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博物馆管理员们也不得不面对很多新的问题,他们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本书中收录的若干文章着重讨论了有关博物馆管理员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国至今,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钢琴艺术在探索中逐渐成长,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在回顾21世纪前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进行概述,并试图评析其研究缺失。 相似文献
3.
文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9,(Z1)
培养面向21 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 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 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从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审美意识及智力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等三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4.
从前卫艺术看新世纪的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藻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1):93-98
光怪陆离的前卫艺术不论艺术界还是学术界怎样评说,但是它依然给我们新世纪的美育以如下启迪:弘扬创新精神,磨砺理性思维,养成开放意识,坚守自由节操,从而向我们生命承受限度逼进、应有的深度掘进、涉猎的广度推进和理想的精度递进,以此使我们的个体生命获得一次全新意义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3):21-24
艺术命名的源起为艺术创造;艺术命名的过程为发现和赋予意义;艺术命名的结果为命名艺术及其样式表现。艺术命名,要把握艺术创造的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认知艺术命名过程中的追认性、艺术及其样式表现的差异性,从而为艺术命名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6.
7.
9.
艺术生产理论不是本雅明的思想专利,但他的理论有其独特性。本雅明认为,作为艺术生产力的艺术技巧是艺术革命的动力和源泉;作为艺术生产者的艺术家,应主动自觉地采用新的艺术技巧,推进艺术革命;作为艺术消费者或观众应成为艺术生产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0.
吴焕加 《科技导报(北京)》1994,(1):30-33,37
20世纪世界建筑艺术ArchitectureArtinthe20thCentury¥//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100084)20世纪即将结束,在这个世纪,建筑思潮汹涌激荡,擅变迅速;建筑流派五花八门,多元并立;建筑艺术不断翻新,奇峰迭起。... 相似文献
11.
刘万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5):473-476
从广义城市化角度出发,经反复对比和论证,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城市人口己达2.72亿人。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和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这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 2 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展望了 2 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者认为在 2 0世纪 ,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并将在 2 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展望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后基因组时代的农业生物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概括地论述了20世纪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所依托的理论和技术,并对上世纪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物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作者认为:21世纪的农业生物技术将以后基因组时代为特征而获得巨大的发展;作者还全面展望了在后基因组时代的新世纪中,农业生物技术将取得的革命性的成就、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创建和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更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2):91-94
对21世纪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素质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未来社会,要编辑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期刊,青年编辑除具备编辑的一般素质要求外,必须具备:高学位,双学历;懂微机,会排版;勤写作,善交际。 相似文献
15.
黄润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Z1)
本文从大环境的观点,论述了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地质环境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从学科的角度提出了面向21世纪我国环境地质领域的主要问题、应发展的关键技术及理论,并对成都理工学院环境地质部级重点学科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姚安泽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0,(2):13-19
本文提出用科学方法正确认识过去 ,勇敢面对现实 ,科学把握未来 ,以正确回眸 2 0世纪社会主义 ,确认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科学把握 2 1世纪社会主义的走向 ,确认历史大趋势为 2 1世纪中国强国之构提供了难得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机遇 ,分析了 2 0世纪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性质和原因 ,阐述了 2 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灿烂的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详细地论述了21世纪人才的特征,即:具有应变创新能力、通用复合能力、开拓实干精神和协调合作精神。深刻地阐述了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较好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8.
针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音乐院校图书馆面临的网络化数字化的严峻挑战,馆员应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知识架构、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和较好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素质,以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对于艺术类人才的广泛需求,艺术类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如何在确保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其政治进步与全面成长,从而真正实现艺术服务于社会,这就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世涛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