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动力触探仪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动力触探指标-触探击数在应用中的不足,指出使用动阻力作为动力触探指标可以克服采用触探击数的不足,使得不同规格动力触探仪所得成果具有可比性、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新近发现的萧县黄土剖面是关于淮河北部地区黄土堆积的初次报导.野外观察表明,该剖面可划分为4层古土壤和4层黄土.对该剖面磁化率测量表明,该剖面的磁化率曲线与古土壤一黄土系列有着高度的一致性.9个磁化率阶段的划分,说明磁化率测量比野外观察更能反映物质组成和古气候的细微变化.磁化率曲线峰谷变化的特征暗示该剖面堆积过程中气候转型事件的存在,这一剖面的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缺少黄土堆积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将塬堡剖面15万年以来的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与其它气候记录信息如孢粉、有机质含量、粒度、CaCO3含量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十分吻合.文章还运用吕厚远的黄土磁化率关于降水、温度的回归方程,推算塬堡地区的古温度、古降水,其结果也较为理想.但是,黄土磁化率随地区而异,还随埋藏深度发生变化,因而利用黄土磁化率定量地恢复古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静力触探曲线是一种常见的原位测试图形,由于该图形的不规则性及复杂性,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对它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对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尺度测量实验,着重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触探曲线是分形曲线,曲线分维成为反映曲线复杂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曲线分形维数与地层力学性质及硬层与软弱夹层数目密切相关,是地层沉积环境,沉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5.
结合光释光测年和文化遗迹的断代技术,在系统测试甘肃天水师家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磁化率和粒度基础上,分析天水黄土-古土壤的沉积学特征和成壤演化特征,揭示天水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师家崖剖面是典型的风成堆积的黄土剖面,全新世剖面中粒度组成主要以粗粉砂(16~63μm)和细粉砂(2~16μm)为主,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4.9%、20.3%,其次为黏粒和砂粒;粒度参数显示,粒度组成较均一,分选性较好,峰态呈中等,偏度属正偏型.黏粒、细粉砂、黏粒/粗粉砂和磁化率在古土壤层出现高值,在黄土层为低值;而粗粉砂变化趋势相反.天水地区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全新世早期(11 500~8 500 aBP)气候温凉;全新世中期(8 500~3 100 aBP),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但并不持续稳定,其中7 000~6 000 aBP出现气候波动;全新世晚期(3 100 aBP以来),气候又进入一个相对温凉少雨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动力触探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本文着重分析了有效应用和正确分析动力触探曲线特点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南滨海地区第四纪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测量和分析,发现该区马兰黄土的磁化率值不高,反映了该区晚更新世受末次冰期影响,气候条件干冷,黄土粉尘沉积速率快,成壤作用微弱;时间更早的离石黄土磁化率值偏高,反映其成土环境较为温暖潮湿,黄土粉尘堆积速率慢,成壤作用好。磁化率曲线的波动变化反映了古气候发生多次旋回变化;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的指示了干冷、暖湿气候的交替,也对应了冬季风、夏季风的交替变化。根据磁化率值对古气温和古降水量的回归计算得到古气温应介于5.85℃~13.0℃(+1.5℃),古降水量介于403.22mm~735mm,其标准都低于当今水平。反演辽南滨海地区中、晚更新世时期的黄土沉积环境是比较干冷的,并且经历了多次的小规模的干冷、暖湿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8.
匡娟  张成君  杨奇丽 《甘肃科技》2007,23(8):103-104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开始利用不同方法建立磁化率气候转化函数,重建古降水量和古温度。但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成因机制一直在争论中,而影响磁化率变化的因素很多,要对磁信息进行准确的提取,须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新疆博乐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新疆博乐黄土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和粒度测量.结果表明:博乐黄土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含有少量针铁矿和赤铁矿.亚铁磁性矿物主要以多畴、假单畴颗粒为主,反映了这一地区极弱的成土作用.磁化率与粒度呈现良好正相关关系,与黄土高原的情况相反,说明干旱地区的黄土磁学性质主要受原生磁性矿物控制,磁化率可作为搬运风力和源区变化的代用指标.黄土磁化率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意义,在将之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时需要非常谨慎.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居民点为小型建筑物的特点,通过PANDA动力触探这种新型轻便动力触探仪在农村移民点工程地质勘查中与工程地质测绘同步进行的应用,实时地对建筑物场地土壤进行分层及岩土界面的确定,并计算出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对各居民点建设场地适宜性等级划分与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伊犁盆地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伊犁河谷海拔高度不同的两个晚更新世黄土剖面磁化率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位于海拔1400 m处的库尔德能布拉黄土剖面,其磁化率特征与黄土高原黄土相同,而海拔850 m处塔勒德黄土剖面的磁化率特征则与黄土高原相反.对两个剖面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造成两个剖面S1古土壤磁化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末次间冰期土壤发育时期前者降水量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西安黄土的新型旋转触探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静力触探在我国的发展与局限,并对西安黄土进行了新型旋转触探仪的室内试验研究.通过锥尖阻力的变化分析,认为探头阻力在触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触探速率、探头的尺寸(锥底面直径)和土性指标等.试验结果表明,旋转钻进能有效提高设备在坚硬黄土中的触探能力,为静力触探在硬质地层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中部连续的风尘堆积黄土-红粘土序列,蕴含着东亚季风演化与高原隆升等重要的古气候与构造信息.结合已有的古地磁年代,根据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变化进行了划分,共划分I(8.1~5.6 MaBP)东亚季风的初显期、Ⅱ(5.6~4.8 MaBP)东亚夏季风开始增强期、Ⅲ(4.8~...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土磁化率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红土,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和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磁化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南方红土磁化率的研究表明,母岩和磁性颗粒物的粒度是控制红土磁化率变化的主导因素,而有机质和风化过程的存在使这种控制过程更加复杂.利用南方红土磁化率来进行古环境的重建和恢复目前争议较大,对红土形成机制及此过程中磁性矿物变化过程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解决这一争议.南方红土磁化率研究的系统化、定量化及标准剖面的建立是磁化率在南方古环境演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临夏塬堡黄土剖面的土壤地层界线MIS1/2、MIS3/4的年龄作为节点控制年龄依据.MIS1/2,MIS3/4年龄的获取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南京葫芦洞石笋所测气候事件年龄,即MIS1/2为11.5ka B.P.,MIS3/4为59.8ka B.P.,将这两种气候事件年龄组成3种节点年龄控制模式,即模式1:0—59.8ka B.P.;模式2:0—11.5ka B.P.和11.5—59.8ka B.P.;模式3:11.5—59.8ka B.P.分别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运用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计算研究剖面各个层位的地层沉积时间,并将计算的相同层位年龄进行比较,同时将AMS14C,OSL测年,YD,H事件年龄与利用3种模式作为节点控制年龄计算的相应层位的年龄进行比较,结合剖面岩性和气候阶段分析研究后发现,磁化率年龄模型和粒度年龄模型均存在不足,但在冰期或间冰期内,选用较准确的控制年龄作为节点,用磁化率或粒度年龄模型高分辨率确定的地层沉积时间均较接近地层沉积的实际年龄,但就两种年龄模型的相对精度和准确性而言,磁化率年龄模型更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6.
对镇江下蜀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化率测试,并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2以来下蜀黄土磁化率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首次在下蜀黄土记录中发现了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5a,5b,5c,5d和5e亚阶段的波动特征;下蜀黄土S2磁化率记录则可与深海氧同位素7阶段进行细节上的详细对比。对比揭示,最近20多万年以来,下蜀黄土堆积区对全球古气候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同时,下蜀黄土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在某些阶段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可能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化效应与东亚古季风气候影响的叠加作用。镇江下蜀黄土剖面能获得精度较高的全球变化信息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貌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444份,分析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祁连山及周边地区地层沉积物磁化率的研究成果,探讨沉积物磁化率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磁化率与经度相关性较高,以97°~98°E为界,东侧磁化率主要受控于亚洲季风;西侧受控于西风环流,磁化率受风力或者风沙输送影响,与物源有关.地层沉积物磁化率在不同环流系统中意义存在差异,亚洲夏季风控制区沉积物磁化率与气候湿润程度呈正相关,西风模态核心区反之,过渡区沉积物磁化率对气候的响应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演化多与黄河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在分析鲁西南南四湖DS2孔沉积物磁化率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记载资料,探讨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湖泊沉积物响应.2400aB.P.左右南四湖地区环境演变出现明显的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曲线显示黄河泛滥开始影响该区域.公元前400~公元170年与1200~1870年期间是黄河影响DS孔湖泊沉积的主要时期.2400aB.P.以前南四湖地区的独山湖一带湖泊尚未形成.推测当时为泗河、城河冲积扇前缘的洼地.13世纪以来为保证运河漕运进行的人类活动与黄河泛滥加速了现代南四湖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方协庭 《科技信息》2007,(33):291-293
近几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静力触探。这些新的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层的孔隙水压力、传导率、污染物性状、温度、影像、动力参数等特性。国外已将之大量应用在环境岩土工程领域,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很少涉及。通过国内外的一些工程实例,介绍了CPT在垃圾山边坡稳定、地下污染物特性确定以及土动力特性等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的应用,为国内解决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全面、准确地评价环境岩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壤频率磁化率与矿物粒度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土壤频率磁化率(xfd)与磁性矿物颗粒大小的关系及其环境意义进行了讨论.频率磁化率主要反映超顺磁性(SP)—稳定单畴(SSD)过渡态磁性颗粒的数量,对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土壤成因磁性矿物具有指示作用.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土壤表现为随风化成土作用的进行SP和SSD颗粒逐渐增多,其xfd和非滞后剩磁(ARM)逐渐增大,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大.统计分析证明,土壤磁化率与xfd和ARM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的xfd与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认为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与xfd有相同的环境意义.根据DCB处理的磁化率损失量分析可将xfd 10%作为土壤中存在相当数量SP颗粒的指标.对xfd在环境变迁、古气候演变、土壤性态、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及其潜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