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给出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的模型,将基于平方加权的理想点法与KT条件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把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层单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有效解.  相似文献   

2.
对一类不可微多目标规划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广义Kuhn-Tucker条件是有效解的必要条件,并证明了对于目标及约束满足广义伪凸或正则拟凸条件的多目标规划,广义Kuhn-Tucker条件也是有效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
用带权极大模理想点法求解多目标双层规划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种具有多个决策者卷入、 各决策者的目标不止 一个、 决策者之间存在二层递阶关系系统——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 给出双层多目标决 策问题数学模型的一种解决方法, 把带权极大模理想点法和Kuhn-Tucker条件结合起来, 从 而把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层单目标约束规划问题, 进而求得原问题的弱有效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一类多目标分式规划问题的最优性条件。分别给出了关于真有效解和弱有效解的Kuhn-Tucker型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鞍点型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及Lagrange乘子型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双层线性分式规划问题,利用分式对偶理论和Kuhn-Tucker条件,给出一些二层规划解的最优性条件,并且借助于PCP算法的思想,给出求解双层线性分式规划行之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Stackelberg主从策略的多人有关联的两层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满意度和Kuhn-Tucker条件把两层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层单目标非凸约束规划问题;并采用收敛外部逼近法求解此非凸约束规划问题的全局最优解,然后,通过分析人与决策人之间的交互,求得两层决策问题的满意解。  相似文献   

7.
林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3):5991-59936003
在双层多目标规划的一阶最优性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双层多目标规划问题的二阶最优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用线性规划对偶理论讨论了线性双层规划的最优性条件,利用下层问题的对偶间隙,将线性双层规划转化为目标函数带惩罚项的单层问题,通过对转化后的单层问题进行求解,给出了一个求解线性双层规划局部最优解的方法,然后引进一种割平面约束来修正当前局部最优解,直到求得线性双层规划的全局最优解。提出的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算法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给出了集合函数多目标规划的一阶最优性条件的基础上 ,进一步给出了集合函数多目标规划问题弱有效解的二阶必要条件及局部弱有效解的二阶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较弱凸性条件下,研究了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解,无约束多目标规划在目标函数是一致凸条件下,其向量稳定点是弱有效解。约束多目标规划在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是一致凸条件下,其Kuhn-Tucker点是弱有效解。在应用上,向量稳定点和Kuhn-Tucker点分别为寻找无约束规划和约束规划的弱有效解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证明了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较多有效解和较多最优解与有关较多个分目标问题的Pareto有效解和Pareto弱有效解之间关系的两个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多目标弧式凸规划的对偶理论.我们建立了多目标孤式凸规划的三个对偶模型,并证明了关于Pareto有效解的弱对偶、直接对偶和逆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目标规划方法论求解系统问题的四个哲学观点,从多目标、满意解、现实和弹性观点阐明了基础模型的概念,以及基础模型向传统线性规划模型和字典序目标规划多纯形(MULTIPLEX)模型的转换,指出转换时所作假设对模型有效性的影响。MULTIPLEX模型不仅兼容传统的单目标线性规划,而且可以统一描述加权线性目标规划、模糊规划和非劣解多目标线性规划等几乎所有各类多目标数学规划。  相似文献   

14.
15.
系统地讨论了集函数多目标分式规划的弱有效解、有效解和真有效解的基本定理。在一定条件下,论证了集函数多目标分式规划问题与其相应的标量化问题以及鞍点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引进有限维向量空间的(s,k)-较多序类概念, 并给出它们的基本性质.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多目标规划问题的(s,k)-较多有效解和(s,k)-较多最优解, 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与Pareto有效解、Pareto弱有效解、较多有效解和较多最优解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无约束规定的条件下,利用向量值函数的泰勒公式,择一定理,证明了约束多目标规划弱有效解满足的几个充要条件,将弱有效解的判断问题转化为判断一线性方程组是否存在非负,非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条件下,从多目标规划问题的任一可行解的某邻域出发,建立了沿着所建立的常微分方程组的轨线,关于竞争变元总收敛到原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弱)有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