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研绩效评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和财政预算改革的发展趋势、科学基金管理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需求,通过总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绩效评估体系和经验,对我国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4):17-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财政部于2010年5月1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工作。此次绩效评估主要将从战略定位、资助绩效、管理绩效及影响等4个方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年来的资助与管理活动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总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完善科学基金制的着力点,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此次绩效国际评估由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预计将于2011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水平的高低和实力强弱成为衡量一所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本文从高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阐述科研绩效评估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作用,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证实高校科研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经费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的背景、实践意义及若干关键问题,提出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方案设计中的目标设定、结构分析出发构造评估指标体系等思路,为全面开展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进行了部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公共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其运行绩效评估原则、建构体系和绩效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和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科研人员绩效评估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科研人员绩效评估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对目前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同行评议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目标管理法)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他们在科研人员绩效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基础研究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宇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9):52-55,60
  相似文献   

10.
基础研究评估中的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具体基础研究项目的选择和评估方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同行评议———目前中国学术界最常用的评估方法———在现代科技大背景下的局限性;介绍了美国目前采用的专家评议方法;最后说明了专家评议中专家的组成层次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应用于基础研究项目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欧洲发生工业革命至今,人类文明史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发生了几次重大变革。在第一次科技进步浪潮中,欧美各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并同时完善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管理体制。先进的科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以及国家实力。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工业生产自动化革命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国家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全要素创新对建设创新国家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全要素创新管理是提升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水平的最佳路径选择,需要做到"以需求为导向、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加强过程控制".本文从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客观、完整的企业全要素创新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性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国内企业提升全要素创新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源泉,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的摇篮。科学前沿的研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SCI在科学研究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引 言  为了推进科学研究 ,正确判断研究的绩效是不可缺少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不断地探索评估科学研究绩效的办法。随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 ,SCI)的引入 ,近年来在我国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实践中 ,SCI所给出的定量指标 (被收论文数、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用的频次等 )已经常被当作主要的评价标准。由于SCI具有人为因素少、操作方便等特点 ,SCI定量指标的使用对我国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实践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提高了科学研究的产出量 ,推动了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但是 ,不可否认 ,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50-52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的管理,根据《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53-56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今天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但是不少人却存在这样的误解,似乎只要重视科学和技术就自然地能使生产能力搞上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也会迅速扩大。此外还存在类似的看法,好像占有科技知识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只要兼办企业,就一定能赚钱,使日子好过得多。其实大量的事例表明,科学和技术要使企业真正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存在很多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否则还是收获不大。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基础科学首先是一种人类的知识财富,它的内涵十分广阔,而属于纯科学的部分几乎都是抽象的和理论性的,其中有很多部分在可见时间内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如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第二点,只有应用性较强的部分才可能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再转化为产品,我们称之为应用科学。在国外产业界有这样的看法:“今天的基础研究就是明天的应用研究”,“5年内能转化为新技术的为应用研究,10——20年或以上才能够转化为技术的,才可以称之为基础研究”。这后一种研究的必要性在于知识储备,为未来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供准备。从这个观点来说,基础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是合乎逻辑的转化关系,基础科学在这个意义上的新突破,通过应用科学研究才能转化为新技术,对生产和经济效益才真正有意义。因此,科学和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它们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转化需要科学的可应用性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和各位所讨论的是基础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和中国同事们多年合作的结果.世界科学的发展,中国以前有着很重要的贡献.在科学史里,尤其在物理学,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最早的课题是公元前4世纪周朝《墨子》里就有详细的记载;在天文学方面,在3 300年前中国就有第一个超恒星的记载.这些都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这是我所找到甲骨文上人类第一次记载超行星的报道,这是3 300年以前.在技术上,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很重要的贡献,包括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这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很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享受着由基础研究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成果,例如通信、计算机、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陈至立国务委员、程津培副部长和两位代表(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卢柯院士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代表金之钧研究员)刚才已经作了很重要的讲话和发言,对于这些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有了非常系统、完整的描述。我想就这些问题,补充一点个人意见,重点讲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