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霞 《科技信息》2007,(18):26-26
2006-2007学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中最为典型和持久的是责任心体验教育下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图报,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感谢祖国养育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内在联系,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个体生命的内在认同,当大学生本身对审美没有认同感,不能主动地区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现象时,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感受恩情,回报恩情。本文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的缺失对感恩教育的影响。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会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培育正确的家庭感恩观念,构建合理的学校感恩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感恩环境等方面提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培育对策,使大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4.
戴秋红 《科技信息》2013,(4):273-274
我国中职生的幸福感现状:自卑、挫折、目标模糊、家庭环境不如人意、情感意志力较差。提高中职生幸福感的策略:树立人生目标,常怀幸福感;生活条理化,有创意,体验过程幸福;学会积极思维,学会感受幸福;学会感恩,学会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生的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当前,许多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主要由于父母的宠爱、溺爱,造成不少的孩子娇惯,唯我独尊,由爱生恨,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这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6.
郭建和 《科技资讯》2014,(6):196-196
让每个中学生都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这不但是对中学生人格的完善、家庭的和美,甚至对社会的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大力提倡。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唤醒被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促使其采取感恩行动,以达到爱心社会为目的的素质教育。首先揭示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阐述了这种缺失深层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感恩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三方面的分析,并对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但又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状况越发严峻才逐步引起重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加强大学身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对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在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界定感恩概念的同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并阐述了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但又长期被入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状况越发严峻才逐步引起重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加强大学身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对如何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洁 《科技信息》2011,(25):144-144,1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学会感恩,并不是要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学生职业学习的起点,没有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学生就没有激情和动力学好自己的专业,也谈不上以后能在自己的从业道路上有怎样的开拓和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做事,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当我们的学生都心怀感恩、懂得承担责任时,他们就能更好地做事,做出更有意义的事,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就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率先垂范,结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协同等各种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效果事半功倍。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也有重要意义,其中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以及感化和体验相结合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彭双凤  刘学  韩东 《科技信息》2012,(36):1+3-1,3
感恩教育活动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提出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感恩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综合笔者实施感恩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探析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上许多人感恩意识严重缺乏,出现了对父母、亲人、他人、学校和国家不知感恩的现象。文章解读了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并提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之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感恩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意义及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高校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高校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前提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案例式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钱青 《科技资讯》2010,(25):221-221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怀着一份爱心和一份责任心,班主任工作围绕着感恩教育和培养责任心等展开,对学生进行理想、守纪、诚信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5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较强,但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恩意识有所欠缺。在分析了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后,提出了加强学生感恩品质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