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话,一是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读者和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目的是要二者间产生一种精神联系.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最重要是产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当前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后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对话理论"成为课改的主题词.但是对"对话理论"的理解和实施还存在着偏差.因此,本文对"对话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内涵,阅读教学现状等问题作一探讨,力图阐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对话.  相似文献   

2.
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提问,教师提问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双方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学"对话".人民教育出版社崔峦先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都要以一种接受者的阅读形式展开。阅读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求接受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并以此为契机获得理解。这种“对话—理解”模式在广义上可以视为主体之间的交流,它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本的意义生成于读者的感知,而阅读感知活动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活动,是一种创造性产生文本意义的过程。从现代解释学和接受美学出发,可探究出一种新的平等对话型的阅读感知理念,同时亦可对对话型阅读感知活动的美学基础、平等的对话关系和创造性的对话方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自,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权与话语权,学生没有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被物化和客体化了,而在"对话式"语文教学中,教学与学生之间不在对象性活动中的那种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往关系,而"主"与"主"关系,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与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学生,教师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话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地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引导与分析,重在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课堂提问。现代阅读学认为,“问题驱动”是使学生进入主动阅读状态的必要条件。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悬念般的阅读期待进入阅读过程,不仅能够增强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推理及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阅读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与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比较,阐述了构建研究性阅读的教学平台,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找出相关文本的比较点、权威论争的延伸点及内在关系的交织点;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四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从而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合适地倾听、合适地言说.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昭示民主、平等,促进交流、沟通;生生对话,敞开、接纳、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超越、生成;自我对话,凝神关照、批判质疑、感悟思考、反思重建.  相似文献   

10.
文学文本是一个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多元价值系统.作者创作出的文本还只是一种处于潜势的文本,经读者的审美阅读与阐释,其意义才得到显现.文学接受的过程可以说是作者赋义、文本载义、读者释义的统一,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学文本为载体的读者和作者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和作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在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可见,教学原本就是各种形式的对话组成的,而这其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对话,主要表现为学生回答问题及教师的引导点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言语育人"与"育人言语"的统一,对话,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中,对话方式体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对话"教学旨在创设民主、轻松、群体参与的课堂氛围,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英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应该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带动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要求虽然更高,但基础仍然是阅读--尤其是对于英语原著的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感增强,听说读写的各方面能力也会水涨船高.这种将阅读作为基础和核心的"阅读中心法",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进行着信息交流与反馈,是一种交际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而又准确地获取信息,完成阅读理解任务,作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入手,通过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能运用自如,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诗学接受论看来,由于主体因素的必然介入,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感受到的作品艺术形象.其实是对作者以文本形式表现的作品艺术形象的假定性存在的一种必然超出,此即所谓得象外之象;同样,读者在阅读中所真实体验到的作品审美意蕴.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主体与创作主体的一种对话或交谈,而是更上一层地进入了阅读主体的一种自我体认与理解的境界,此即所谓得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章学阅读教学法与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比较,阐述了构建研究性阅读的教学平台,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找出相关文本的比较点、权威论争的延伸点及内在关系的交织点;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三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四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从而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合适地倾听、合适地言说。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自主阅读意识;倡导对作品的多元解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栽培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质疑探求的好习惯;展开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搭建和谐民主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一种交流结构,但到了现代,后结构主义者认为作者死了,接受者不存在了,否认文学是一种交流方式。而从叙述学的角度看,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作者与读者是一种对话关系,叙述即交流。所以,否认文学是一种交流结构的观点是一种学院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字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件难事.古今中外许多翻译家和理论家提出不少切合本国语言实际和阅读欣赏习惯的翻译理论及其方法,有的侧重于忠于原著,有的偏向于富于艺术性的"再创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从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之不可避免及其对于不同民族文学交流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学华 《科技资讯》2012,(16):192-192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记叙文阅读中常用的一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