美国留学,并在三年之后转入了哈佛师从贝克教授学习编剧。时值美国的戏剧革新风起云涌,正在努力摆脱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戏剧影响,各种思潮连接不断。洪深在异国他乡也充分熏染到了这些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欧美戏剧的新兴理论,表现方法以及人性化的体制都深深刻在了这个黄皮肤的东方青年脑海中,并促使他创作出了与中国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表现主义作品《赵阎王》,成为了中国先锋派戏剧创作的鼻祖。  相似文献   

8.
<正> 重叠的起点一九一三年,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独幕剧《东航加迪夫》。这出小戏虽不是这位“美国戏剧之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但标志着他创作道路的起点。作家自己认为这个独幕剧“非常重要”,因为“在它里面,可以看到或是感觉到我全部后来写的更为重要的作品中的精神、生活态度等等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史上,高行健是不可忽略的戏剧艺术探索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行健在戏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美学往往带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他的创作和理论是一次对传统戏剧关学和政治秩序的挑战,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和影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0.
石凌鹤的第一部戏曲作品写于一九三八年。这不仅是他从写话剧到写戏曲的转变,也是他创作思想的一个转折。这年秋天,他在武汉政治部从事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工作,接到命令,要他率领抗敌演剧八队前往湖南衡山县。到了那儿之后,演剧队演了几场宣传抗日救亡的话剧,由于不合群众的口味,观众反应很冷淡。面对这一现象,凌鹤思想上引起很大震动,剧团的演出群众不欣赏,这就失去了宣传鼓动的作用。凌鹤回顾了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路,苦苦地思索原因。当时的小资产阶级戏剧工作者都相当轻视民间传统戏曲,认为唯有话剧是戏剧正  相似文献   

11.
梅根·特里的戏剧创作一直聚焦于美国战后的女性在自我身份上的各种焦虑和困惑,为了更好地探讨新时代的女性话题和社会问题,她以自己独特的转换剧创作以及强烈的社会意识对传统戏剧形式,特别是女性戏剧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7,(4):57-60
《秋声赋》是田汉在1944年以他真实生活为原型创作的一部五幕剧。作为一部戏剧,《秋声赋》未能与田汉伟大的艺术成就相谐,但就其文学审美性而言,却可以称得上田汉在建国前文学性最高的作品,深切表现了特殊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作为田汉戏剧实验的代表作,《秋声赋》多方融汇了田汉戏剧创作的艺术追求。在戏剧史上,《秋声赋》历史意义高于其价值裂隙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在艺术上,莫里哀不因循守旧,敢于革新。莫里哀的喜剧创作独具特色,他的喜剧以笑为武器,批判了社会上的各种恶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把各种戏剧因素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仲马,俗称大仲马,是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是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的多产作家,马克思、高尔基、海涅等人都喜爱读他的作品。他憎恨波旁复辟王朝,政治上是个共和主义者,具有自由资产阶级思想倾向,后期政治上逐渐衰退。文学上,他以戏剧家身份步入文坛和获得声誉,是属于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流派的作家,戏剧代表作《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及《安东尼》,对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胜利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但他主要的成就还是小说。除了自己创作外,还同别人合作,为报刊写连载小说。小说多从历史取材,但不囿于史实,基本主题是爱情、仇杀、冒险、历史上的奇闻  相似文献   

15.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52个剧本,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系列优秀戏剧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萧伯纳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富有魅力性格的女性,这些女性角色似乎比男性角色更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以他渊博的学识、卓著的才华,在诗歌和历史剧方面作出了不朽的建树,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不仅是抒情诗人,而且是戏剧诗人。他所创作的历史剧是戏剧,也是诗,是诗和剧的高度结合。他说“诗是文学的本质,小说和戏剧是诗的分化。”他强调在小说戏剧中所包含的诗的成分:“小说和戏剧中如果没有诗,等于是啤酒和荷兰水走掉了气,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木乃伊。”  相似文献   

17.
谢飞是一位充满赤子之心的艺术家,他把出身和受教育的背景融进创作中,唱出了一出出生命和人性的赞歌。他同时也善于思考和进行理论总结,使得他的创作又呈现出理性色彩。犹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要职业并不是导演,而是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对他的创作和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1979—1987年第四代最辉煌的时期,他并不是最出色、影响最大的;但是由于他的坚持和执著,最终使他成为了经典第四代及其“艺术电影”的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8.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悲剧家,他走出了一条不同以往儒生君子那样的生活之路,亲躬戏剧创作和表演,以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为中国古代悲剧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向上的路。其悲剧创作的艺术视野,更进一步深入到对历史的深沉反思,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同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紧密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高行健是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新时期戏剧的探索思潮中,他打破了封闭守旧的传统戏剧意识,确立了开放的宽容的现代戏剧意识,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了具体的多方面的探索。1985年高行健创作话剧《野人》,复调、多重主题、多种技巧形式的应用都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戏剧理论的束缚,开拓出一片新的戏剧天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在《中国戏剧概评》一书中对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等提出了严苛的批评,认为郭沫若历史剧"教训"色彩浓重、人物塑造机械呆板、脸谱化等.向培良意在以此引进和宣传纯正的戏剧艺术观念,从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两方面正本清源.他的批评意见显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郭沫若在后来的历史剧创作中一仍其旧并有巨大反响,但这些意见为后人看待历史剧、认知戏剧提供了理性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