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跳频通信系统典型干扰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战时对敌方跳频系统实施高效干扰,是现代电子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仿真并分析几种典型样式的干扰对跳频通信系统的干扰性能.首先建立了跳频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分别对梳状干扰、脉冲扫描干扰、部分频带干扰和跟踪干扰对跳频系统的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以干信比-误码率曲线作为评估标准,对以上四种干扰形式的有效性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声跳频系统的可靠性和保密性,提出了水声自适应混沌概率跳频通信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信道映射函数将各跳频信道的误码率映射成概率密度函数,依据此概率密度函数分配每个跳频频点的使用概率.根据混沌密钥序列和特定的随机数产生器产生满足此概率密度函数的随机跳频序列,并由此生成跳频图案,进行跳频通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传统混沌跳频和传统自适应跳频方法,且具有更强的保密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双序列跳频在对偶信道被干扰时误码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线性调频(LFM)的双序列跳频(PRLFM_BSFH)通信方法.在发送端,将线性调频信号作为特征信息与双序列跳频信号混频后通过射频(RF)前端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将接收信号解跳后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进行处理,然后经过抽样判决得到发送端信息.构建了基于伪随机线性调频的双序列跳频通信系统模型,推导了其在瑞利信道下抗跟踪干扰和部分频带干扰的误码率(BER)表达式,并对理论分析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通信方法的抗干扰性能优于双序列跳频,在不同干扰参数设置下,均有至少5 dB以上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最佳跳频调制方式,通过分析各种调制方式下不同信噪比对误码率的影响和不同BT值对GM-SK(Gauss filtered Minimum Shift frequency Keying)调制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说明GMSK调制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经仿真得出,在低信噪比-4 dB条件下,系统选用GMSK方式可获得0.03%的误码率,优于2FSK(2-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3.33%),略差于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0.017%)和MSK(MinimumShift frequency Keying)(0.02%);同时频带利用方面GMSK为最优。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通信工具箱模拟仿真GMSK跳频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设计出一种GMSK跳频通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没有差错控制的条件下得到误码率为0.5%的通信效果,解决了由于器件和传输信道影响产生的衰耗和偏差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跳频技术的理论研究,分析了跳频技术的特点,对跳频技术在家庭无线组网中的典型应用--蓝牙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SystemView仿真工具建立了蓝牙系统仿真模型,模拟了跳频通信系统的工作,并对系统的抗干扰噪声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跳频通信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和多址组网的能力,在军事通信和民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跳频序列的设计是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对跳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RS(L,2)码跳频序列的产生方法,并采用对偶频带法对其进行宽间隔处理.其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宽间隔RS码跳频序列的图案分布均匀,相邻跳频点的跳变间隔较大,具有良好相关特性:汉明自相关旁瓣是0,汉明互相关不大于1.  相似文献   

7.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跳频通信抗梳状阻塞干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梳状阻塞干扰对跳频通信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根据跳频信号与梳状干扰的统计独立特性,将独立分量分析引入跳频通信抗干扰之中,提出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跳频通信抗梳状干扰方法。围绕输出信号的统计独立性构建对照函数,利用对照函数引导分离矩阵迭代,进而将分离矩阵作用于接收混合信号,实现跳频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有效分离。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跳频通信对抗梳状阻塞干扰能力;当误码率为10-3时,提出的方法可使跳频通信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约8 dB。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升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LDPC信道编码与跳频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首先结合BPSK调制方式,建立不同码率、不同码长的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码长、不同码率的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的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进行抗干扰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通过仿真分析,得到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在不同干扰条件下抗干扰性能的量化结果与结论,为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系统设计和自适应抗干扰措施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跳频扩频通信技术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和多址组网性能,不但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GSM,Home RF(家庭射频)、Bluetooth(蓝牙)等民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跳频序列的性能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综述跳频序列设计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跳频通信系统比常规跳频通信系统有着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基于决策树的方法构建一个含多种自适应方式的跳频通信系统,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为该系统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小区载频数有限(2~6个)的条件下,针对其共用频段和专用频段两种不同分配方式,从质量和容量两方面分析了慢跳频对GSM系统改善的程度,结果显示,慢跳频对GSM网络性能改善的程度不仅与小区载频数目有关,且与频率分配方式有关,在专用频段方案的基础上,对GSM慢跳频系统提出了一种动态频率分配暂借信道方案,以解决突发性话务拥塞的问题,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这种方案能较好地解决单个小区的突发话务拥塞。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水声跳频通信对鉴频系统分辨率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利用线性调频变换的方法进行频谱分析,给出了基于TMS320C5416芯片线性调频变换(CZT)快速实现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并对工程实现中遇到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表明,该系统满足水声跳频通信对鉴频速度和分辨率的要求,并已应用于水下E-mail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对无线跳频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状态检测时,使用常规检测工具难以获取有效的通信数据,无线通信接收设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对故障原因作出正确判断的问题,采用AD9371射频收发机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列阵(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并设计了一款用于检测AP故障的设备,对无线跳频通信信号进行抓取。通过本设备获取无线通信的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实现对AP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获取。实验数据表明,该设备适用于工作频段为ISM频段任意频点的无线跳频通信系统检测。  相似文献   

14.
考虑当前的矿井下定位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种可供矿井下定位系统使用的快速跳频器设计方法.阐述了快速跳频器设计原理、AD9954的电路设计、RS跳频器的设计流程和位同步的实现流程,该设计能为矿井下定位通信系统提供可靠、快速信息采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将编码的差分跳频系统等效为串行级联码,充分利用频率转移函数所产生的网格关联信息,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算法,进行类Turbo串行迭代译码,能有效改善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因此,如何实现差分跳频系统串行级联结构的外编码器和频率转移函数(G函数)的匹配设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互信息的外信息转移图(EXIT)能有效预测迭代译码的收敛特性,并根据EXIT选择适当的内、外码进行级联.采用基于互信息的EXIT图分析差分跳频串行级联结构中外编码器和G函数的外信息转移过程,提出了一种采用EXIT图选择G函数及外编码器的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输入先验信息量条件下,信噪比越高,G函数输出互信息量越大;在给定信噪比条件下,不同G函数对应的输出互信息量随输入先验信息量增长速度不同,能有效实现对性能较好的G函数的选择;对于给定G函数,在不同外编码方式下,通过EXIT图能得到迭代译码收敛的门限值;能反应出不同编码方式下的收敛特性的好坏,从而实现外编码器和G函数的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16.
跳频技术在卫星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通信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将严重地影响通信的质量,采用跳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简述了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和跳频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中的应用,以及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卫星通信上行链路跳频快速跟踪干扰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卫星通信系统上行链路跳频快速跟踪干扰的抑制问题 ,提出采用数字波束形成和跳频相结合的方式来抑制跳频快速跟踪干扰 ,详细分析了跳频快速跟踪干扰的抑制过程及性能。仿真结果证明 :这种方法对抑制跳频快速跟踪干扰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