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科技》2011,(8):19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前身为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创建于1959年,是中科院最早建立的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之一,1980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武威成立所机关,现搬迁至兰州,是甘肃唯一从事荒漠化防治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院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技》2011,(8):192
刘世增.博士,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20多年来,一直在风沙一线从事荒漠化防治和荒漠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多年来致力于沙区生态经济型植物和濒危植物的引种驯化、选育栽培和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迁地保存了20个沙区濒危植物种。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F0002-F0002
王继和,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30年来,一直在风沙第一线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他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主要造林固沙树种和沙地水分平衡,引种选育成功了数十种固沙造林植物,为荒漠区大面积固沙造林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1993年,首次将持续农业理论体系引入到我国沙漠综合治理中,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2005,21(3):i002-i003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建立的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甘肃沙区,研究和推广防治风沙危害和控制土地荒漠化的技术措施,探索荒漠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途径,为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乃至沙区农、林、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西北部靠近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有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四个县(市)属于荒漠化危害区,沙化土地面积47多万公顷。1994年起,沈阳市林业局对康法地区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全面规划,同时把新民、辽中的16个乡镇也划入康法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制定了《沈阳市康法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多年来,围绕防风固沙绿化沈阳的工作中心,林业工作者不断创新和推进辽蒙边界带防风固沙生态建设工程,为沈阳市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6.
新疆土地荒漠化灾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研究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孕灾机理及过程,建立土地荒漠化灾害扔监测及预警系统,对于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的土地荒漠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土壤盐渍化、土壤风蚀、土地沙漠化等是重要的几种荒漠化类型。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为例,该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面积百分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86.98%,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94.78%。受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与荒漠化相关的灾害主要发生在4个地理区域,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荒漠化及其灾害的综合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7.
<正>选地、整地:适宜选沙土或半流沙荒漠地带,以土壤呈中性或偏碱性、阳光充足、雨量小、排水良好、昼夜温差大为佳。可利用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琰 《科技信息》2007,(34):325-325,279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一片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1.25亿亩,素有"北国碧玉"、"牧草王国"之称,不但是我国最重要优质的天然牧场和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与大兴安岭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尽管植被保护相对完好,但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治理。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该草原中的砂质草场已大面积发生荒漠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沙漠化的成因。认为沙漠化的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对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2009,25(13):I0001-I0001
6月15日,2009年度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举行。由甘肃省情报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对申报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10.
植被恢复工程是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西北广大的荒漠化地区防沙治沙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结合区位实际,实事求是,努力寻求植被修复的良方,用先进理念与科技手段为植被修复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是我们做好生态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汪永红  刘学录 《甘肃科技》2010,26(9):166-169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广大荒漠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土地的荒漠化过程和防治中有许多构成要素,从小尺度而言,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主要的,但是人类活动又抑制着土地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2.
13.
康锴 《科技信息》2013,(6):79-80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不仅面积大,而且发展变化也大。在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例如,北方地区与荒漠化密切相关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河流泥沙含量高、河流淤积,尤其是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悬河已经成为我国心腹大患;同样,与风蚀荒漠化有关的沙尘暴地质灾害,也受到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2000年2-5月西北、华北连续发生12次扬沙;2001年元旦北京等地出现沙尘雨雪天气,机场一度关闭;2002年4月19日华北出现近年来最强的沙尘暴,沙尘吹扬到南方,上海降泥雨。2004年3-4月,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近10次沙尘暴。总之,土地荒漠化不仅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弃耕、地质灾害频繁,而且造成的生态难民以及贫困人口的增加,更是难以计数。与土地荒漠化有关的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高达540亿元《(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课题组,1998)。卢琦等(2002)估测的结果是,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年,平均每天损失1.76亿元。其中:水力侵蚀400亿元,风力侵蚀36亿元,盐渍化及有机质丢失造成的损失约186亿元,因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3亿元。荒漠化及其衍生危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约2889亿元/年。  相似文献   

14.
张新时,1934年6月30日出生,山东省高唐县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森林系,198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学与系统学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资源学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专业外语教学情况,提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专业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22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种群生态前沿论坛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论坛以"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国家需要"为主题,由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山西省植物学会、山西省生态学会、山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  相似文献   

17.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土地的荒漠化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贫困,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一些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柯仁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长期在中国进行博物学实践活动,对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的发展十分关注。20世纪20年代左右,他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由田野考察转向文字写作和学术团体,于1923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第二年成立中国科学美术学会,学会与杂志有效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本文主要以苏柯仁传记、美国克拉克艺术研究所图书馆藏书信、《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及民国相关报刊等文献资料为基础,对苏柯仁工作重心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还原杂志和学会的创办、发展及转变过程,并结合时代背景与外国人在华科考引发的争论,探讨苏柯仁的观点,分析引发争论的原因及杂志特征。  相似文献   

19.
陈芳清,男,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三峡大学“三峡学者”,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三峡大学湖北省生物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三峡大学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彦 《甘肃科技》2016,(15):38-40
新常态下,我国荒漠化治理也步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大数据的出现及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为我国荒漠化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对我国荒漠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大数据的内涵,特征,梳理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思路,然后讨论了大数据助力我国荒漠化治理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当前形势下基于大数据的荒漠化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