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述海积土形成、分布,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分析以前海积土分类中存在问题。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的分类指标,建议在初育土纲、土质初育土亚纲中增设海积土土类,然后根据土壤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的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亚类。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新的土壤分类和实地调查,论述了在南五台成土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粘化、钙积等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山地钙积褐土、山地粘淀棕壤等五亚类、相关亚类所构成的土壤垂直地带谱,以及各亚类主要的性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Fuzzy聚类分析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福建山地土壤为例,进行土壤分类研究。首先对20项土壤理化特征在计算机上进行Fuzzy聚类筛选,确定粘粒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等12项有代表性的土壤指标为分类指标。并据此对福建山地土壤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草句土、黄壤、草甸黄壤、红壤、黄红壤、红黄壤和变性土7个类型。同时提出了分类鉴别方法——加进标准样本的Fuzzy聚类分析法和福建山地土壤分类鉴别的计算机软件。研究结果表明,Fuzzy聚类分析法在土壤分类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紫色土的成土特征与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色土是浙江省低丘土壤中的重要土壤类型。研究紫色土成土作用和特征表明:紫色土土壤发育深受地质母岩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无论是剖面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养分基础等方面都继承了母质或母岩的特征,并且与同条件下基带土壤-红壤差异甚大。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方法分析广西涠洲岛1号剖面(离火山口水平距离约200m)和2号剖面(离火山口水平距离约1600m)沉凝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的理化性状,用不饱和聚醛树脂-丙酮混合液浸渍固化原状土样,切片后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土壤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剖面土壤的微形态特征明显不同,而且与同地带的砖红壤的微形态特征也有很大差异。据此及土壤的其他性状,我们认为将涠洲岛陆岛上的土壤全部划归为砖红壤是不合适的,建议将1  相似文献   

6.
新疆土壤种类很多,分类内容相当庞杂。从土类到变种颇为纷繁,同土异名,异士同名者时常出现迄,今尚无一个比较好而完整的分类单元的性状特征及其划分指标可以遵循。土壤学是发展农、林、牧业的基础科学之一,理应将土壤学知识与农、林、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但是,过去土壤分类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之土壤学的研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不同地貌类型土壤剖面理化特征及盐分离子组成的差异,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3种典型地貌类型(冲积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干三角洲)为研究对象,方法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和室内测定,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壤0~100 cm理化性状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由冲积洪积扇缘、冲积平原到干三角洲...  相似文献   

8.
采用Landsat5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之潜江市为试验区,探讨同一遥感信息源下对不同等级的土壤分类的尺度匹配性.以Landsat5 TM遥感影像和两个级别的土壤类型图(土壤亚类及土属)为基础数据,集成主成分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等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多种影像特征建立土壤分类特征数据集;采用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对潜江市不同级别的土壤分别进行遥感分类;并利用混淆矩阵方法对分类结果分别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属的总体分类精度较高,达到92.79%,Kappa系数为0.919 5;土壤亚类相对较低,总体分类精度只有84.71%,Kappa系数为0.820 1.可见土壤遥感分类具有显著的尺度适宜性特征,在两个级别的土壤分类实验中,Landsat5 TM更适宜土壤的最基层的土属类型划分.在土壤遥感分类时,应首先探讨土壤类型等级与遥感影像的尺度匹配性.  相似文献   

9.
浅析武夷山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的理化性质反映了土壤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特征,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大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土地初级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针对武夷山地区6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方法,对6个剖面土壤基本性状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武夷山山地土壤理化性质在垂直高度上呈现明显的地区分异:1)随着海拔的逐级递增,土壤A发生层厚度也随之递增;2)根据前苏联土壤质地分类,武夷山山地土壤总体上是属于壤土,但各个剖面由于成土环境的不同,土壤质地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海拔的逐级递增,土壤质地从中壤土向轻壤土、砂壤土逐渐过渡;3)武夷山山地土壤的pH值大致在4.2~4.5范围内,其土壤类型属于强酸性土类;4)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总体上也随着海拔的逐级递增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涂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并参照国内外土壤的最新分类成果,拟出海涂土壤的系列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利用这些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我国海涂土壤进行了定量化系统分类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提出大连地区土壤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大连地区的土壤资源进行了分等划级。评价采用等和型两级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评价因素和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值。根据模糊聚类结果,将大连地区土壤资源划分为8个土壤质量等和6个限制型,揭示了大连地区土壤质量的递变规律,并提出了加速土壤正向演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我国主要类型土壤出硼的含量分布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讨论了硼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迁移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指出在酸性淋溶条件下有机质对硼未表现出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是诸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准确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对我们实施的各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它也是生态效益的一个重要衡量因子。本文简要介绍林地土壤水分的入渗性、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和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各种土壤酶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密切相关;施肥对土壤酶活性有着明显的影响,用酶活性的总体进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孙晓丽 《科技信息》2011,(17):I0057-I0058
方法采用硝酸——盐酸混合试剂热分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1],砷的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3.1%~5.5%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5%-105%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土壤资源信息系统(RSRIS)的建立与应用,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管理与应用自动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二.本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立足于AST286的绘图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 等基本软硬件环境,通过高级语言和数据库通讯的工作方式,建立了微机区域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查询、增加、更改、统计、打印各类土壤信息和自动绘制各类土壤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层取样比较不同栽培年限苜蓿地土壤主要养分及在土体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栽培年限苜蓿地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种植时间的长短对土壤主要养分分布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表现是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对土壤主要养分分布影响越大.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长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H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长而略有降低,随土层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加,但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是指土壤生态系统持久地维持和支持其内在组份、组织结构和功能动态健康及其化发展的各种能动性的总和,它是由生态整合性、自维持活力、抵抗力和自组织力所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土壤生态系统持续性是由系统自身的组份、结构和功能动态来体现的。因此,对系统组份、结构和功能动态的认识和评价研究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森林重建对退化红壤结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西省泰和县严重退化红壤为研究对象。于1991年采取不同模式重建森林,2001年调查7种不同重建模式的土壤团聚结构及孔隙状况指标,研究森林重建对退化红壤土壤结构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模式重建森林对0~40cm土层内团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阔叶纯林模式的土壤团聚结构优于针阔混交林模式,并且都优于针叶纯林模式;(2)重建森林对土壤孔隙状况也有一定影响,孔隙状况最好的是枫香与湿地松行间混交林地,最差的是湿地松纯林林地;(3)对不同模式重建森林土壤结构稳定性(0~40cm)的综合评价,优劣顺序为:木荷纯林模式>枫香纯林>马尾松×枫香株间混交模式>湿地松×枫香行间混交模式>中等栽植密度晚松纯林模式>湿地松纯林模式>高栽植密度晚松纯林模式。因而可以得出,对于严重退化红壤,在10a内能改善土壤结构的优良森林重建模式是阔叶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