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关节的运动幅度与专项运动成绩有重要关系 .笔者对锦州师专的跳远运动员与短跑运动员做了较为全面的身体机能形态与主要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 ,探讨了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关节运动幅度的特点 ,并与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关节运动幅度加以对比 ,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武术是一项要求人体关节活动幅度较大的运动,了解少年武术运动员随年龄的自然增长,专项训练对人体五大关节主动活动幅度的影响,可以为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积累资料.方法: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通过四年的追踪调查以及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武术运动员年龄变化与关节运动幅度变化的关系.结果:1.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少年武术运动员五大关节主动活动幅度的变化与年龄自然的增长无明显关系.2.少年武术运动员髋、膝、踝三大关节比成年运动员的主动活动幅度大.3.无论少年还是成年武术运动员髋、踝两大关节主动活动幅度均较普通成人的活动幅度大.结论:1.在12—15岁之间,武术运动员五大关节多数运动的主动活动幅度的变化与年龄自然的增长无明显关系,在此期间进行训练,对增加关节的主动运动幅度均十分有利.2.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下肢部分关节某些方向的灵活性影响比较明显,训练中应注意抓紧青少年时期的柔韧素质训练.3.长期的武术专项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Codamotion三维捕捉系统采集羽毛球二级运动员右前场蹬跨步法下肢各关节运动学参数,通过关节角度、角速度的变化描述运动员蹬跨步法的运动学特征,并对不同速度蹬跨步法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帮助运动员和羽毛球爱好者清晰了解蹬跨步法下肢各关节运动学特征,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下肢损伤。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26-128
不同于职业网球运动员中常见的腰背伤,高校网球专业队的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上下肢关节处(脚踝、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4年第19届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部分运动员(共计126名)因从事网球运动而造成的关节损伤进行调查,运用运动解剖学相关知识结合网球专项技术进行分析.同时对各个关节主要部位的损伤分别给予相关的恢复治疗方法,为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关节损伤治疗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从机能解剖学角度对弯道蹬冰动作中下肢关节的工作顺序及发力时机进行了分析,并从速滑运动员不同滑行阶段关节的角度变化,蹬冰阶段下肢关节角度的动态变化及蹬冰脚关节角速度的变化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速滑蹬冰技术中下肢关节工作顺序是髋、膝、踝,为速滑运动员蹬冰技术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六名国家健将级蹦床网上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进行测定,根据髋、膝、踝三关节力矩值的屈伸比得到以下结论:髋关节伸肌群为蹦床运动员下肢三大关节中量最重要的运动肌群;目前国内对蹦床网上运动员髋关节肌群的力量训练符合蹦床运动技术要求;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直体难度动作时屈髋是运动员在空中对肢体的控制意识不够所致;蹦床运动员完成空中屈体或团身动作时不能在垂直位开腿是运动员对开腿时机掌握不好所致。  相似文献   

7.
马莹 《科技信息》2011,(8):283-283,286
对于自由泳运动员来说,上肢的划水动作与下肢打腿动作需要肘关节与膝关节的参与,这两个关节对自由泳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这两个关节的力量特点的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拟对西安体育学院10名优秀运动员的膝肘关节的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力量测试,得到自由泳运动员膝、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特点,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及动作技术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为预防、避免或减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运动损伤呈现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腰背部、腿部和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主要损伤类型为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扭曲伤和挫伤,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静养、理疗和降低运动量,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力学角度,就跳高运动员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了计算跳高运动员所受地面托力以及人体主要关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一般公式,并借助于高速电影影片和电子计算机的帮助,定量地计算了蹬地腿主要关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地面对它的托力。  相似文献   

10.
柔韧素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对游泳运动员关节柔韧性和游泳动作效果的关系以及柔韧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分析,认为柔韧训练应包括肩、髋、膝、踝几个关节及腰腹部的训练,应针对不同部位分别采用手臂环、转背后拉肩、屈肘压肩、协同拉肩和蛙坐拉踝等训练方法。此外,在柔韧素质训练时,应对关键部位,选择合理的时间,循序渐进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地反映现阶段中国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特点和水平,运用影像测量与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获取运动员疾跑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数据。运用运动学方法,对中国优秀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重点从疾跑过程中运动员关节角速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浮动腿的收缩、摆动对髋关节角速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浮动腿的摆动对膝关节角速度的影响较大,为提高该项目竞技能力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三维运动学测试方法,获得4名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比赛条件下的抓举技术三维运动学参数,根据抓举技术特点划分不同运动阶段,对每阶段运动员与杠铃运动学参数进行研究,探讨运动员抓举过程中踝、膝、髋三个关节角度以及杠铃重心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规律,揭示优秀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退役运动员膝关节炎(KOA)的治疗具有特殊性。为比较膝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对退役运动员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关节镜组与保守治疗组2年随访时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关节镜组伸膝受限角度、再次手术率显著低于保守组,而其关节活动度、Lyshol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两组对疼痛改善程度未见差异。对于不适于行关节置换的退役运动员而言,关节镜手术的治疗中-重度KOA的中期疗效和预后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状况,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提高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本文通过对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暨世锦赛选拔赛的38名跳高运动员的损伤部位及损伤次数调查分析,发现在跳高运动中易于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体能不足、局部负荷过大和训练方案制定不合理。分析认为,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通过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相应关节力量和柔韧素质的训练等手段为降低跳高运动员膝、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为运动员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发生,增强损伤防范能力,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医学研究提供依据.对10支职业运动队和4所高校运动队、具有三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称号的现役413名运动员展开运动损伤调查.运动员易发生膝、腰、踝、大腿、肩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发生与运动员的陈旧损伤、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营养条件、赛场条件、环境气候、道德品质等诸多因素相关.运动员对自身运动安全及保护意识不强.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掌握流行病学能避免或减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篮球运动员的投篮技术进行三维录像及解析,分析了运动员的各主要运动关节运动特征、投篮手动作以及球的运动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只有在投篮时处理好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出手点高度和角度以及球出手瞬间动作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投篮的命中率.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篮球教学、训练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运动员球感与腕关节动作记忆表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羽毛球比赛具有球速快、旋转剧烈和战术变化多端的特点,运动员不仅要有与其他项目运动员一样的良好素质,还必须具备许多特殊的素质,如精细的握力感、时间感、空间感和主要关节的动作记忆表象等能力.本文就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感与手腕动作记忆表象能力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雪燕 《科技信息》2012,(4):307-307
文章通过研究舞蹈训练和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相通之处进行总结分析后认为: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中应当加入适量的舞蹈训练,通过舞蹈训练中的扶把练习、表现力练习、舞蹈组合练习等等对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形体态、动作表现力、身体协调性、小关节灵活性等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竞技状态下运动员三维姿态现场测量的需求,利用非接触式摄像测量方法和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量身打造的专用观测设备,采集了8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改进方法识别与定位运动员关节点的三维信息,进而开展了运动员姿态测量与动作分析研究,获得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及主要关节夹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起跳速度是影响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获得了起跳到飞行初始阶段肢体角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和设备可为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姿态及器械运动参数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其所获得的观测结果可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举办首届省直职工运动会足球比赛,有30支队参加,我们从参加决定的14队赛准备,热身赛和比赛方面入, 对足球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运动员损伤易发部位为踝、关节、大腿、腰部、胸部和小腿,小腿骨折和关节扭伤最为严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比赛对抗和争夺的激烈程度是导致损伤出现的主要因素,赛前科学高水平的训练和适宜的热身赛安排,提高裁判员执法水平和运动员遵守规则的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比赛中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