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 ,全国78%的少数民族和87 %少数民族自治(州)盟、自治县(旗)分布在这个地区 ,包括西北、西南和内蒙、广西、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的12个省(市区)和两个地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面积为668 16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 6 % ;总人口为3 64亿、农业总产值为5981 0亿元 ,分别占全国的28 0 %和18 9% ;低收入的县和贫困县人口分别占全国81%和77% ;耕地面积为0 5亿hm2,占全国的40% ;有效灌溉面积为0 15亿hm2,占全国30 %.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重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西部的基本概况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 ,全国78%的少数民族和87 %少数民族自治(州)盟、自治县(旗)分布在这个地区 ,包括西北、西南和内蒙、广西、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的12个省(市区)和两个地区。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面积为668 16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9 6 % ;总人口为3 64亿、农业总产值为5981 0亿元 ,分别占全国的28 0 %和18 9% ;低收入的县和贫困县人口分别占全国81%和77% ;耕地面积为0 5亿hm2,占全国的40% ;有效灌溉面积为0 …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拥有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西部地区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8%。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不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但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能蕴藏总量和开发水能资源分别占全国  相似文献   

4.
 西部的人口压力实际上是传统型人口的压力开发西部, 建设西部,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西部地区是指我国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0个省、区、市, 面积545.1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总面积的56.8%, 堪称“半壁江山”.截止1998年底, 人口2.85亿, 占全国人口的22.8%, 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4.55%.西部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 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 东西部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距。西部目前有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07个, 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西部共有11个省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8.7%,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5.1%,少数民族占83.6%。西部地区的生态类型十分齐全,有世界最高的山峰,最大的峡谷,最低洼的盆地,还有冰川、草甸、森林、河流、湖泊、沼泽、荒漠、戈壁……这里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如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等。这里的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也是世界少有的。西部还具有极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大西部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 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5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 聚居着40多个少数民族。这里辽阔的中华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的自然原因和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 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开发西部地区, 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中的区位差, 努力实现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是关系着我国新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现人口转型,推动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的人口压力实际上是传统型人口的压力开发西部 ,建设西部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西部地区是指我国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0个省、区、市 ,面积545.1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总面积的56.8% ,堪称“半壁江山”。截止1998年底 ,人口2.85亿 ,占全国人口的22.8 % ,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4.55%。西部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 ,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 ,东西部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距。西部目前有国家…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 ,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55 %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 % ,聚居着40多个少数民族。这里辽阔的中华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的自然原因和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 ,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开发西部地区 ,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中的区位差 ,努力实现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是关系着我国新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 ,关键在于开发西部地区内部的创造潜力 ,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分布着崇山峻岭和戈壁荒漠。西部12省市区以71.5%的国土面积养育了27.5%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转变,但相对落后的面貌尚无根本性改变。2006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8.8%,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甘肃省乡镇人口统计数据和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点数据,基于GIS技术对甘肃省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并进行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灾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条带状分布特征,从甘肃中东部片状高集聚区向西部发散,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延伸,间断分布,河西走廊人口主要分布于市州政府所在地;甘肃省约有62.37%的国土面积上没有人口分布,在全省8.32%面积的土地上,分布着64%的人口,且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密度大于200人·km-2),其余人口分布在29.31%国土面积的土地上;甘肃省人口受地形影响较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在低海拔区域(1 000~2 000m)分布着全省68.96%的人口,低坡度(0°~30°)区域,分布着全省92.45%的人口,但是在地形较差的地方也分布着一定的人口,这些地区往往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如陇南地区、舟曲、祁连山区等,灾害风险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业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中国政府自 8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 ,努力缩小东西部差距 ,但直至 90年代初以来东西部差距仍在扩大。西部十一个省区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71 .7% ,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2 8.2 %。因此 ,如何让西部地区得到相应的发展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在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 ,西部大开发成了举世瞩目的热点。根据中央政府的精神 ,今后一段时间内 ,西部开发的工作重点是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积极调整西部产业结构 ;发展西部的科技和教育。旅游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区类型划分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界定山区范围,认识中国山区空间格局特征,为中国贫困山区精准扶贫战略因地施策提供决策支撑。论文基于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多指标结合的地貌形态分类体系,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对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中国山地面积,结合县域行政区划和不同地貌类型面积比例,构建一套可量化的中国山区分类体系,对中国山区范围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4.70%;从山区分布的总体格局看,山地县比例最大,占全国面积42.36%,丘陵县比例最小,仅占全国面积的12.55%;从地带分异格局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平原县面积占比最大,分别占东部和中部国土面积的62.64%和55.21%,西部地区的山地县占比最大,占西部国土面积的54.52%;从省域分布格局看,我国大陆地区有14个省级单元的山区比例高于60%,宁夏、青海、云南、贵州、甘肃和西藏7个省(自治区)的山区比例均高于99%,是中国山区分布最集中连片,山区特征最典型的省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亚洲人口的33%.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合计面积达646.9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全面把握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规律,从而对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的合理布局,以及广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文使用广西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数据可视化与空间统计学方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在县级行政区域上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且超过50%的人口分布在丘陵和小起伏山地地区。广西的少数民族人口在空间上具有聚集特征,高值聚集区主要在桂中和桂西的南宁市辖区,崇左市北部,来宾市辖区,百色市东部,河池市南部等地区。广西少数民族除壮侗语族外大多属于后迁入到广西,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历史上战乱的影响,逐步迁移,形成了如今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总数的57%,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有着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旅游资源。通过中国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状况的比较(表1、表2)可以较直观地看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从旅游资源条件看,西部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西部地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占全国的36.12%,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的45.21%,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广大的海域成为我国海陆国土的组成部分,从而扩大了胡焕庸线东南的国土面积.论文从海洋、海洋国土、海洋经济的角度,讨论“胡焕庸线”的突破问题.由于胡焕庸线东南增加了300万km2海洋国土面积,使得胡焕庸线两侧的国土面积大体相当.在线东南为646.6万km2,线西北为614.4万km2,从而使胡焕庸线东南一侧的人口平均密度大大降低,可以认为在人口分布上,海洋的作用对胡焕庸线的突破.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增加了胡焕庸线东南的经济总量,所增加的海洋经济总产值,远大于胡焕庸线以西五省区GDP的总和.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国GDP约9.6%,而胡焕庸线以西五省区的GDP总值,仅占全国GDP的5.4%,海洋经济总产值高出胡焕庸线以西五省区GDP总值4.2个百分点.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这种差距还将可能发生变化.21世纪是开发海洋的世纪,海陆统筹是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为此,本文提出利用海洋元素建设西部海洋大通道,从而改变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经济面貌.  相似文献   

17.
金卫东 《大自然》2012,(6):8-11
沙漠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自然灾害,威胁着全球20%的人口和60%的干旱土地。全球受沙漠及沙漠化影响的地域已达4560多万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35%。据1997年原国家林业部发布的《中国荒漠化报告》,我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7.3%,达262.2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新增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受其影响的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将近4亿人口受到危害。1994年12月,联合国第49届大会通过了第115号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  相似文献   

18.
<正>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区域。民族自治地方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功能、经济生态功能、政治生态功能和文化生态功能。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9.
桃儿七(Sinopodophullum hexandrum)是中国的传统濒危藏药。本文依据136个桃儿七采样点位信息和24个气候、地形和生长期因子,借助MaxEnt模型预测桃儿七在我国陕西等西部7省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桃儿七不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36%,低适宜生境占18.71%,中适宜生境占12.14%和高适宜生境占7.79%。海拔、最热季平均温度、极端最低温和最湿季平均温度4个气候因子对桃儿七分布起重要作用。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海拔高、次生植被丰富的区域为其高适宜生境区。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有100多个民族,非俄罗斯民族人口所占比重不大,只为全国人口的17.5%(1990),但分布地区广大。苏联解体前,俄罗斯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将其境内的少数民族按人口数征和发展程度.划分为31个民族自治区域,计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州和10个自治专区,它们的面积合计占全俄面积的53.3%。1991年“8.19事件”前后,伴随苏联的解体,俄境内的少数民族区域也出现分立浪潮,一些自治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俄联邦也面临解体的危险。为巩固联邦,1992年1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将16个自治共和国和4个自治州升格为共和国。3月,俄联邦的20个共和国(注)、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和6个边疆区、49个州以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市,共88个主体中,除车臣共和国和鞑靼共和国外,有86个签署了新联邦条约。该条约规定,除国防、外交、公安、修改联邦宪法、制定经济政策等权力归联邦机构管辖外,其他权力均属各共和国和各民族自治实体所有。联邦条约的签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