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近30年来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闸门,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但在讨论兴起之初,却遭到了“两个凡是”错误路线的抵制和攻击。在关键时刻,是邓小平同志公开站出来支持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真理标准的重要意义,更要从政治上认识真理标准的重大意义,弄清楚实践标准的政治向度。  相似文献   

2.
一、衡量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但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段时期,由于“两个凡是”等教条主义的干扰,中国一度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若不是后来在全国开展了“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思想解放了,中国就会获得大发展。国  相似文献   

3.
20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本文只谈邓小平与真理标准的讨论。 邓小平1977年5月就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锋芒正是反对“两个凡是”的,它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所以当他读了该文后立刻就指出该文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扳不倒的,此后对真理标准的讨论就给予了一系列有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前,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为契机,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牵动亿万人民思绪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大讨论为日后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以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之势,摧毁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大大地解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5.
按语:30年前,一场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序幕,在促使中国重新踏上现代化之路的同时,也使中国走在追求社会发展真理的途中。“走在追求真理的途中”,我们之所以借用海德格尔的这种说法,主要是要表达以下两个方面的想法:第一,“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仅把真理的话语权交还给了理论本身,而且还延伸并深入到实践之中,改革开放因此就成了真理的自我呈现过程;第二,正是因为真理向社会生活的回归,“真理标准大讨论”就只能是一场没有终局的思想竞技,其象征性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结构性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追求真理是一种历史责任。我们评价“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方面要把握实践观念的历史维度与政治向度,另一方面要把握当真理随实践的展开日益向我们的生活世界融入的时候,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所映现出来的历史真理的真相。  相似文献   

6.
1978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我国进行了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迄今已经十年了。通过那次大讨论,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全党和全国人民统一了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得到了纠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  相似文献   

7.
一 20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席卷神州大地。这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开启了人们的心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展示了一个反思过去、探索未来的正确而清晰的思路,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的成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充分体现。这场大讨论的成果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恢  相似文献   

8.
从非欧几何的产生看数学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欧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典范,它不仅带来了数学思想的深刻变革,也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人们对真理、时空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欧几何的创立是数学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典范,它不仅带来了数学思想的深刻变革,也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人们对真理、时空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首先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的进程。以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五大为标志的三次思想解放高潮,不仅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20年历史性转变的基本线索,而且也为我们面向21世纪推进全面改革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是解放思想的首要内容;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是解放思想的客观依据;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解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是解放思想的关键环节:排除右和“左”的干扰,致力于防“左”,是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发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实现伟大转折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为实现伟大转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则是伟大转折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弄清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实现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对“两个凡是”标准的彻底否定,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说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难题,解决客观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对我国四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是衡量和科学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状况的根据,更是今后民族地区要取得更大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一基本原理,指出任何理论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去检验,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当时,这篇文章有力地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打破了禁  相似文献   

14.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上,具体论述1977-1979年间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以及关于“伤痕文学”、“向前看”文学与“向后看”文学、“歌德”文学与“缺德”文学三场文学论争,梳理其中规律,批评从政治到文艺的“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5.
从倡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提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他不仅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更加深化和具体化,而且还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高度辩证地统一起来,为我们判断理论上的是非和检验实际工作的成败得失提供了更科学、更具体的综合标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推动了又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文艺领域坚持“左”倾观念的一些人耿耿于怀,但与他们90年代初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到露骨攻击不同,90年代中后期文艺上的“左”倾思潮具有了新的特点:对邓小平理论大搞“六经注我”的偷粱换柱,以及迂回包抄式否定的翻案手法。其理论武器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两个凡是”。  相似文献   

17.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現在欢度它的四十周年了。“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轉折点;我国人民特別是广大青年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建国第十个年头的今日来纪念这一节日是有重大意义的。“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运动,这个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現形式就是文化革命。“五四”运动之所以伟大,就在干它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是一个伟大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作出了三大重要贡献.首先,在粉碎“四人帮”后的那个特定时期里,他批判了“两个凡是”,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以实践标准为补充,使党的思想路线更完整、更系统、更科学.第三,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了党的思想路线,具有务实、求是、注重实践等突出特征,处处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由于长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这一近乎常识的问题的重新提出竟引发了全中国范围深入持久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及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先导,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20年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以领导戊戌维新运动而名于史册。而戊戌维新运动实在是包容甚广的一场历史运动过程,它不仅是变法改革的政治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康有为本人来说,它还是一次宗教运动。这样说来,康有为实身兼三任:政治改革家、思想家与宗教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