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萘系高效减水剂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萘、浓硫酸、甲醛等为原料,经磺化、水解、缩合等步骤,制备了混凝土高效减水剂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物料比、磺化温度、磺化时间、缩合温度、缩合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处理对两种木麻黄单宁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的烘干温度(40、60、80、105℃)条件下,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中可提取的总酚、可溶态缩合单宁、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枝木麻黄在60℃时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细枝木麻黄在80℃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粗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80℃时有最大提取量;细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60℃时有最大提取量.两种木麻黄的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和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本实验为进一步探讨干样中单宁的最适提取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ω-甲酰基莰烯与甲基烷基酮的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出了主要得到甲基缩合产物或亚甲基缩合产物的合适条件,合成了9种缩合产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不同干燥条件以及-20℃冰冻条件下乌叶荔枝果壳中缩合单宁可提取量,并对乌叶荔枝和兰竹荔枝果壳和果核中的缩合单宁含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4种不同条件下得出的缩合单宁含量具有显著差异,-20℃冰冻条件下的样品与鲜样缩合单宁含量差异不明显(p=0.562),而25、45和105℃烘干后得到的缩合单宁含量与鲜样存在明显差异(p<0.01),与鲜样相比,缩合单宁含量分别降低了37.09%、63.75%及85.47%.乌叶和兰竹两个品种的比较结果:乌叶荔枝的缩合单宁含量高于兰竹荔枝.结果表明,-20℃冰冻保存是一种较好的贮存荔枝壳和荔枝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苯妥英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苯为原料,通过缩合、氧化、关环缩合等多步合成苯妥英钠。  相似文献   

6.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对桉树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估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对桉树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对8个桉树主要栽培无性系幼树单株单梢低虫口接种桉树枝瘿姬小蜂,诱导桉树生化反应,测定了接种前后桉树叶 片、叶柄、嫩茎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叶柄和嫩茎(p<0.01);接种前,感虫无性系与抗虫无性系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差异显著(p<0.05),或极 显著(p<0.01);比较接种前后,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大幅度升高(p<0.01),叶柄和嫩茎含量变化均不显著;接种后,感虫无性系与抗虫无性系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  相似文献   

7.
研究莰烯醛与甲基烷基酮的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的影响,找出得到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或亚甲基缩合产物为主要产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秋茄(Kandelia candel)胚轴阴干过程中单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成熟胚轴进行30d阴干处理,每隔3d测定含水量、总多酚、可溶性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和纤维素结合单宁.探讨了缩合单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胚轴含水量由最初的60.36%以线性模式减少到45.38%,保水抗旱能力较强;2)干旱处理过程中的繁殖体的总多酚的含量在12.13%~15.49%之间,变化不显著,这与叶片等凋落物酚类物质迅速被淋溶、氧化和分解不同,酚类物质在完整的有生活力的胚轴中得以保存,可溶性缩合单宁因为与蛋白质及纤维素结合,转化为结合的缩合单宁;3)与蛋白质结合的单宁在阴干处理18d后迅速增加,活的植物组织具有某种机制阻止单宁与蛋白质结合,随着胚轴的失活,这种机制也逐渐解除.纤维素结合的缩合单宁变化与蛋白质结合的缩合单宁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P区元素含氧酸及其盐的缩合性规律,分析讨论了引起含氧酸及其盐的缩合性差异的原因.含氧酸的缩合性程度决定于几个因素:弱的酸性和dp键强度,低的氧原子与中心原子间的作用能及中心原子低的电负性,易使含氧酸缩合.  相似文献   

10.
黑荆树皮中缩合单宁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高压蒸煮法从黑荆树皮中提取缩合单宁,探索了它们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微波法是提取缩合单宁的最佳方法.用IR、UV、TG-DTA分析和XRD分析对微波法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缩合单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By statistically analyzing the condensation process and reconsidering the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for condensation and evaporation, we first presented a completed theoretical formula of the condensation coefficient. Namely, the unknown parameters contained within the transition stat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condensation coefficient are determined. The condensation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from this formula agree well with those fro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With this formula, the classical expression of the condensation flux developed from the gas kinetic theory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ondensation flux.  相似文献   

12.
板式换热器中蒸汽凝结换热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板式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换热试验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取蒸汽完全凝结和部分凝结两种典型工况下的换热和压降特性.且就板式换热器中蒸汽凝结过程的换热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一个在板片槽道中蒸汽凝结换热系数关联式.并推荐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蒸汽凝结换热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潘阳  胡桃元  王修伟 《江西科学》2000,18(4):214-220
根据冷凝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冷凝模型的解。根据冷凝过程的特点,将其分为液膜形成段和液膜成型段;并对蒸汽的不同流向,以及影响界面切应力和冷凝过程的主要机制和因素,如反映蒸汽速度对界面和冷凝影响的相对速度比B,表征由传质引起动量传递的因子U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就本文解与努塞尔解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研究确认了将普通型板式热交换器用于水—水蒸汽凝结放热具有显著节能效果。分析了在板式热交换器中,在水蒸汽的高速流动下水蒸汽凝结换热系数与蒸汽流速、蒸汽压力、冷凝温差之间关系,获得了求解凝结换热系数的关联式,也分析了顺、逆流对压降及水蒸汽凝结放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均质表面上的单个球缺形液滴换热模型和液滴通用尺度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液滴分布和凝结换热特性,得到了圆形径向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上的滴状凝结换热计算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壁面过冷度、接触角梯度、工质物性等参数对梯度表面能材料表面滴状凝结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三角形微通道中环状冷凝的一维稳态模型,给出了等边三角形微通道中环状冷凝过程的液相毛细半径沿轴向的变化曲线.计算发现,在等边三角形微通道中,气液界面毛细半径先沿程急剧增加,然后趋向平缓,最后再急剧上升,且毛细半径的平缓段占据了绝大部分冷凝段总长度.在接触角和通道热流密度较小或者通道水力直径和入口蒸气压力较大时,冷凝段长度较长.在冷凝过程中,流速和液相压力沿程变化剧烈.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三角形微通道环状冷凝机理,并能用于估算冷凝过程的部分参数,为进一步推导更完善的微通道冷凝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异相凝结与同相凝结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凝法气溶胶发生技术中,异相凝结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的单分散性,同相凝结则会降低其单分散性,因此,如何避免同相凝结的发生从而提高气溶胶的单分散性是技术的关键。该文利用蒸发冷凝法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调节凝结核浓度和蒸气压,研究了异相凝结和同相凝结的生长规律,并重点研究了2种凝结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凝结核浓度高于某临界值时,异相凝结可以抑制同相凝结的发生,并且在不同的总流量和蒸气压下,凝结核临界浓度值均在1.0×106个.cm-3附近。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Determination ofthe total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sfor the convection of gases containing acondensable vapor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interesting topic,since this kind of heat transferprocess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utilizationof waste or low temperature energy.The recoveryof low temperature energy is an importantenvironment issue.With condensable vapor,the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s greatly increased by thecondensation of the condensable gas (water vapor)in flue ga…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圆周S1上连续自映射f,P(f)≠的如下结果:(1)如果x∈W(f)-P(f),则x的轨道是无限集;(2)f的每个孤立的周期点都是f的孤立非游荡点;(3)f非游荡点集的每个聚点都是f的周期点集的二阶聚点;(4)f的ω极限点集的导集等于f周期点集的导集;f的非游荡点集的二阶导集,等于f的周期点集的二阶导集.  相似文献   

20.
元坝地区长兴组气藏属于超深类高温、高压、高含硫的三高气藏,目前生产制度下的井底温度、压力条件远高于硫元素固态熔点条件且即将低于酸气析出硫的临界条件.因此在较长的生产过程中,井底温压条件下酸气析出硫呈现液态.现有的硫析出模型均建立在等温储层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储层温度分布对酸气液硫析出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测试数据建立了非等温液硫析出及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等温储层和非等温储层液硫析出的差异性.结果 表明:相比于恒温储层,储层到井筒之间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酸气中液硫析出提前发生;不考虑储层-井筒温度的分布情况,将会低估液硫析出的压力条件;储层等温分布条件下的液硫析出范围计算结果偏小,储层-井筒温度的非均匀分布会加剧近井附近的液硫沉积量.高含硫气藏储层到井筒之间的温度分布对硫析出条件、析出范围、析出量的影响明显,应当充分考虑储层温度的分布特征,不可以"等温储层"的假设来简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