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对改进的OPTA算法和指纹细节特征点提取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针对改进的OPTA算法产生的细化不全和毛刺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的消除模版和矫正消除模版;针对指纹细节特征点提取算法产生的大量伪特征点问题,提出了边缘信息判别法,有效地去除了边界伪特征点。实验证明,本文的方法简单快速,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使用Poincare Index与复数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指纹奇异点的方法。首先,使用Poincare Index方法提取指纹图像奇异点,由于Poincare Index易受噪声干扰而提取伪奇异点,使用复数滤波检测备选奇异点的邻近区域,判断该奇异点的可信程度,从而确定奇异点。该方法消除了Poincare Index对噪声敏感、容易提取伪奇异点的缺陷,也弥补了复数滤波无法准确找到奇异点位置的不足。通过实验验证,用该方法提取指纹奇异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尺度交互的方法提取了图像的特征点,并以特征点为圆心的圆盘中选取部分伪Zernike矩嵌入水印.仿真试验证明,这种基于图像特征点和伪Zernike矩的第二代水印算法.可以抵御剪切攻击和旋转攻击,对频域操作也具有一定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复制移动篡改JPEG图像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图像的复制移动篡改,提出基于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特征匹配与块伪影特征矩阵因子(Blocking artifact characteristics matrix factor,BACMF)的篡改区域快速自动探测与定位方法。首先,应用SURF算法提取待检测图像的特征点和特征向量并进行特征匹配,估计匹配对之间的仿射变换参数并消除错配;然后,通过仿射变换找出趋近完整的复制移动区域;最后,根据各区域的块伪影特征矩阵因子区分复制移动区域中的被复制区域和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复制移动篡改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特征点提取算法中存在伪角点和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特征点匹配率低,并且影响图像配准精度和速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投票策略的特征点提取算法.算法通过选举人投票选举出最强特征性点集,有效去除伪角点.点集中的特征点满足多重准则,特征性强度高.依据坐标选举,保证了特征点定位的准确性.在发生相似变换、亮度变化和加噪的情况下对大量图像进行了特征点提取和匹配实验,并与传统的特征点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特征点具有更好的有效性,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噪性.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单条或者多条多径信号,都会对GPS测量造成主要的和难以克服的多径误差.多径误差的直接表现就是使得GPS接收机输入信号与本地C/A码发生器复制信号的相关曲线的峰值点发生偏移.为此,以相关曲线峰值点偏移特征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消除多径效应引起的GPS伪距测量误差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相关曲线,使其峰值点与直达信号的峰值点位于同一相关延迟点上,并使二者相关码片的宽度相等,从而消除延迟锁定环(DLL)的跟踪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边缘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进行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常用来检测信号的奇异值,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图像所有边缘的细节,但同时也会检测到一些伪边缘和噪声点.研究通过阈值消除伪边缘并给出了确定阈值的具体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分块方法确定阈值,并用该阈值来限定模值,可以得到更好的边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指纹图像中存在的各类噪声的拓扑结构,并结合细化指纹图像中细节特征点固有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滤除指纹细节伪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处理速度快,滤除精度基本可以满足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万超 《科技信息》2010,(21):J0023-J0024
电离层延迟是影响GPS卫星导航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为了有效消除该误差的影响,需要选择适当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的方法。本文在分析各修正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双频点伪距及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消除观测路径上的电离层延迟量方法,并在修正的过程中加入了检测和修复周跳的算法,提高了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指纹图的特征增强与去伪的分级处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指纹图特征增强与去伪的分级算法.对指纹的二值图进行增强,有效减少虚假细节点的出现;在细化图上跟踪并标记脊线,去除具有连接关系的伪细节点;利用指纹对偶性除去断点等无脊线连接关系的伪细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去除伪细节点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达到了自动指纹身份识别系统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因子对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了划分.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划分为5大类:光照生态类型、温度生态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土壤生态类型和生境生态类型.光照生态类型包括阳性蕨类植物、阴性蕨类植物和耐荫蕨类植物3类.温度生态类型包括热带蕨类植物、亚热带蕨类植物、暖温带蕨类植物、温带蕨类植物和寒温带蕨类植物5类.水分生态类型包括旱生蕨类植物、中生蕨类植物、湿生蕨类植物和水生蕨类植物4类.土壤生态类型包括酸性土蕨类植物和钙质土蕨类植物2类.生境生态类型分为土生蕨类植物和附生蕨类植物两大类,附生蕨类植物又分为树上附生和石上附生2类.最终得出结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的多样性密切相关,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能指示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能反映植物区系间的地理亲缘关系.文中附有生态类型图片.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引发城市地区地下水类型变化.地下水类型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及工业类型的布局,另一方面将影响城市的工农业的用水安全.以南宁市地下水的初始形成作为分析的背景值,对引起南宁市地下水类型变化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南宁市数十年来的地下水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地下水类型已从1983年的14种类型变为1990年的18种类型,与60年代单一的1型水相比,目前又增加7种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对地下水类型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无疑对城市规划及城市用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四川重庆附近地区6个亚热带草地类型的植物区系组成、植物量和植冠结构.这6个亚热带草地类型分别属于半自然样地和栽培样地的两个不同植物群落.所有的草地类型是非常明显地由5个优势种组成.这两个植物群落的植冠结构虽然有些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这两个群落结构类型却完全不同.这两个结构类型决定于优势种是禾草类或蕨类植物.植冠内部的光气候决定于植冠的结构.蒙斯(Momsi)和塞克(Saeki)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禾草类占优势的植冠中的光气候,但不能应用于以蕨类植物占优势的植冠中的光气候.  相似文献   

14.
广西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级分类法制定广西湿地的分类系统,把广西湿地系统地分为4级:第1级根据成因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第2级按地貌特征和功能分为9类,第3级按水文特征可为13类,第4级为基本级,共分为29类,其中天然湿地19类,人工湿地10类.该系统可用于广西全区、地市级不同规模和不同层次的湿地资源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保持水土,美化,净化环境,提高生态林业建设,在土石方大坝工程措施完成后,通过调查,测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临汾市汾河滩涂微域立地条件类型,分成三类,产结合实际划分成五类,根据所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对造林,林种,树种进行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华豆芫菁Epicauta chinensis Laporte 是我国的特有种,其触角雌雄差异很大,表现在感器类型和数量分布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揭示其规律对于了解该昆虫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中华豆芫菁触角感器由6类11种组成,其中毛形4种、锥形2种、耳形2种、腔锥形1种、Bhm氏鬃毛形1种、芽孢形1种,此外还有大量表皮孔存在.这些感器在触角各节的类型分布不同,数量也有差异,常常表现为雄性多于雌性;根据触角感器组成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初步推断了它们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女子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分析李颂(呼和浩特市交通学校,呼和浩特,010020)中图分类号G841,G804.85气质是决定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因素之一,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4种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多种混合型.笔者对运动员心理选材的内容及个性...  相似文献   

18.
四川农田维管植物杂草分布区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农田常见杂草原色图谱>记载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农田常见杂草中维管植物科和属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四川农田杂草有维管植物81科332属651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外来入侵杂草48种.科的分布区类型分属5个类型4个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隶属于15个类型11个变型,均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体现了本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为杂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表现出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世界分布的科属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些科属构成了四川农田杂草的主体;热带亚热带起源的植物较易入侵四川.  相似文献   

19.
 查干凹陷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构造活动过程,形成多个不整合类型.在系统划分该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不同级次层序的基础上,识别了各级层序界面的不整合类型,提出了一种新的不整合类型划分方案.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几何关系、地震反射终止形式和不整合面成因机制(构造和沉积),将查干凹陷不整合划分为2大类:角度不整合、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进一步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褶皱型、断褶型、削蚀型3种构造不整合以及超覆型、退覆型、顶超型、整一型4种沉积不整合.在这7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按照A/B-C·D代码系统划分不整合类型的新方法,将查干凹陷不整合细分为9小类:上超/整一-超覆型、上超/顶超-超覆型、上超/削截-超覆·削蚀型、上超/削截-断褶·退覆型、整一/削截-削蚀型、整一/削截-褶皱型6种角度不整合类型,以及整一/顶超-顶超型、整一/整一-整一α型、整一/整一-整一β型3种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各级层序界面不整合类型的基本分布规律是,洼陷中心主要发育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向外渐过渡为角度不整合类型,高级次层序单元(如一级层序、构造层序和超层序)界面常发育多种角度不整合类型并作为主体,低级次层序单元(如层序)界面常发育多种平行或微角度不整合类型并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长江以北刺槐的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徽长江以北刺槐标准地和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多级序与逐级控制相联系、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原则与方法,对该地区刺槐产地进行了立地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以地貌、气候、局部地形、土类及土壤因子为主要依据的三级分类系统。共划分出2个刺槐立地类型区(6个立地类型亚区)、9个立地类型组、29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